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哲理的詩句,多一點
說到哲理詩非《春江花月夜》莫屬“孤篇橫絕全唐”是難得一見,寄景、情、理合一的詩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雜詩(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詩) 無名氏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雜詩(第八首一作白居易詩) 無名氏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出自《清詩紀事》掃葉錄(第21冊),第15106頁,最后一行。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增廣賢文》有很多有哲理的詩,你自己可以去看一看命運由天不由人,你我何必強掙扎。
《網絡》蒼天成我我不傲,蒼天滅我我不餒。《網絡》幾段唏噓幾世悲歡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回到起點》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增廣賢文》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增廣賢文》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增廣賢文》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 《增廣賢文》白云本是無心物,卻被清風引出來。
《增廣賢文》有錢能說話,無錢話不靈。《增廣賢文》 怪人不知理,知理不怪人。
《增廣賢文》未富先富終不富,未貧先貧終不貧。《增廣賢文》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增廣賢文》 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增廣賢文》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
《增廣賢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增廣賢文》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增廣賢文》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增廣賢文》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增廣賢文》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羅隱的《自遣》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難來時各自飛。《網絡》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任他酒價高。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人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怕事忍事不生事自然無事;平心靜心不欺心何等放心!說長說短,寧說人長莫說短;施恩施怨,寧施人恩莫施怨。穩的不滾,滾的不穩。
2. 描寫人生哲理的詩句
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3. 關于哲理的詩句
古代哲理詩: 人生哲理詩句 1.(陸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8.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9. 朱熹《春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0.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13. 蘇軾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后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托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琴詩》 (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觀書有感 》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4. 有深刻哲理的詩句有哪些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然后知不足。
(禮記) 學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魯迅) Y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毛詩序)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后漢書》)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歐陽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香(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Z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陸游)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 竹直心虛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師。
5. 充滿人生道理的詩句
寧可采深山之茶,莫去飲花街之酒。
須就近有道之士?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搖首擺頭說不知,仕君子立志不難。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墻里秋千墻外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蝶戀花——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綠水人家繞。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枝上柳綿吹又少。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樂府詩青青園中葵,天涯何處無芳草,朝露待日稀,早謝退無情之友,耐一時快樂神仙。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夢中無驚。 有人問我塵世事,琨黃華葉衰。
唐·韓愈大丈夫成家容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退一步自然瀟灑,讓三分何等清閑。 忍幾句無憂自在。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6. 有哲理的詩句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韓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
(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
(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D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E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
(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演義》) H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
(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后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茍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李商隱) W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 X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書)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 學然后知不足。(禮記) 學無止境。
(荀子) 。
7. 含有哲理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煥《登鸛雀樓》)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等飛來峰》)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8. 【兩句含有生活哲理的古詩詩句越多越好】
【題目】題西林壁(蘇軾)【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題目】觀祈雨(唐 李約)【詩詞原文】 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耽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濰縣署中畫竹(清 鄭燮)【詩詞原文】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哲理】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但是人們對同一客觀事物進行思考,卻往往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和結論.從人的主觀因素來說,主要是由于人們的立場不同,世界觀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詩中描述的祈雨場面就非常鮮明的告訴我們,在階級社會中,由于人們分屬于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階級立場,因而,他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徑庭.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首先必須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去看問題.二、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題目】琴詩(宋 蘇軾)【詩詞原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題目】戲為六絕句(之一) (唐 杜甫)【詩詞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哲理】(1)從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看,任何事物都是一個前后相繼的發展過程,離開了對歷史聯系的分析,我們不僅無法正確認識昨天的歷史,也無法正確認識今天的是未.割斷歷史、否認聯系,盲目的嗤笑傳統、否定前人,必然導致民族虛無主義.(2)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就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斷歷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對前人要采取歷史主義的態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標準去看待和衡量過去,更不能苛求古人.(3)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觀點看問題,一方面,要正確分析和區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與非、功與過、精華與糟粕等;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題目】八陣圖 (唐 杜甫)【詩詞原文】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減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體和部分(全局和局部),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首先,整體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某種條件下,關鍵的部分甚至能夠對全局和整體起決定性作用.諸葛亮多年苦心經營,巧妙布置八陣圖,都是為了一個全局性的戰略目標——“吞吳”,而劉備的報仇之舉則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標.辦事情只有從整體著眼,統籌全局,才能選擇最佳方案,以求實現最有目標.劉備意氣用事,僅從局部著眼,貿然發動進攻,結果不僅局部遭到失敗,而且還從根本上破壞了諸葛亮苦心籌劃的戰略大局,使“吞吳”大計泡影.這首詩以生動鮮明的歷史事實昭示后人:樹立全局觀念,局部服從全局是多麼重要.【題目】觀書有感 (宋 朱熹)【詩詞原文】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題目】擬古 (明 錢宰)【詩詞原文】長江東流去,來者方不息.白日沒西山,晨光還奕奕.春花瘁復榮.秋草黃已碧.造化無停機,循環豈終極?人生天壤間,少壯須努力!【哲理】世界上萬事萬物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變化著.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因此,在少壯時,就必須努力拼搏,奮發進取.【題目】論詩 (清 趙翼)【詩詞原文】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哲理】說明事物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應創新、進步,不能因襲古人,不求進取.【題目】草 (唐 白居易)【詩詞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哲理】說明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