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越劇的詞語
上一篇:癡情越劇 下一篇:越劇的前身今世 |返回日志列表 浙江戲曲藝術精髓---越劇 [圖片] [信紙] 分享 復制地址 日志地址: 請用Ctrl+C復制后貼給好友。
選用信紙 云無心以出岫 2009年07月14日 13:05 閱讀(7) 評論(0) 分類:越情音程 權限: 公開 字體:大▼ 小 中 大 更多▼ 設置置頂 權限設置 推薦日志 轉為私密日志 刪除編輯 浙江戲曲藝術精髓---越劇 如水的越劇 從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曉風殘月的西湖,從煙花三月的揚州到楓橋夜泊的姑蘇,再沒有哪種戲劇比越劇更令人繾綣悱惻、至性至情了。 很難想象近100年前,越劇于江南的誕生,是怎樣的一種奇跡。
許是因了江南之水太多清麗柔美的滋潤、江南之地太多煙雨嵐風的漫漶,一出“小歌班”,幾許半農半藝人,“紹興文戲”的越劇便如三月里的桃花汛,在烏檐粉墻的江南,在鸝轉鶯啼、河埠纖道、家家枕河的江南恣意泛濫開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戲劇更濃縮著一方風情的靈魂和精華。
粗獷厚樸的黃土地適宜于秦腔,茂密火紅的高粱田孕育了二人轉的品格,溫山軟水的江南無疑就是越劇千回百轉的河流和湖泊。 不僅如此,越劇的誕生更在江楓漁火、煙柳畫橋、自古便以陰柔為美的江南,大大延拓了觀美、享美的疆域,構建了審美、賞美的磁場。
同樣是誕生于江南的戲劇,總以為昆曲的尊貴太精致而典雅,只迎合通儒碩彥、顯紳名士作陽春白雪的把玩和瀟灑;紹劇的陽剛又太濃烈而鋪張,僅能為壯士俠客、忠臣武將作慷慨激昂的鼓噪和張揚;而灘簧的率性更粗獷,多適宜下里巴人的宣泄和戲耍。惟有越劇才是一條灌濯沃野的河流,在吸收容納昆曲、紹劇、灘簧、京劇以至話劇、舞蹈等諸多精華的同時,更構筑起一座美妙的島嶼,讓所有熱愛江南戲劇的蕓蕓眾生,無不以登臨為樂。
有道是女子是水做的骨肉,陰柔之美莫不以女子為甚。 就像婉約清麗的江南之水體現了江南的本性一樣,曲調和唱腔同樣以委婉柔美、深沉哀怨著稱的越劇,亦淋漓盡致地演繹著江南之水的本性和特質。
曲調和唱腔是如此,越劇的器樂無疑亦是江南之水的天籟和傳真。江南絲竹本來便是凝水的聲色和精靈,在江南眾多的戲劇里,這樣的聲色和精靈怕以越劇為最。
總思量江南地域里眾多越劇的舞臺常離不了水,或依偎于河邊,或矗立于水中。這樣的以水為伴,固然有江南水鄉水路便捷的因素,但細細地想來,當委婉的唱腔貼著水面活潑潑地渡向四鄰八鄉,當飄飄的水袖襲著水波妖嬈嬈地疊出片片倒影,甚至當嬌嗔的眼波借著水光的映襯濕漉漉地愈見鮮亮,那份極至的柔美和水靈,又豈是遠水的舞臺所能比擬?所能打量? 說不清越劇上演的劇目到底有多少種。
如果說“私訂終生后花園,落難公子中狀元”,不無膚淺地概括了諸多越劇劇目故事主題、情節主線的話,那麼哪怕在如此膚淺的概括里,越劇所演繹、所展示的情感審美,尤其是女性情感的審美,其內涵和形態也已如江南之水的綺麗和豐沛一樣,是何等繽紛和華美了。《紅樓夢》里焚稿葬花的林黛玉,滲透的是一腔徹骨的愁怨和蒼涼;《白蛇傳》中斷橋寄情的白素貞,洇漫似的一份大膽的追求和浪漫;而《梁山伯與祝英臺》里十八相送的祝英臺,鼓蕩的更是一種驚世的叛逆和勇敢……一部越劇大典,何嘗不是水做骨肉的江南女性、乃至中國女性情感的演示臺、命運的演示臺、人生的演示臺。
總說柔情如水,如水的越劇卻讓如水的柔情化為冰、化為火、化為永遠芬芳在江南天空和地域上一壇情感的女兒紅,讓每一個品嘗過越劇的人從此情也繾綣、夢也繾綣,俠骨氤氳、柔腸百回。 2浙江戲曲藝術精髓---越劇 越劇,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三十年代逐步發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劇在上海蓬勃發展,在藝術上吸取了昆劇、話劇的營養,逐漸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家,較早地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關懷,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新編越劇《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正是這批老藝術家的勇于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條件,博采眾長,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逐漸形成了各具藝術特色的越劇流派。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西廂記》等打批優秀劇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州成立,隨之,浙江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小百花”現象。一大批優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筍脫穎而出。
如“二度”梅花獎獲得者茅威濤,梅花獎得主周云鵑、吳鳳花等,他們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劇藝人,在百花園里競相綻放,預示著越劇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2. 描寫越劇的古詩詞
《詠越劇》尺調弦下哀婉情,起調拖腔意無窮。江南靈秀出鶯唱,啼笑喜怒成雋永。
1、姜夔《暗香》(是這首吧,這個還沒聽呢,土豆的視頻總打不開。)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2、白居易《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3、陸游《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4、鳳求凰 琴歌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遨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何時見許兮,慰我旁徨,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使我淪亡。
5、陸游《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3. 描寫越劇的作文
