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西壯族三月三 詩歌
我愛這漫天翻飛的大風車
我愛這鴛鴦戲水的繡花鞋
我愛這古色古香的“藍靛色”
我愛這情意綿綿的彩繡球
我愛這流光溢彩的三月河
更愛這滿山情深的三月歌
一首首“顛羅顛羅那”的神曲
一曲曲“哎依呀” 的美妙旋律
似乎看到歌仙劉三姐擺設的擂臺歌圩
攪亂了王母娘娘蟠桃會的盛況
陶醉了成千上萬遠道而來的五彩歌迷
把遠方貴客的腳步粘貼在這遙遠的桂西土地
這里勤勞樸實的人們熱情豪爽
把幸福和親情溶入五色飄香的糯米飯
把祝福和友情裝進大紅大紫的彩雞蛋
把吉祥和歡樂藏滿孩童的花肚囊
把美酒和佳肴敬獻給父輩和兄長
把愛情和友誼表白得淋漓酣暢
這里的排歌如海
這里的人流如潮
這里的陽光燦爛
這里的月兒明亮
只要太陽光輝和月亮柔情灑滿的地方
三月三歌節就成了人們心中一份永難割舍的情感
這里的歌聲寄寓著壯家人的美好理想
是壯家人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更是壯家人對未來充滿堅定的信念和希望
嘹亮的歌聲唱出了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新風尚
小康和諧之路將越走越寬廣!
2. 關于三月三的詩句有哪些
王維《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
杜甫的詩《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張說的《三月三日詔宴定昆池宮莊賦得筵字》,“鳳凰樓下對天泉,鸚鵡洲中匝管弦。舊識平陽佳麗地,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將水動千尋日,幕共林橫兩岸煙。不降玉人觀禊飲,誰令醉舞拂賓筵。”
三月三日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
蓮子數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下簾。
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3. 關于壯族三月三的作文寫桂林一個風景名勝
“迷蒙神境人仙醉,千里碧波屬桂林。”是啊!桂林山水美麗妖嬈,令人陶冶。在欣賞完《桂林山水》文章后,文中字字句句帶領我神游桂林,讓我領會桂林美景。我情不自禁的發出感慨“桂林山水甲天下”!
通過心中的感悟,在老師的帶領下,讓我們自己創作一幅詩配畫:清澈見底的河水中,一群群活潑快樂的小魚像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兒童自由的嬉戲玩耍,它們穿過水草,在河底捉迷藏。一葉小舟飄來魚兒們四散奔逃,船槳激起碧綠的江水好像把一匹綢緞撕裂,不一會又完好如初,如一面鏡子,又像一塊翠綠的寶石。無數的山巒此起彼伏,奇怪的山石,千姿百態,在薄紗似的云霧間若隱若現神秘莫測。多麼美麗的一幅畫卷!我畫出了山峰的倒影,畫出了江水的平靜和青綠,畫出了山間飄動的云霧,畫出了岸邊可愛的野花,畫出了一艘艘小舟。桂林山水是如此的美麗!多麼像一位楚楚動人娥娜多姿的少女啊!望著手中的畫,我腦海中翩翩聯想不由自主的賦詩一首;桂林山水甲天下,清澈見底見河沙.水平如鏡似翡翠.,魚蝦戲耍水中游.奇峰羅列云霧上,千姿百態形樣多.人間奇景神仙醉,賽過西施不算美。
看著手中的詩配畫回想著桂林美景,我似乎身臨桂林奇境,置身于云霧間,遙首望去,碧波蕩漾著,小船行駛著,群山聳立著,野花怒放著……那景色令人難忘.不!是永遠也不能忘懷.
我放下畫,向窗前走去,看著飄落的黃葉但腦中依然回想著桂林山水那一片生機美麗和妖嬈.心中又一次感嘆桂林山水甲天下!
4. 關于布依族三月三的詩歌
三月三 五色糯米飯是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相傳有一家三個親姊妹同嫁在一個寨子里,日子過得都很好。
有一天,外公想去看看外孫,三家的外孫們聽說后都爭著要外公先到自己家去。外公說,在三月初三那天,你們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糯食帶到寨子路口,看誰家的味道好我就先到誰家去。
這天,大女兒家炸了油團,二女兒家打了糍粑,三女兒家做了五色糯米飯,外公來到寨口,把三家的東西打開一看,五色糯米的色澤鮮艷,味道清香,他最喜歡,于是就先去了三女兒家。從這以后,每到農歷三月初三,布依族家家戶戶都要做花糯米飯來招待親戚朋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節。
5. 發揚壯族三月三作文議論文
發揚壯族三月三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tuán]土造人,繁衍后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云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歷三月三,還是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后飛上月宮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農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里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說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后漢書·禮儀志上》)。后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里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農歷三月三也是通靈人士,如女巫、神漢等宴請鬼神的日子。在這一天通靈人士常聚在一起歡慶,并擺宴席宴請鬼神,以感謝他們賦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6. 難忘啊,2017年壯族“三月三”作文
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手帕、田東的仰巖,人山人海、宜山的下澗,均必先唱山歌。
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碰彩蛋,在中間樹一高竿、演壯戲等娛樂活動,然后由勝方發球,其中以農歷三月初三極為隆重!繡球為圓形,供手握拋擲,還有拋繡球。在歌圩場四周。
為弘揚民族文化,勝方追逐負方、米之類農作物,唱完一首山歌將球拋出去【三月三的作文】壯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節”,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五色糯飯,四角都有彩色布帶,接待外村歌手。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又稱三月歌圩、搶取對方頭巾,男方接過繡球。
誰勝誰將對方踢出一人。每發一次球,互相追逐嘻戲;男女青年對歌,如此輪流直至一方“全軍覆沒”。
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繡球、柳州的魚峰山等,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便將繡球有意拋去,全廣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寧,里面裝木棉花或豆。 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情投意合的便互贈信物,壯族每年有定期的民歌集會。
男女雙方相距一定距離,攤販云集啊,以為定情!較大的歌圩、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更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歡度節日。 這一天,熱鬧非凡,方圓幾十里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
一般為峒場坡地,繡球有花鳥。男女分成兩對。
此外。 這時,染紅彩蛋,各列一方,歌聲此起彼伏。
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即系禮物于繡球上投報之,有的會持續二三天,雙方人數相等、田陽的喬業。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
拋繡球可也有講究啊。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每方有一個人即領隊,若也有情意。
1985年,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老人小孩只是來游樂助興。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賞歌。
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都安的棉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便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否則女方勝,盡興方散。
7. 壯族的三月三的作文500元
壯族三月三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