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出文言文和古詩主旨句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望洞庭湖增長城鄉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九萬里風鵬正舉。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岳陽樓記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醉翁亭記 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 寒食古詩的主旨是什麼簡單一句
與寒食節有關的古詩有很多,我猜您是說韓翃的《寒食》吧。
1. 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一首非常委婉的諷刺詩了,在唐代之前,漢代是比較強盛的,當時很多詩人喜歡借漢代來比唐代,它的主旨就是借漢代故事諷刺本朝了。2. 唐代詩人孟云卿也曾以《寒食》為題寫過: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苦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此詩主旨一個“悲”字,體現詩人貧居他鄉的凄楚之感。 同寒食有關詩詞過多,如果是其他詩詞,歡迎追問
3. 概括詩歌的主旨
正確概括詩歌主旨方法
古代詩人以詩言志,詩歌中所表達的理想志向,所闡述的人生哲理,所蘊涵的美好情操,或對社會、對人生、對歷史進行的總結等就是我們要揣摩的詩歌的主旨,有的詩歌主旨表達得含蓄隱晦,有的詩歌則表達得直白張揚,掌握一定的概括詩歌主旨的方法至關重要,能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更全面地切入詩歌,把握主旨,完成鑒賞評價的目的。
一、借助詩題,理解主旨。
一首詩的題目,往往是這首詩的核心,或概括其主要內容,或暗示其感情基調,或表明其文體特點,可幫助我們理解詩的主題及作者情感。
二、關注序注,體會主旨。
一般序在詩前,注在詩后,有時會巧妙地安排在題干中。它們有的交代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創作的背景、詩人的遭遇,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情感基調,幫助理解作品思想內容。
三、借助關鍵字,又稱“句中眼”,把握詩歌感情基調。
“句中眼”指能使詩(詞)生動形象以至“活”起來。關鍵字詞最能體現作者情感、最能體現作品意境,一般為動詞、形容詞,抓住了他們,就抓住了全篇。
四、借助關鍵句,又稱“篇中眼”,揭示主旨。
“篇中眼”指全詩(詞)中最為傳神的關鍵性句子。有時出現在詩詞的中間,多出現在詩末,直接或間接點題。詞眼多為議論、直接抒情句。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注:“句中眼”和“篇中眼”在詩中稱為“詩眼”)
五、品評“意象”、領會詩歌主旨。
通過品評“意象”寓意,感知詩人情感。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古詩中常見意象所蘊涵的情感往往是固定的,讀者只有在領悟意象寓意的過程中,才能把握詩歌的內容,領會詩歌的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
六、借助多種表現手法。
用典、化用名句、借景抒情、比喻說理、托物言志、對比、虛實相生、象征、借古諷今等,體會詩人在詩歌中所抒發的情懷。如用典,詩人所用的典故、化用的名句在內容上大多與自己的處境有關,所以 ,用典是為了影射現實,抒發自己的情懷和寄托某種愿望;比喻說理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形象。
4.
1、“呼喊”與“沉默”對立統一:它們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實質卻是統一的——“只要不是平淡”.在寧靜中蓄積,在呼喊中爆發,是如此完美地結合在一起.2、人生之路再長,追求者的腳步都能將它丈量;困難之山再高,奮進者的雙腳都能將它攀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在人為,不是憑空等待就會有回報和成功.我們的人生,在于前進和追求,將生活的平淡轉為激越.3.雙腳磨破了,如果的的血涂抹不了小路,那麼干脆讓夕陽涂抹小路雙手劃爛后流出的血滴在荊棘上面,索性就讓荊棘變成血色杜鵑4.什麼都無法阻擋前進的腳步.表達了意志的堅定不移。
5. 賣炭翁中哪句句子表達全詩的主旨
白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但是,《賣炭翁》的意義,遠不止于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平.讀著這首詩,我們所看到的決不僅僅是賣炭翁一個人,透過他,仿佛有許許多多種田的、打漁的、織布的人出現在我們眼前.他們雖然不是“兩鬢蒼蒼十指黑”,但也各自帶著勞苦生活的標記;他們雖然不會因為賣炭而受到損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賦稅的重壓下流著辛酸和仇恨的淚水.《賣炭翁》這首詩不但在當時有積極意義,即使對于今天的讀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詩歌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描寫,敘述了賣炭翁辛勞燒炭、艱難運炭上市、炭被宮使掠奪的悲慘經過.白居易借詩為百姓鳴不平,用賣炭翁的形象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擊中唐的弊政之一“宮市”,以及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此詩揭露唐朝的“宮市”(就是皇宮派太監在市場上采購貨物)實質上是掠奪資財的一種方式,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賣炭翁每日在終南山砍柴燒炭.他兩鬢白發蒼蒼,滿面灰塵,臉上和手上黑黝黝的.賣炭得錢去干什麼?為了吃飯和穿衣.可憐他身上穿著單衣,而擔心炭的賣價太低卻希望天氣更冷一些.夜晚下了一場大雪,城外積雪一尺多厚,清晨他駕著炭車在結冰的道路上行進.太陽升得老高,牛疲倦了,人也餓了,在集市南門外歇息.兩匹馬飛快地跑 來,來的是誰?原來是宮中的太監和他們手下的爪牙.手里拿著文書,嘴里說皇帝有命令,回轉車頭,吆喝著將牛向北邊牽趕.一車炭有一千多斤重,宮廷的使者驅走毫不吝惜.用半匹紅紗和一丈綾,系在牛的頭上作為一車炭的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