論語中表達優秀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論語中表現團隊精神的句子

《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解釋:

【成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

【解釋】兩軍交戰,能夠俘虜對方軍隊的首領,君主卻不可強行地改變對方的志向.(勸降比較妥當)

【出處】《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注釋】

1.三軍:軍隊的通稱。古制,12500人為一軍。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3.奪:改變,換。

4.志:(某人的)志氣。

【譯文】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氣卻不可以改變。"

【讀解】

長平之戰,廉頗堅守不出,秦王派人去離間趙王和廉頗,趙王中計,派趙括代替廉頗,導致大敗。

這是"三軍可奪帥也。"

嚴顏寧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

這是"匹夫不可奪志也"。

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是要有堅定的志向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一個人的堅定意志,是非常困難的。

《論語》簡介:

《論語》乃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一共二十卷,11705個漢字,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墨家對立)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一部書。論語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一串的意思,“語”是話語。《論語》成書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論語》又善于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漢族, 在家族中年齡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老二,春秋時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其父叔梁紇,其母顏氏名徵在。

孔子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學家。他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2. 寫一個論語中比較經典的話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

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綏之期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陳子禽跟子貢說:“你謙虛呢吧,孔子能有你能行麼?”子貢回答說:“像咱這有地位的人,說句話可得當心了:人家因為你這句話說你聰明,你又可說咧個那話,人家就可說你是瓜子呢。咱跟他差得老遠,就像撐個梯子想往天上去一樣——那是不可能的!他要是還活著當個諸侯 大夫什麼的肯定不得了:要讓人們能夠立足社會 人們馬上就能夠立足社會 有個啥事兒一疏導人們馬上就能行動起來 說干啥叫能干啥 一進行安撫 人們馬上就搬來了 一動員 人們也是馬上就團結起來 總結地來說 他這一生 是非常光榮和偉大的 現在給死咧 真是可惜得緊。像這麼個人你咋跟他去比呢?

3. 論語中比較重要的語句

【原文】

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釋】

(1)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說可以容忍。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

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

【原文】

3·2 三家(1)者以《雍》徹(2)。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釋】

(1)三家:魯國當政的三家: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后代,又稱“三桓”。

(2)《雍》:《詩經·周頌》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廟完畢撤去祭品時唱這首詩。

(3)相維辟公,天子穆穆:《雍》詩中的兩句。相,助。維,語助詞,無意義。辟公,指諸侯。穆穆:莊嚴肅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譯文】

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里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里呢?”

【評析】

本章與前章都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于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范疇。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運用樂呢?”

【評析】

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里,孔子就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系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

【原文】

3·4 林放(1)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2)也,寧戚(3)。”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治理。這里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譯文】

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評析】

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在這里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4. 在論語十則中哪些句子可以體現孔子對君子的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同時曾子認為,君子重視仁德修養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規范: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任,溫和.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泰而不驕”(《子路》);“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即作為君子應心境安寧而不傲慢,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吵,能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要重視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君子的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孔子認為,君子除了自我修養,還要重視用“戒、畏、思”幾項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這些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對君子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要隨時注意戒除個人的欲念;二是處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無忌憚;三是認真處理,隨時嚴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別還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道義,追求道義,才能與小人區別,才能真正體現君子的精神.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謂:“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為政》)其五,君子不黨.孔子認為,君子之見的交往應該做到“周而不比”;《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二不周.同時還要“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一種和諧的共生關系;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5. 論語十則中表達了學習態度的句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這里的學習的東西不是技術知識上,可以指對生活有用的知識,一個習字可以是復習,但是如果是習慣更加自然)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而從,,擇其不善而改.

三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是我的老師..看到好的可以學習,看到不好反省自身有沒有,如果有,改正過來..

一個是主動去學,一個是在社會上去學..論語里還有很多.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無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要有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