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級上冊新聞兩則 句子賞析
有很多的哦,慢慢看~~一,1.布什呼吁盡快通過金融計劃 布什總統說,全世界都在注視美國如何應對這次的危機。
他呼吁國會避免采取會使得金融干預議案缺乏效果或是緩慢批準的黨派行動。布什總統還說,沒有對這項金融干預計劃采取行動會造成廣泛的后果,傷害到一般美國人民以及富有的投資人士。
華盛頓當局的金融干預計劃減輕了亞洲股票市場投資人士的擔憂,亞洲股市星期一的交易都以強勁的上漲幅度收盤。歐洲的股市也在今天的交易中呈上漲趨勢,但是美國目前的股市交易卻呈下降趨勢。
1.中國質檢負責人因毒奶粉丑聞下臺 中國負責品質管制的最高官員李長江隨著中國不斷擴大的污染牛奶丑聞以及擔心丑聞影響擴散到海外而下臺。中國官方的新華社說,中國國務院今天(星期一)批準了李長江的辭職。
遭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已經導致五萬三千兒童患病住院,四名兒童死亡。一個污染牛奶丑聞在擴大的跡象是,在香港至少有兩名兒童在喝了中國大陸生產的牛奶飲料之后得了腎結石。
在有關當局發現中國生產的雀巢牌牛奶含有少量的化學成分三聚氰胺之后,香港一些連鎖市場已經把雀巢牌的奶制品從售貨架上取下。 在臺灣方面,當局禁止中國大陸生產的所有奶制品。
緬甸當局也承諾要沒收和銷毀中國生產的奶制品。 在其他地區,南亞,東亞和非洲好幾個國家也禁止出售中國大陸生產的奶制品。
句子賞析:All covet, all lose.貪多必失。二,渡江戰役1949年4月20日晚開始,6月2日結束,戰役關鍵是開始后的三四天。
在渡江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毛澤東親自撰寫《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及時報道戰況,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鼓舞,對于瓦解敵軍斗志,鼓舞我軍士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要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是看標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從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戰役的壯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
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冒著炮火,奮勇挺進,直取對岸的景象。可以想像,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該是多麼激動振奮!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導語。
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渡江區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長達一千余華里。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戰役的全局,敵陣業已沖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報道了三路大軍渡江的進展,列表如下: 時間 兵力 渡過兵力中路軍安慶——蕪湖 20日夜——21日夜 30萬 30萬西路軍九江——安慶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2/3東路軍南京——江陰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大部主體部分還分析了中西兩路敵軍毫無斗志的原因,我軍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敵軍則被自己玩弄的和談陰謀瓦解了斗志。
這篇新聞,氣勢磅礴。毛澤東作為全軍統帥,匯總各路戰況,全面報道渡江戰役,反映了整個戰役的磅礴氣勢,表現了恢宏的氣度。
這篇新聞,語言準確精練,鏗鏘有力,書面語和口頭語相穿插,相得益彰。二、問題研究1.怎樣把握這篇新聞的諸種要素?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新聞比較簡短,把握新聞六要素也不難。只要把六個要素化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留意這六點,一點也不含糊,就能清楚地把握住了。
舉例來說,讀到“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心里懸著六個問題,就會注意:人物?中路軍30萬人。時間?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
地點?安慶、蕪湖線。原因?要渡江。
經過?突破安慶、蕪湖線。結果?渡過三十萬人,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
一般新聞作品的各種要素不像這樣集中,但是把握要素的方法是一致的。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讀別的敘事性作品,也容易把握情節內容了。
這篇新聞,分述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就要分別把握各種要素。2.謀篇布局探究:為什麼按中、西、東的順序敘述?西路軍與東路軍是同時發起渡江作戰的,為什麼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分述三路戰況,為什麼又能一氣呵成?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說。
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線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西路接著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最后說東路激戰,文勢也涌起高潮。
這篇新聞的主體,三路三個層次,看三個層次的銜接,就可以悟出全文一氣呵成的道理。中路和西路,都從時間說起,中路一層開頭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層開頭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這樣并列,層次分明,又緊相銜接。
說了西路戰況之后,又合起來有所議論,議論最后一句是“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話題從“西面”轉向“東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轉到了下一層。可見,作者是很注意一層與一層之間的銜接的,所以全文流轉順暢,一氣呵成。
