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勸學》中用“風雨”形象論述積累的重要性的句子
1,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3、取之于藍 而青于藍
4、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5、知明而行無過 博學而日三省乎己
6、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7、君子生非異也 善假于物也
8、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
9、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10、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又名《勸學篇》。勸學,就是鼓勵學習。本篇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
《勸學》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學不可以已;二、用 心 一也,三、學也者,固學一之也。荀子認為,學習首先需要修養品德氣質,保持專一的品質,專門學習一門技術才能速成(學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正確的學習方向; 要善始善終,切忌半途而廢,以期達到完全而純粹的精神境界。
荀子是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學生中最優秀的是法學家韓非子、秦朝丞相李斯、漢朝丞相張蒼。可見荀子之學為實學也。
2. 《勸學》中20個比喻句是什麼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于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后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于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后面兩個比喻并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后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辟,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借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楔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后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后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3. 荀況的《勸學》中從課文中找出兩個流傳至今的成語加以解釋并且運用
1、積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積少成多,聚小成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作文也是這樣,如果平時不積累,關鍵時刻就沒有辦法順利地寫出好文章.反之,如果總是希望把作文寫好,平時也注意積累語句、事例、故事,就可以寫出好文章來.勸學中積土成山的道理淺顯易懂而深刻,寫作文,平時就要做練習,打好基礎,不僅是作文,其他的事也一樣的. 2、鍥而不舍,鍥:鏤刻;舍:停止;不:表示否定.鏤刻不停,比喻堅持到底,不放棄.這則成語來源于《荀子·勸學》.荀子又用鏤金石來比喻學習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他寫道:刻一下就停下來,爛木頭也刻不斷;不停地刻下去,即使堅硬的金屬和石頭,也可以把它們刻穿.要用“鍥而不舍”的精神來學習,就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