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能和作用有什麼區別
功能和作用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功能是事物內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內部要素結構所決定的,是一種內在于事物內部相對穩定獨立的機制。功能一般是指褒義詞,而作用則不同,它是事物與外部環境發生關系時所產生的外部效應。同樣的功能對外界的作用,既可能是正面作用,又可能是負面作用,這要看功能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方式。一般來說,功能是作用產生的內部根據和前提基礎,客觀需要是測評產生作用的外部條件,作用就是測評的功能與客觀需要相結合而產生的實際效能
功能 :1效能;功效2才能
作用 zuò yòng 對人或事物產生影響對人或事物產生的影響或其功能、效果用意作為;行為做;處理
2. 作用與用途的區別
作用是具有決定性的意思; 用途是具有廣泛性的意思。
比如,藥物的作用和用途是密切相關而又不同的兩個概念,由于它們密切相關就容易混淆,又由于它們并不相同,就有必要把它們正確區分開來。
作用,是指藥物引起人體或病原體功能的某些改變,用途,是作用的具體應用。例如:阿司匹林的作用是解熱止痛,它的用途是退熱、治牙痛、頭痛、神經痛和關節痛等。
因此,我們在使用每個藥物之前,首先要了解藥物的作用,知道了它的作用即能舉一反三的聯系到它的用途,也能明白為什麼它有這樣的用途,不過,理論上每個藥物可能有很多用途,但這些用途不一定都是它的最好用途,也就是不一定都有實際應用價值,因此,我們還要進一步了解每個藥物的最好用途,這樣才能正確的選擇最有效的藥物。
3. 功能和作用的區別是什麼
功能是事物內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內部要素結構所決定的,是一種內在于事物內部相對穩定獨立的機制。而作用則不同,它是事物與外部環境發生關系時所產生的外部效應。同樣的功能對外界的作用,既可能是正面作用,又可能是負面作用,這要看功能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方式。一般來說,功能是作用產生的內部根據和前提基礎,客觀需要是測評產生作用的外部條件,作用就是測評的功能與客觀需要相結合而產生的實際效能。
功能:1. 效能;功效;2. 對象滿足需要的屬性;3. 才能。作用:1. 對人或事物產生影響;2. 對人或事物產生的影響或其功能、效果;3. 用意;4. 作為;行為;5. 做;處理。
4. 的的作用
(1)用在定語后,表示詞與詞或短語之間的修飾關系[-ic,-ve…]。如:紅色的氣球。小小的進步。
(2)用在定語后,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系[of,'s],如:中國的水稻。農民生活的提高。
(3)〈代〉pron.附著在詞或短語之后,構成“的”字結構,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賣菜的。吃的。
(4)助詞。“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動詞、形容詞等,連用這樣的結構,表示有這樣的,有那樣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用在謂語動詞后面,強調這動作的施事者或時間、地點、方式等。如:①誰買的書?②他是昨天進的城。③我是在預售處訂的票。
(6)用在兩個同類的詞或詞組之后,表示“等等、之類”的意思。如:破銅爛鐵的,他撿來一大筐。
(7)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語氣。如:這件事兒我是知道的。
(8)用在兩個數量詞中間。
①〈口〉:表示相乘。如:這間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②〈方〉:表示相加。如:兩個的三個,一共五個。
(9)同“得”,后面帶補語。
哪知進了園門,園子里已經坐的滿滿的了。——清·劉鶚《老殘游記》
(10)同“地”(de)。用在狀語后,表示狀語和中心詞之間的修飾關系。
(11)其后多加名詞,而“的”前多為形容詞。
5. 有什麼作用
【英文名】:藥材Pangolin Scales
【來 源】: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鱗甲。
【功 效】: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
【主 治】:治癰疽瘡腫,風寒濕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便血。
【性味歸經】:咸,涼。①《別錄》: "微寒。"②《藥性論》: "有大毒。"③《滇南本草》: "性寒涼,味咸。"入肝、胃經。①《綱目》: "入厥陰、陽明經。"②《本草匯言》: "入足太陰、厥陰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用藥忌宜】:氣血不足,癰疽已潰者慎服。《本草經疏》:"癰疽已潰不宜服,痘瘡元氣不足不能起發者,不宜服。"
【別 名】:鯪鯉甲(《別錄》)、鳣鯉甲(《補缺肘后方》)、鯪鯉角(《本草衍義》)、川山甲(《三因方》)、鱉鯉甲(《本草經疏》)、山甲(《本草求真》)、甲片(《瘍科遺編》)、麒麟片、鱗片、隨堿片(《廣西中藥志》)
【處方名】:穿山甲、山甲、甲片、炮山甲、炮甲、甲珠、炮甲片、炙山甲、炙甲片、山甲珠、炮甲珠、醋山甲、醋甲片、炒穿山甲等處方中寫穿山甲、山甲、甲片均指生穿山甲片。為原藥去雜質,洗凈,曬干,搗碎入藥者。炮山甲又稱炮甲、炮甲片、炮甲珠、山甲珠、炙山甲。為山甲片用砂子炒至鼓起呈深黃色入藥者。醋山甲又名醋甲片。為炮山甲炒成后,篩去砂子,趁熱放入醋內浸淬,再用清水漂洗干凈,曬干入藥者。
【商品名】:小甲片:又名鐵甲片。為外部呈褐色者。質佳。大甲片:又名銅甲片。為外部呈灰黃色者。質次。甲張:又名甲殼。為帶有甲片的甲皮。生甲片:將甲皮放入沸水中略煮,刮下甲片,曬干,即為生甲片。以甲片均勻、表面光潔、色黃褐或黑褐、半透明、無腥氣。不帶皮肉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藥材主產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地亦產。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捕得后殺死,去凈骨肉,曬干,即為"甲殼"(亦稱"甲張")。將甲殼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脫落,曬干;或直接用沸水燙死,取下甲片,洗凈曬干。
【拉丁名】:Squama Manitis 原動物Manis pentadactyla L.
【炮制方法】:炮山甲:取揀凈的穿山甲片,分開大小,另將砂子置鍋內炒至輕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篩去砂于,立即將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內,攪拌略浸,撈出,用水漂洗,曬干。 (每穿山甲片 100廳,用醋50斤)①《滇南本草》:"土炒,炮用。"②《綱目》:"方用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當各隨本方,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為力勝。"
【考 證】:出自《本草圖經》。
【生藥材鑒定】:甲片隨生長部位不同而形狀大小不一。呈扇面形、菱形或盾形,一般長或寬l.5~5 厘米,中央較厚,邊緣較薄。背面青黑色,有縱線紋多條,底部邊緣,有數條橫線紋。腹面色淡較滑潤,中央有一條弓形的橫向棱線。角質,微透明,堅韌有彈性,很難折斷。氣微腥,味咸。以片勻、色青黑、無腥氣、不帶皮肉者為佳。進口的穿山甲商品,多來自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一般分大甲片與小甲片。大甲片灰黃色,習稱"銅甲片",品質較次;小甲片褐色,習稱"鐵甲片",品質較優。顯微鑒定:炮山甲粉末:淡黃色。不定形碎塊近無色、淡黃色或黃色,具有大小不一的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空洞,碎塊邊緣凹凸不平或有凹陷。
【中藥化學成分】:鱗片含大量角蛋白、多種氨基酸。又分離到7個化合物,為硬脂酸、膽甾醇、二十三酰丁胺、碳原子數為26和29的2個脂肪族酰胺、L-絲-L-酪環二肽[cyclo-(L-seryl -L-tyrosyl)]、D-絲-L-酪環二肽[cyclo-(D-sery-L-tyrosyl)]。另含多種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