3.語言探究:作者譴詞造句是怎樣做到準確精練,鏗鏘有力的?準確,首先是用詞準確。例如,“沖破”與“。
2. 八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期末試卷
。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模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 (15分) 1.你能根據拼音,把所表示的漢字依次寫在文后橫線上嗎?(2分) 潺潺流淌、滋潤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親從自己血管里擠給生民的玉液qióng漿。
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會蓬蓬勃勃,焦渴的動物就會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蕩。
2.你能運用課內外古詩積累填空(2分) ①杜甫《春望》的頷聯是 ②《游山西村》一詩中,表明困難中仍然蘊藏有希望哲理的詩句是 ③《使至塞上》一詩中,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 ④《三峽》中與“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3.你能找出填入下面橫線處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句子嗎?( )(2分) 特別是每當清晨和傍晚,眺望環山,別有一番大自然的風韻。早晨, ,乳白色的云紗飄游山腰,像仙娥在輕輕起舞。
傍晚, ,轉眼間, ,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蒼茫中,峰頂卻凝聚著一片彩霞,經久不滅。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霞光傾瀉萬山,夕陽映照重巒 ④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瀉萬山 ⑤太陽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陽落山 A.②③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4.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學生喜愛的中外名作”叢書,請你從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選擇一部(篇)推薦給出版社,并寫出推薦理由。
(2分) 《背影》 《魯濱遜漂流記》 《西游記》 《阿長與〈山海經〉》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蘆花蕩》 推薦的篇目: 推薦的理由: 5、閱讀下面的語段,從你的積累中也選擇一個妙用的量詞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將語段補充完整。(2分) 漢語中有一些量詞形象生動,極富韻味。
比如一“刀”紙。剛剛制成的紙,張張鋪設整齊,未曾經過剪裁,未染些許墨汁,手起刀落,厚實的一摞紙坯子旋即被劈開,毛邊不飛,利落的聲線猶在耳邊。
還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嗎?再比如 量詞,一個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態神韻描摹傳達出來,這實在是中國人的智慧。
6.你能猜出這兩條謎語的謎底嗎?(2分) 某年冬天,蘇東坡和詩友袁公濟踏雪賞景。兩人站在一座橋上,向前方望去,只見白茫茫一片,不見一個行人。
袁公濟忽然來了興致,出了一道迷語,讓蘇東坡猜。他的謎面是:雪徑人蹤滅。
這是從柳宗元的“萬徑人蹤滅”化出的。要求猜半句七言唐詩。
蘇東坡暗自思忖,一時想不出謎底。正在窘困間,只見一群覓食的山雀沖天飛去,他頓覺豁然開朗,胸有成竹地說道:“公濟,我也有一謎:雀飛入高空。
同樣猜半句七言唐詩,把你那半句補齊吧。” 袁公濟一聽,哈哈大笑:“佩服!佩服!”原來蘇東坡不僅猜出了謎底,還非常聰明地“和”了一謎。
這兩條謎底組成的一句唐詩是: 7.你能介紹自己的家鄉自然風光或土特產品嗎?(3分) 請你給初到麻城的外地人(來走親戚的老大爺、來投資企業家、來學習的初中生,三者選其一),介紹本地的自然風光或土特產品。字數不超過50字。
二、閱讀與欣賞 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 8--12題。(11分) (甲)良嘗閑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諫③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
父不從,作輿④,捐祖于野。谷隨,收輿歸。
父曰:“汝何以收此兇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注釋:①原谷:人名。②捐:拋棄。
③諫:好言相勸。④輿:手推的小車⑤兇:不吉利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3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⑷谷年十有五( ) ⑸是負義也( ) ⑹乃載祖歸養( )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良愕然,欲毆之 余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捐祖于野 移其民于何東 C. 父以足受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D. 乃載祖歸養,乃不知有漢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驚,隨目之 (2)豈有老而捐之者乎? 11.甲文中老父的怪異行為主要表現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親后悔的原因是什麼?(2分) 甲 乙 12.甲、乙兩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2分) 甲 乙 (二)誰趕走了鳥類(14分) ①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鳥聲了。
有幾次我豎著耳朵諦聽,只有車輛超標的喇叭聲和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車輛和工地是目前中國城市的兩只腳,一個城市的發展就是靠這兩只腳走出來,我知道。
②我還知道是誰驅趕了鳥類。 ③去年春季的某一天,晨跑后我照例由那條林陰小路散步回家,正是留鳥和候鳥大會師的時候,希望能在濃陰處聽場鳥的演唱會。
