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可以既是比喻又是通感嗎

解夢佬 0

1. 通感是不是比喻句

通感不是比喻句。

1. 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2.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2. 比喻加擬人的句子

草原上的羊群像聚擁的婦女一樣,用針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晚霞,早早爬過山頭,掛在中天,宛如金紅的果子

陽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銀梨樹被銀絲般的細雨淋醒。

夢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飄舞 想抓住他,他已經融化了

大海是如此的變換末測,平靜卻又很兇猛,溫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鏡,像肆虐的猛獸,像母親的撫慰,像父親的鞭打。

秋天像美麗的少女,在曼妙的韻律中舞著她的裙擺。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家;家就像紅布條,永遠系著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會提高溫度,但卻給予人們連火爐都不能替代的溫暖.

頑皮的雨滴將雨傘當作了舞臺,盡情的跳起舞來了

寧靜的夜晚,像被施了黑色的咒語,漆黑,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竊竊私語

船頭飛濺起如翡翠般晶瑩透亮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

3. 通感的句子

一、通感的含義及其存在基礎

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它的存在有它的心理基礎。作家通過描寫外界景物來抒發情感,似乎是景物決定了情感的表達,實際上并非如此,外景的作用是由主觀心理限制的。比如同樣是菊花,陶潛見之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豁達而無拘束;黃巢見之說“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是一種豪邁中帶有殺氣;“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西北風”,又是一種至死猶香的孤傲。作者的情感是固定已有的,菊花不過起了一種引發作用。也許還有別的物象照樣能引發這種情感。因而,人的心理狀況是有定的、可領會的,表達方式卻是無定的、多樣的。

二、從發展過程看通感的作用

中國古代的文人學者很早就意識到通感的存在,從春秋到晚清代代有佳作。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季札論樂云:“為之歌《大雅》,曰:‘曲而有直體’。”評價《大雅》之樂,就物之曲中有直,是聽覺、視覺、觸覺相通。

唐李白有詩云:“瑤臺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詩人把“雪花”和“春風”聯系起來,在他眼里的雪花,已像春風中的“千樹萬樹梨花開”,將雪說成春風中的花,當然就香了。這是視覺通于嗅覺,從而寫出了層次豐富、內涵深厚、令人玩味的立體意境。

明代《永樂大典》載體東美《西湖亭》詩:“避鳥聲如剪,隔岸廳花色欲燃。”前一句寫鳥語之快猶如剪刀,由此聽覺與視覺溝通,無形化為有形。后句寫花色欲燃,是說花色濃艷,像要燃燒,視覺向觸覺挪移,這兩句詩不過寫了鳥聲和花色,卻使人覺得聽之有聲音、視之有形色、觸之有溫度,其形象之具體,因三種感覺兩兩溝通,聯合作用而獲得充分的確證,情景的交融又形成令人愉悅的意境。

這幾個例子在我國古典文學中可以說只是滄海一粟。從這些例子看出,通感作為一種特殊的修辭往往可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它能準確表達,含義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

三、通感的構成方式

由例句分析,從語言的角度看,通感這種修辭方式大體有這樣幾種構成法。

第一種,直覺借助感覺的互通轉移。如曹操《苦寒行》:“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風聲能悲,是聽覺通于意覺。

第二種,兼有比喻的通感。即借助比喻手法去寫事、抒情、狀物,但它只限在感覺挪移的范圍之內。

第三種,兼有擬人的通感。通感有時與擬人手法結合起來,很難分開。不過,兩者仍不能等同,盡管通感兼有擬人,卻也是限定在感覺挪移的范圍之內。比如宋代王質《山行即事》:“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雞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醉三日醒。”開頭兩句說浮云時聚時散,仿佛在討論要不要下雨。“議”字既是擬人,同時又把視覺移向聽覺。末尾兩句“山色不言語”實際上是說它有言語,因為它“喚”字將山色擬人化,也溝通了視覺與聽覺。由于一前一后運用了兼有擬人的通感,于是無情之物移注了情,無聲之物發出了聲。形態活潑,聲情并茂,山行道中無限情趣,山景之中一片生機。運用擬人的通感,使具體物象有了人的靈性,形成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

第四種,有夸張的通感。這類通感,既有“增一至十,增十至百”的藝術表現力,又能多感覺多角度地刻畫,使事物毫發畢現。如李白的《勞勞亭》:“春風知別苦。”這是移情,擬人化。別苦即離愁,不言愁而說苦,是將視覺、意覺通于味覺。

總之,通感的構成方式是極其靈活的,其共同點是各種感覺的相通,各種感受的挪移。不論哪一種通感,都可起到別的語言方式無可替代的表達作用。

4. 通感和比喻什麼關系

一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不一定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個短語或句子。

通感”作為一種文學描寫手法是錢鐘書先生首先提出來的,(見《文學評論》1962年第11期),以后被 一些修辭學家定為一種辭格,也有人把它稱之為“移覺”。通感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覺互為轉移、把一種感官的感覺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現手法。典型的例子是《荷塘月色》中的兩個句子: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當前修辭學家對通感和比喻還沒有統一的的認識,有的說通感是一種特殊的比喻;有的說通感不是比喻;還有的說,通感有的是比喻,有的不是比喻。我認為: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處,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兩種事物聯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象,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種修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區別: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為了把抽象的說得具體,把生疏的說得熟悉,把深奧的說得通俗。通感不具備這個特點,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并沒有比原來更具體、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側重點不同:比喻著重從讀者的角度考慮,運用比喻是為了喚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著重從個人角度考慮,運用通感是為了表達作家在特定條件下個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體色彩不同:比喻適合于一般文體,通感具有較濃的文學色彩。

5. 請問一下語文中什麼是通感手法

指文學藝術創作和鑒賞中各種感覺器官間的互相溝通。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等各種官能可以溝通,不分界限,它系人們共有的一種生理、心理現象,與人的社會實踐的培養也分不開。在通感中,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如說“光亮”,也說“響亮”,仿佛視覺和聽覺相通,如“熱鬧”和“冷靜”,感覺和聽覺相通。用現代心理學或語言學的術語來說,這些都是“通感”。

《荷塘月色》中有兩句經典的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仿佛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還有其他作品中的:

朱自清 《春》

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宗璞的《紫藤蘿瀑布》

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