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紅船南湖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南湖紅船的有關詩詞

1,《泛南湖至石帆詩》南北朝 謝惠連 軌息陸途初,枻鼓川路始。

漣漪繁波漾,參差層峰峙。 譯文:剛剛停下陸路車馬,舉棹湖上游覽開始。

漣漪叢生繁波蕩漾,遠方群山錯落聳立。 2,《淥水曲》唐代 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譯文: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發著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態嬌媚好像有話要對我說,卻愁壞了我這個搖船人。 3,《西湖雜詠·夏》元代 薛昂夫 譯文:映湖光,逞新妝。

笙歌鼎沸南湖蕩,今夜且休回畫舫。 倒映在水里的都是漂亮的新妝 ,在歡樂地歌舞聲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動。

今晚這麼高興就留在這里不要把船搖回去了。 4,《南湖早春》唐代 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譯文:烏云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5,《南湖》唐代 溫庭筠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譯文:南湖上微風入檻習習生涼,隨風飄動的菱荇葉子遍滿池塘。

野船緊靠在春草叢生的岸邊;水鳥帶著波光在夕陽下飛翔。

2. 南湖紅船的意義

南湖歷來是江南著名的游覽勝地,以前湖中多畫舫、精舫、唱曲船、絲網船、網船、擋板船、赤壁(膊)船、小洋船、公渡船數種,以供載游客游湖。

一大會址 五代以前,此地尚無園林建筑。后晉天福年間(936一945),吳越國王錢镠第四子廣陵王錢元鐐任中吳節度使時,在湖畔筑賓舍以為“登眺之所”,才逐漸成為游覽之區。

北宋以后,湖畔陸續興建園林有:潘師旦園、高氏圃、南湖草堂、列岫亭、水心亭、樂郊亭、勺園、顏家園、瓣香閣、秋水閣等,明代,江南商品經濟繁榮,嘉興被譽為“東南一都會”,南湖游覽興盛。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興知府趙瀛疏浚市河,將挖出的河泥填入湖中,成一“厚五丈,廣二十丈”的小島,四面環水,俗稱湖心島。

次年在島上建煙雨樓,形成獨特的景觀。明天啟《嘉興縣志》記述:“滮湖亦稱南湖,西側燈含窣渚,北則虹飲濠梁。

倚水千家,背城百雉,蒹霞楊柳,菱葉荷花,綠漫波光,碧開天影,雕舷笙瑟,靡間涼燠,此一方最勝處也。”清初陳維崧在《鴛湖煙雨樓感舊》(賀新郎)詞中回憶明末南湖游覽盛況說:“望滿湖燈火……,十萬盞紅球掛”。

明清時期,每值清明、農歷六月甘四“荷誕”、“七夕”、中秋,湖上游人如織,煙雨樓前畫船歌鼓日夜不絕。民國21年 民國21年(1932)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金九避難嘉興,曾藏身于湖上游船,井曾在南湖游船上召開韓國臨時政府國務會議,商議抗日復國大計。

南湖風光旖旎,四季宜人,春天,湖畔柔柳如煙;夏秋,湖中菱田綠如秧畦;冬日飛雪時,湖上銀樹瓊宇。春夏間陰雨天氣,景色迷人,其時煙靄似紗,雨絲如霧,南宋楊萬里用詩句“煙雨漠漠雨疏疏”形容風光之美。

明人費元祿也記述說:南湖“其妙在輕煙沸渚,山雨欲來時,夾岸亭臺乍為明滅,而漁船泊舸微茫破霧,但聞櫓聲伊軋耳”,贊為人間勝景。南湖現有電動機渡船、劃槳游艇、汽艇,供游客游湖。

湖心島上的水上餐廳則可供游客在用膳時領略湖上風光。南湖菱、南湖大蟹是著名特產。

編輯本段四、核舟作品“南湖紅船”的歷史意義 2006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也是黨的一大代表毛澤東逝世30周年、董必武誕辰120周年、何叔衡誕辰130周年、陳潭秋誕辰110周年、鄧恩銘誕辰105周年和李達逝世40周年,因此,2006年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南湖紅船”介紹 這只仿建的“紅船”,不僅集無錫絲網船、燈船的優點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風、氣樓的雕刻圖案,如花卉和戲曲人物等表現得栩栩如生。

這只“紅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煙雨樓東南方向。 徐經緯說,1959年9月,父親等3人參加了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召開的造船慶功會,他們被授予了獎狀和錦旗,當地政府曾向無錫紅旗船廠提出,希望父親能留在當地工作,但廠方考慮到父親人才難得,終未同意。

為了更好地紀念這一特殊時刻,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楊洪武,用5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刻制了一枚題為“南湖紅船”的核 楊洪武核舟《南湖紅船》舟作品。該核舟選用上好橄欖核為原料,以嘉興南湖畫舫為原型,細致入微的刻畫了參加黨的一大代表們,在畫舫上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瞬間。