④小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些青枝嫩杈,那是些理直氣壯的人信手折下又信手扔下的,它們露宿一夜后絕望地挺著身子。 ⑤終于聽到鳥鳴,是只引吭高歌的麻。
3. 八年級一般現在時的句子
方法上的指導:1.聽(LISTENING)(輸入)2.說 (SPEAKING) (輸出)3.讀(READING) (輸入)4.寫(WRITING) (輸出)5.譯(TRANSLATION)(雙向)以上五方面的語言能力的培養,既是英語考試所必須的,又是未來交流所必要的。
總之,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是與他人的流暢的溝通,是需要通過大量的科學的訓練才能夠獲得的。為此,萊曼英語教學理念經常會給學生以下諸多方法,以供廣大學生參考:1.聽(LISTENING)對于聽力而言,這種能力集中地反映了英語是一門熟練工種這一特性。
必須牢記的是“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基本規律。建議大家: (1)五遍泛聽:找一份適合于自己水平的聽力資料,利用零碎時間,至少聽五遍,然后再換另一份聽力資料,仍然是聽上五遍。
如此往返,堅持一年,必有結果。 (2)間歇精聽:偶爾要進行一部分精聽,即一邊聽,一邊記筆記。
一句一句地邊聽邊寫。不會的單詞要查一查字典。
不得懶惰,不得煩躁,要踏實,要扎實,一步一個腳印。每次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3)語言環境:很多人抱怨在英語學習中沒有語言環境。萊曼英語認為應該自己建立自己的語言環境,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媒介,同時多與英語老師,外國朋友溝通和交流。
以上幫助建立語言環境的條件均已成熟,要戒懶,戒自卑,戒任何借口。養成每天聽英語的習慣。
2.說(SPEAKING)“說英語”這一關對于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是一道難關。是中國學生苦學英語十余年要面臨的巨大困惑。
萊曼英語認為要想練就熟練的口語,必須循序漸進,有簡單到復雜。自然,一些技巧也應注意: (1)自言自語:從每天的英語閱讀開始,做到聲音洪亮,口齒清晰,發音準確,語調優美,增加自信。
(2)自我創作:將所讀的句子通過更改其中一些單詞,詞組或句型,進行仿造句子,將其變成自己的句子,并大聲朗讀出來。 (3)多抓句型:造不出句子的根本原因是句型不夠熟練,不夠靈活。
多抓句型,并要注意句型所衍生的不同含義,進行靈活的句子創作。 (4)交流溝通:聽到英語就應該模仿默念,增加自己的語素,無論懂與不懂,都應心里跟讀。
這是上英語課或和他人交流的基本步驟。可惜的是,很多中國學生忽略了此處。
把愿意傾聽你那不熟練的英語的人當做你的知心朋友。3.讀(READING)談到閱讀,精讀和泛讀要兼顧。
所謂精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弄清每一個單詞,詞組,句型乃至習語的含義,從中鎖定一些未學過的內容,通過一學,二記,三運用的過程進行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英語知識。至于“泛讀”,是大部分中國學生所不顧及或沒有時間顧及的。
而英語學習恰恰需要大量的課外閱讀以增加課外信息,達到增加談資,增加閱讀理解知識面的目的。但凡英語好的學生,都是大量泛讀對他們的考試和交流起到了支撐作用。
萊曼英語認為作為一個英語學習者和運用者,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雖不精,但面兒要廣。4.寫(WRITING)英語的寫作已經作為各類級別英語考試的重要內容,且未來的英語運用中,寫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之一。
因而,寫作就需要學習和練習。正如我們的漢語寫作一樣,應該時不常地寫一些英語的日記,周記或專題作文,充分利用已學過的語法點表達自己的觀點。
要明確的是,寫作對于基礎知識而言,可起到復習作用;對于口語而言,可起到思維培養的作用。萊曼英語認為,在練習寫作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1)起始段落:要有吸引力 (2)詞組句型:多用詞組句型 (3)轉聯詞: 確保句子,段落的順暢 (4)復合句: 表達較復雜的觀點 (5)書寫排版:清楚整齊明了5.譯(TRANSLATION)至于英漢互譯,基本上在課本和課堂上難覓其蹤影。
很少有老師講解如何做漢英互譯。而萊曼英語認為漢英互譯無論是對于英語寫作,還是英語口語都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
我們認為漢英互譯是學生必須練習的重要的語言能力之一。且萊曼英語教學理念中也已給出了系列的練習方法,用以指導學生的漢英互譯。
總而言之,在努力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必須給學生以基本能力的指導和訓練,以期達到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有關各個方面能力的訓練方法,在后面的講座中還有詳盡的贅述,望予以關注。
4. 八年級下冊語文《雪》中優美的句子
滋潤美艷的江南的雪景和如粉如沙的北國的雪
作者寫了江南的雪和北國的雪 江南雪景圖(1-3段) 滋潤美艷 相互粘接 蘊含春溫 逐漸消逝 北方雪景圖(4-6段) 冰冷堅硬 如粉如沙 抗擊嚴寒 蓬勃奮飛 作者寫江南雪的優美正襯北方雪的壯美 在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中,貫穿一個共同的哲理:要用戰斗來制造一個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作者寫江南雪景的美艷,孩童的換了,堆雪人的有趣,表現了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 作者以粗獷的筆墨描寫北方的雪,似乎孤獨寂寞,但包含了作者不屈的戰斗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倔強品質。 最后一段理解: 北方的雪完成升華,是與死亡聯系在一起,也正是完全獻身讓自己成為雨的精魂,這個過程凝聚了所有堅強不屈的精神。
5.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新聞兩則佳句5句
渡江戰役1949年4月20日晚開始,6月2日結束,戰役關鍵是開始后的三四天。
在渡江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毛澤東親自撰寫《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及時報道戰況,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鼓舞,對于瓦解敵軍斗志,鼓舞我軍士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要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是看標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從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戰役的壯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