生活,因越劇而精彩
你,便是越劇。沒有華麗的協奏,沒有艷麗的服飾,更沒有瘋狂的粉絲。你有的,僅是古戲臺前的淺吟低唱,伴著江南水鄉的搖櫓,以及百年不變的輕柔和高雅。
生活,因你而精彩。因為有你,我逐漸認識到戲里戲外的人生百態,因為有你,我朦朧中愛上了那纏綿的古典詩韻。
不知曾幾何時,開始迷戀上你。只記得小時候總愛依偎在奶奶的懷里,似懂非懂地聽你,看你。《桃花扇》、《讀西廂》、《寶玉哭靈》,不知不覺間,眼眸中便噙滿了淚水。奶奶這時候就笑著說:“這丫頭,長大了也一定是個戲迷。”
奶奶說得沒錯。月影在變,逃不出陰晴圓缺。果然,當同齡人在瘋狂地傳唱著流行歌時,我依舊在如癡如醉地欣賞著你。不愛那富麗堂皇的京劇,不愛那雍容華貴的昆曲,更不愛那花枝招展的黃梅小調,只鐘情于你,輕柔高雅的越劇。幾乎一有空閑,我就會打開音響,悠閑自在的聽著,哼著。我成了地地道道越劇迷。
在網上,我加入了一個越劇的論壇。此后,我的生活變得豐富且充實。在那里,我找到了許多你的愛好者,只是因為愛你,我們從陌生人變成了知己。
慢慢地,我看你,不再只是單純的劇種,而是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質樸純真的袁派,真誠雋永的尹派,俏麗婉轉的傅派,更有唱絕了寶哥哥和林妹妹的徐二王派……沉醉在這些流派中,又何嘗不是生活中的一份精彩呢?
你的豐富與博大,讓我受益匪淺:《五女拜壽》讓我看盡世間百態;《梨花情》讓我體會到親情與金錢孰輕孰重;《一錢太守》讓我認識到為官清廉受人愛戴,為官貪心則會讓人唾棄……
因為有你,我充分了解到江南這份故土的風情。因為有你,吳越的聲音,如同江上的歌謠,自古至今,飄香不散。
因為有你,生活,變得如此精彩
4. 介紹幾段膾炙人口很好聽的越劇選段
還有《穆桂英掛帥·轅門外三聲炮》《紅樓夢·想當初妹妹從江南初來到》《紅樓夢·金玉良緣》《柳毅傳書·借花獻佛》《何文秀·哭牌》《梁祝·英臺說出心頭話》《梁祝·那一日錢塘道上送你歸》《孟麗君·游上林》《孟麗君·見畫像》《西廂記·琴心》《西廂記·拷紅》《西廂記·夜坐時停了針繡》《陸游與唐婉·浪跡天涯》《追魚·觀燈》《情探·行路》《孔雀東南飛·惜別離》《貂禪·獨對明月訴衷情》《白蛇傳·西湖山水還依舊》《白蛇傳·急忙忙奔出了金山禪堂》《九斤姑娘·我格阿爹起得早》《盤妻索妻·洞房悄悄靜幽幽》《送花樓會·興沖沖奉命把花送》等等,我認為很好聽,經典。
5. 描寫越劇的作文
家鄉的戲曲藝術——越劇 朋友,你一定欣賞過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經陶醉過多少中外華人。
你可知道曲子創作靈感來源于何處?對了,那就是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你聽,曲子的旋律有越劇的影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藝術——越劇,具有傳統東方文化特色的戲劇。 越劇是一個成熟的劇種,它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清新亮麗的曲調,卻又不失激情與高亢的特點,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
越劇發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劇的前身是落地唱書。1906年,落地唱書搬上舞臺,經歷了小歌班、紹興文戲男班、紹興文戲女班、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從嵊州經紹興、寧波、杭州到上海,發展成為有全國影響的地方戲曲。
抗日戰爭期間,部分越劇演員在敵偽統治下的上海雖然演了一些有積極意義的好戲,但改革主要還是在形式上,越劇內容并沒有較大的突破。1942年越劇改革以后,越劇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戲迅速發展成為適應現代舞臺條件的、有較強綜合性的劇種。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在幾代越劇藝人的努力下,越劇終于贏得廣大觀眾的歡迎,促進了自身的繁榮發展,也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但是,時代在發展變化,到了現在,曾經輝煌的越劇漸漸地沉默下來了。雖然有人極力在挽救越劇,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這里有一個其型的例子:新晉梅花獎得主——上海著名越劇演員蕭雅來杭州連續舉辦專場越劇演出,據了解,從4月1日的第一場演出開始,上座率就沒有超過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當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過各種渠道拿來的贈票。 不管怎麼樣,越劇的觀眾越來越少,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當今的越劇危機已經很明顯了:一是越劇劇團全面萎縮,現在除上海、江蘇、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幾乎沒有專業越劇團。二是觀眾群體少,范圍窄。
越劇觀眾大多是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年輕人很少有人問津。三是目前越劇自身劇目老、節奏慢,缺乏改革和創新,一成不變,像個飽經風霜的老人。
四是政府投入不多。社會爭企業投入少、關注少,不重視。
在越劇走向衰落的同時,我仍然欣喜地看見,越劇界人士為振興家鄉藝術執著地奮斗著。他們把現代藝術元素融入越劇表演,用現代舞臺、音響、燈光營造現代化的氣氛。
以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劇本的創作也力求創新,如現代越劇《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確給越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舞臺越劇沒落的同時,社區里、廣場上戲曲演員的表演卻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這些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越劇,我家鄉的藝術,你的將來會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