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寫景的句子加賞析

解夢佬 0

1. 描寫景物的句子外加賞析

青色的微光在東方彌漫開,銀線湖像一個巨大的染坊,晨霧像掛在空中的千條待染的白紗,緩緩地擺動著。

.又綴上了無數細碎的金片,太陽君臨湖上,變幻奇異的色彩,霧帳迅速被風卷到遠遠的天邊去了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邊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握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魯迅《故鄉》) 賞析 這幅畫是少年閏土月夜瓜地刺猹圖。通過“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及“一望無邊的的碧綠的西瓜”的景物描寫烘托出一個英俊、活潑的少年閏土。

二 在無邊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燒起來了。在風雨,在爛泥里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濕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層霧氣,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響著…… (王愿堅《七根火柴》) 賞析 這段環境描寫很好地烘托紅軍戰士生起篝火后的歡樂情緒,說明無名戰士用生命保存下來的七根火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部隊給同志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從而贊頌了無名戰士的革命品質,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三 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

上邊和下邊有幾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

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也是極近的,極洪大的也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陸定一《老山界》) 賞析 先寫所見,三種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

接著寫所聞,聲響難以模寫,用比喻才顯得形象直覺:“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麼呢?為了烘托出紅軍戰士的樂觀主義精神。

四 走過木橋,越過避兵洞,迎面而來的是群猴觀景峰。四周奇峰似姿態各異的猴子,或憨或頑,或刁或怒,似在歡迎遠來的游客。

他們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韻,遮陽山原始情趣的哲學遺稿。——據載,張三豐隱居后在此度過。

張三豐可謂道教之仙,在此有許多遺跡。如他在絕壁上飛身用手指鏤刻下的詩句,青石上踩過的腳印以及升仙之所。

——退出藏經洞,穿過茫茫林海,抬頭仰望,遠處一線天依稀可見,不禁使人懷疑天外是否還有天。 (任寶劍《遮陽山紀行》) 賞析 作者以景點轉移為線索,以游蹤為序,把遮陽山的佳景古跡串連起來,對眾多景點進行恰當的詳略取舍,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一筆帶過。

并加入傳說,增添情趣。 五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聽的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郁達夫《故都的秋》) 賞析 這好似一幅風景畫。

最突出特點就是作者把握住了故都秋天具有特征的景物和景物所具有的特征。無論細描“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還是詳繪“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都形象鮮明,逼真如畫,渲染了寂靜的氣氛,達到一種微妙的意境。

六 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的積雪高插云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于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艷麗迷人。 (碧野《天山景物記》) 賞析 這是一幅遠看圖。

作者用“珠冠”“孔雀開屏”兩個比喻從色彩和形狀上點明了天山的特點。在加上“銀光閃閃”“艷麗迷人”等詞語的形容,整個畫面洋溢著幸福安祥的氣氛。

七 北面,是重重疊疊的燕山山脈——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 (峻青《雄關賦》) 賞析 作者由北向南、由遠而近從地勢和氣勢上寫了山海關的雄偉險要,表達了自己登關眺望時的感受。

八 站在亭臺上,向南望去,只見那正陽門兩側,如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的幾十幢大廈,給這古城增添了嶄新氣派;向東望去,一切在陽光里更顯得柔和透明;向西望去,那瓊島上的白塔,經歷了地球震動的一場小小劫難,又昂首藍天,而且素潔如玉;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樓和它身后的鐘樓,如今雖默默據守在那里,卻難免讓人聯想到幾百年間那晨鐘暮鼓是怎樣標志著孤獨每天的生活節奏的;而鐘鼓樓背后,那橫臥天際的燕山余脈。

2. 好風景句加賞析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沈從文《邊城》 【賞析】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現在,太陽升上來,霧漸漸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綠,看起來綿軟軟地,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小心,從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會擦傷一塊皮的,頂多被彈兩下,沾上一襪子洗不掉的綠罷了.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郁郁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里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你們想,我在這樣一個染滿了綠意的早晨和你們寫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著生氣勃勃的綠呢?——張曉風《初雪》【賞析】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多處采用比喻,形象生動.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這種溫暖是從哪里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里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郁郁”、“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作者筆下的綠色仿佛是活著的,流動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它們的生機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3. 景物描寫的句子20字左右,加賞析

1、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

2、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3、有水有船,蕩悠悠的,夜晚的風吹得長期發燒的臉也清爽多了 4、她們看著初夏的小麥黃梢,看著中秋的高粱曬米。

雁在她們的頭頂往南飛去,不久又向北飛來。 5、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

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6、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7、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8、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種句子可以用在描寫秋天傍晚的景色的文章中。

但是用在其他地方就很不合適。《散步》一文對景物描寫著墨不多,僅有兩處,兩段文字加起來也不過七十余字,可在這輕描淡寫之中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為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

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冬去春來,“大塊小塊的新綠”有濃有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 這“新綠”,這“嫩芽”,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力的禮贊。

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是啊,盡管“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總算來了”,母親也總算“又熬過了一個嚴冬”,這字里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春天來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是該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懶;也得活動活動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兩段景物,看似簡短,實則蘊含著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這是詠雪的千古名句。寫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