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冒著炮火,奮勇挺進,直取對岸的景象。可以想像,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該是多麼激動振奮!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導語。
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渡江區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長達一千余華里。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戰役的全局,敵陣業已沖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報道了三路大軍渡江的進展,列表如下: 時間 兵力 渡過兵力中路軍安慶——蕪湖 20日夜——21日夜 30萬 30萬西路軍九江——安慶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2/3東路軍南京——江陰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大部主體部分還分析了中西兩路敵軍毫無斗志的原因,我軍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敵軍則被自己玩弄的和談陰謀瓦解了斗志。
這篇新聞,氣勢磅礴。毛澤東作為全軍統帥,匯總各路戰況,全面報道渡江戰役,反映了整個戰役的磅礴氣勢,表現了恢宏的氣度。
這篇新聞,語言準確精練,鏗鏘有力,書面語和口頭語相穿插,相得益彰。二、問題研究1.怎樣把握這篇新聞的諸種要素?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新聞比較簡短,把握新聞六要素也不難。只要把六個要素化成六個問題,閱讀的時候留意這六點,一點也不含糊,就能清楚地把握住了。
舉例來說,讀到“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心里懸著六個問題,就會注意:人物?中路軍30萬人。時間?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
地點?安慶、蕪湖線。原因?要渡江。
經過?突破安慶、蕪湖線。結果?渡過三十萬人,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
一般新聞作品的各種要素不像這樣集中,但是把握要素的方法是一致的。養成留意要素的習慣,讀別的敘事性作品,也容易把握情節內容了。
這篇新聞,分述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就要分別把握各種要素。2.謀篇布局探究:為什麼按中、西、東的順序敘述?西路軍與東路軍是同時發起渡江作戰的,為什麼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分述三路戰況,為什麼又能一氣呵成?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說。
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線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西路接著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最后說東路激戰,文勢也涌起高潮。
這篇新聞的主體,三路三個層次,看三個層次的銜接,就可以悟出全文一氣呵成的道理。中路和西路,都從時間說起,中路一層開頭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層開頭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這樣并列,層次分明,又緊相銜接。
說了西路戰況之后,又合起來有所議論,議論最后一句是“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
話題從“西面”轉向“東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轉到了下一層。可見,作者是很注意一層與一層之間的銜接的,所以全文流轉順暢,一氣呵成。
3.語言探究:作者譴詞造句是怎樣做到準確精練,鏗鏘有力的?準確,首先是用詞準確。例如,“沖破”與“突破”詞義有所區別,“沖破敵陣”“突破安慶、蕪湖線”“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都運用得準確。
又如,東面防線經過整天激戰,敵軍一部分被殲滅,另一部分被擊潰,不是一概說殲滅,或者一概說“擊潰”,而是說“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一個詞往往還有程度的差別,有時需要說明程度,表達才算準確。
例如,“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加上“較為”二字就十分準確。而湯恩伯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加上一個“很”,可見他驕傲自負的心理。
必須明確交代的地方,一點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還注明“不含”,也是為了明確。
語言的精練、鏗鏘,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單音節的詞不用雙音節詞。
電文要求極端精練,軍事用語更要求斬截有力。二是適當采用文言詞。
例如,“至發電時止”斬截有力,如果寫成“到發電文的時候為止”,就拖沓了。又如,“現已占領”不說“現在已經占領”。
這類例子還很多。這篇新聞許多語句很文氣。
例如,“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但是說到國民黨官兵的情緒,又非常口語化,“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
或雅或俗,各得其妙。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一、整體把握南陽,自古以來就是戰略要地,我軍解放南陽,軍事上具有重大意義,標志蔣軍走上了節節敗退的道路,我軍走上了節節勝利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