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詩中《游泰山》的詩句
一、《游泰山六首》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組詩作品。
1.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2. 其二: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3. 其三: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4. 其四: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云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
5. 其五: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于此煉玉液。
6. 其六:
朝飲王母池,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云飛。
二、這六首詩采用奇妙的想象與夸張手法,表現了泰山的美麗與神奇,同時作品在幻境的描寫中也流露出縈繞于詩人心底的因抱負無法實現而產生的矛盾彷徨情緒。在整組詩中,詩人以超然的宇宙觀和獨特的時空透視,目攬泰山萬象于方寸,馳思結韻于毫端,以寫意山水筆法繪出了有聲畫卷,顯示了李白詩歌獨有的豪放風格,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2. 通過學習李白的詩,你對李白其人其詩有了怎樣的了解
李白詩歌 [3] 一、詩歌特點 1、謳歌理想,抒發悲憤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功業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上李邕》)。 2、蔑視權貴,追求自由 他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卑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
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浮。現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
其表現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廬山謠》),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
表現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3、揭露現實,抨擊時政 這是李白對社會的憤怒抗爭,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體現。
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通過對政事朝綱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實地觀察,李白以詩人的敏感,洞幽燭微,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禍亂將作。“安史之亂”爆發,他的愛國熱情因此升華,擺脫了用藏出處的矛盾。
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愛國內涵,并富于社會意義和時代特征。 4、情緒起伏,充滿矛盾 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齊一萬物、逃避現實等消極頹廢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藝術成就 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詩歌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對權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
當社稷傾覆、民生涂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飄逸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
善于憑借想象,以主觀再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極其豐富,幾乎篇篇有想象,有的甚至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
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
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于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夸張。他的夸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夸張得那麼自然,不露痕跡;那麼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
有時他還把大膽的夸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通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
七言歌行篇幅長、容量大,形式自由,宜于表達詩人矛盾復雜的思想,抒發奔放恣肆的才情,而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妙在“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
(《說詩晬語》上)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于散文,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
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艷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
3. 形容人博而不精成語
【鄙言累句】: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撥弓曲矢】:撥弓:不正的弓;曲矢:彎曲的箭。弓箭不合格就射不中目標。泛指武器不精良。
【博而不精】:形容學識豐富,但不精深。
【舛訛百出】:舛:錯亂。訛:錯誤。錯亂的地方很多。一般指書籍的寫作或印制不精。
【萬金油】:清涼油。比喻什麼都不精通,但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能應付一氣的人。
【枉矢哨壺】:枉:曲;矢:箭;哨:不正;壺:古代投矢娛樂所用的器具。彎的箭,歪的壺。比喻不精致的器物,為主人自謙之辭。
【梧鼠五技】:梧鼠:即“鼯鼠”,為鼣鼠之誤;五技:據說鼫鼠有五種技能。比喻技能多而不精,于事無益。
【梧鼠學技】:形容在學習中貪多而學得不精。
【梧鼠之技】:比喻技能多而不精,于事無益。同“梧鼠五技”。
【悉帥敝賦】:指傾全國的軍事力量。古代按田賦出兵車、甲士,故稱兵為“賦”。敝,謙詞,指不精良。
【悉索薄賦】:指傾全國的軍事力量。古代按田賦出兵車、甲士,故稱兵為“賦”。薄,謙詞,指不精良。
【悉索敝賦】:悉:全部;索:盡;敝:謙辭,謂不精良。指盡全國所有的兵力。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來供應。
【習無不精】:習:學習;精:精通。學習沒有不精通的。
4. 贈汪倫一詩中描寫汪倫送李白的場面的句子是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贈汪倫》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賞析】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別之深情,生動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強了詩句的動人力量。這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詞自然質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創作背景】
李白游涇縣(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時,附近賈村的汪倫經常用自己釀的美酒款待李白,兩人便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注解,都認定汪倫是李白游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個觀點一直延續至今,今人安徽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先后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確知“汪倫又名鳳林,為唐時知名士”,與李白、王維等人關系很好,經常以詩文往來贈答。開元天寶年間,汪倫為涇縣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別”(詳見《李白學刊》第二輯李子龍《關于汪倫其人》)。按此詩或為汪倫已閑居桃花潭時,李白來訪所作。李白于天寶十三載(754年)自廣陵、金陵至宣城,則此詩當不早于此前。
另據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唐天寶年間,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寫信給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涇縣,李白問汪倫桃園酒家在什麼地方,汪倫回答說:“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無桃花。萬家是店主人姓萬,并沒有萬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倫送給李白名馬八匹、綢緞十捆,派仆人給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設宴送別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離岸,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和許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下此詩給汪倫。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https://www.taoduyx.com/z/%E8%B5%A0%E6%B1%AA%E4%BC%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