“忽”字不僅顯出邊塞氣象變幻的神奇,而且還傳遞出詩人賞雪時非常驚喜的心聲。聯想奇特美妙,比喻新穎貼切動人。

詩人把一個銀白的世界變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美麗春光,給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幾句寫早春景象,已可見早春禽事,但還不多,只不多幾處,也不知誰家,形形色色的花,漸漸就要開得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

已是綠草如茵,但草還不夠長,剛剛能沒過馬蹄。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人寫葉寫花都著眼于顏色,而且都 是靜態的,不作細致描繪,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天空日麗,紅碧交輝的彩色圖畫,令人心曠神怡。4,“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這首詩以還家為線索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落日、松風、草露、云光、山翠這些分散的景物,有機地聯綴成一幅有聲有色、動靜相宜的藝術畫面。著墨不多,極富神韻。

5,“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晚,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

山泉清洌,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這是多麼幽清寧靜的自然美啊。

4. 描寫景物的句子,并賞析

1、世上再也沒有比時鐘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盡情地摘取青春幻夢的花朵的時刻,它都是同樣分秒不差地滴答著。

——高爾基《時鐘》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象征擬人等手法,寫出了時鐘的無情,提醒我們珍惜時間。

2、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艷的金黃與黃金。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葉比作黃金,生動形象。

3、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賞析:這句話運用疊字,展現了文字的音韻美,表現了雪的冷艷與凄麗。

4、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艷奪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

——張抗抗《牡丹的拒絕》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現了牡丹卓越的風姿。

5、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

——張愛玲《秋雨》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寫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5. 寫景的句子30字左右比喻手法,并且賞析

1. 雪

雪像煙一樣輕,像銀一樣白,飄飄蕩蕩,紛紛揚揚,從天空中灑下來。(26字)

2.雨

甘美的春雨,像蛛絲一樣輕,像針尖一樣細,像線一樣長,像刷子一樣刷過大地。(31字)

3.天

天空像無邊無際的透明的大海,浩浩淼淼,深幽無比,沒有一絲褶皺。(27字)

4.星星

黛色的夜幕上,出現了一顆顆星斗,忽明忽暗,像一粒粒寶石,如一把把珍珠。(30字)

上面的句子都用的比喻的手法,表現生動傳神,豐富了內容,是物態鮮明生動

6. 以景物描寫的角度賞析句子有哪些方法

分析景物描寫可以從以下分析: 描寫景物的方法,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 時代背景;②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③ 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動情節的發展;⑤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景物描寫的主要作用、效果: 渲染——通過景物的什麼特點來分析渲染 了什麼氛圍——就景物本身分析 襯托或烘托——分析景物中的人物的性格、心情等——就景物與人物、情節的聯系 寫景的方法 (一)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二)動靜結合 (三)色彩的渲染 (四)采用白描手法寫景 (五)從多種感官寫【觸覺,視覺,聽覺】 (六)移步換景,多角度的進行描寫 (七)正面與側面相結合 (八)對比描寫,突出景物特點例如: 1.孫犁《荷花淀》:“這女人編著席.不久,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 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 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 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 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通過對水生嫂編織蘆席的景物描寫,渲染了 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烘托(或襯托)了水 生嫂勤勞純樸、溫順善良的形象.(這里是 以景襯人)2.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 南傾.”這里詩人并沒有直接說天姥山怎樣高, 而是用以高峻著稱的五岳、天臺來襯托天姥山, 從而把天姥山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壯麗非 凡. 3.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 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 鳴.”其中“船尾跳魚撥剌鳴”一句就用了反襯. 詩的前三句著力刻畫一個靜字,此句卻寫動、寫 聲,似乎打破了靜謐之境,但給讀者的實際感受 恰好相反,以動寫靜,愈見其靜,以聲襯靜,愈 見其靜. 渲染本來是國畫的 一種手法,在需要 強調的地方,用水 墨或淡的色彩涂抹 畫面,顯出物象陰 陽向背,以加強藝 術效果. 詩歌則往往用 來對環境、景物等 進行描寫,這些描 寫是作多方面的正 面描寫形容,以突 出形象. 烘托本是中國 山水畫的傳統 手法,用水墨 或色彩在物象 的輪廓外面涂 抹,使物象明 顯突出. 用在詩文中 則指從側面著 意描寫,作為 陪襯,使所要 表現的事物鮮 明突出. 襯托,就是為了使某事 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 別的東西來陪襯和對照 的修辭手法.它可以使 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 突出、形象. 附: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即是用一與本 體事物一致的觀點或景 物,從正面去陪襯、烘 托本體事物的格式.反襯:即是把一種與 本體事物相反或對立的 觀點、事物從反面去陪 襯烘托本體事物的格式.希望這些能幫助你,對回答有疑問請追問!如果贊同請及時選滿意答案,您的贊同是我助人為樂的動力 謝謝。

7. 描寫夏季景物的詩句要加賞析,一定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時已至初夏.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后.淅:風吹拂的樣子.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唐·賈弇《孟夏》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巖溜句:巖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云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臺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唐·高駢《山亭夏日》 墻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8. 【社戲里有什麼景物描寫并賞析具體點】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分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靜態的山寫活了,生動形象的表現了“我”急切的心情.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多角度的描寫,象我們展示了一副江南水墨畫,襯托了我愉快的心情還有小伙伴劃船技術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