嘉興南湖畫舫長16米、寬3米,分前、中、后三艙,中共一大就是在畫舫的中艙內舉行的。核舟雖僅長3.9厘米、寬1.4厘米、高1.3厘米,也按畫舫的行止,刻制了前中后三艙,寬敞的艙室、艙頂瓦楞線、艙窗以及桅桿等 楊洪武核舟《南湖紅船》都一一展現出來。

為增強藝術效果,前艙頂還精刻了黨旗、后艙頂刻制了和平鴿。船艙兩旁分別刻制小窗5扇,共10扇,每扇小窗都能開啟。

小核舟的艙頂、艙壁、小窗等都刻制了精美的花紋,把核舟裝扮得富麗堂皇。船頭坐4人,毛澤東坐在船頭右側,他目光睿智、慈祥堅定,風吹動著他頭發,身上穿的長衫衣紋清晰可辨,手中的文件紙卷頁翻,頁頁可數;何叔衡側身靠近毛澤東討論著;董必武還坐在船頭左側,手捧書籍思考著問題;李達在閱讀,他還習慣地用手推了推眼鏡,猶如身臨其境。

打開前艙兩旁的小窗,臨窗而坐的是陳潭秋、王盡美;坐在中艙兩旁小窗前的是鄧恩銘、劉仁靜和李漢俊、包惠僧。船尾右側是一位船工,正在用力搖櫓;左側是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她一面照料會務、燒水沏茶;一面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為會議做好保衛工作。

王會悟左手提壺、右手端杯,神態自然。壺上的花草紋理似隱似現。

核舟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按照當時參加黨一大的人物肖像寫真刻制的,人物雖不足2毫米,但都生動傳神,栩栩如生。核舟船底刻一大黨綱98字,題款7字,共105字。

字是按豎式書寫陰刻的,填成黑色,筆畫細如毫絲,一行一行的小字好似船行時蕩漾起的漣漪。此外,為真實再現南湖畫舫的全面,在核舟“紅船”后面也拖一小舟。

小舟長2.3厘米,高1.1厘米,寬1.0厘米。舟頂分為兩層,箬篷頂周邊雕刻著精美的文飾,兩側透雕的篷壁玲瓏剔透、精巧可人。

小舟底部刻的是一大閉幕時代表們呼的口號:“共產黨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人類的解放者萬歲!”共23個字。大舟與小舟之間用一條鏈環聯接,也是用核材精刻而成的。

整個“南湖紅船”共刻核舟2、人物12人、小窗10扇、艙室。

3. 南湖紅船的感想是什麼

紅色傳承

南湖革命紀念館記載著革命歷史,傳承著“紅船精神”。在建黨90周年前夕,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正式落成,為我們進一步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弘揚“紅船精神”,進一步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陣地。

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由“一主兩副”三幢建筑組成,呈“工”字造型,建筑面積19633平方米,展陳面積達7794平方米,具有陳列展覽、文物庫房、多媒體演示、學術報告廳等功能。主樓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建筑物高度約為25米,是主展區;東、西副樓均為兩層,建筑物高度約為11米,西副樓為副展區。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展陳內容將分兩大篇章:

一是“開天辟地”,講述鴉片戰爭以后世界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對外侵略,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的苦難、抗爭,志士仁人救國圖存的艱辛探索,主要展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和“一大”代表們的經歷及會議概況,使廣大黨員、人民群眾、社會各界明白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壯大是中國近現代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是“光輝歷程”,以中國共產黨建黨以后的重要史實為節點展示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取得的光輝成就。讓廣大參觀者能迅即飽覽我黨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革命、建設、改革歷程,讓參觀者深刻感受到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國各族人民的正確選擇,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整個展陳以“開天辟地——中國共產黨誕生”這一歷史事件為核心,以黨的“一大”為重點,向前延伸至中國近代史,向后延伸至中國當代史。新館序廳直徑為20米,序廳大型主浮雕分為兩層,一樓浮雕高5米,二樓浮雕高4米,再現中國近代歷史畫卷和1921年前后嘉興的歷史風貌和風土人情。除了照片、文字這些傳統的展陳手法之外,新館更多地運用了雕塑、場景、油畫、三維立體影像、多媒體系統、觸摸屏等新手法進行展陳,僅場景制作就有“虎門銷煙”、“開國大典”、“嘉興火車站”、“三大戰役”、“上海石庫門”、“鴛湖旅館”、“北大紅樓”、“巴黎公社”等;“南陳(陳獨秀)北李(李大釗)相約建黨”油畫由國內頂尖油畫大師陳堅繪制;三樓大型壁畫“星火燎原”、“中流砥柱”高4米長20多米,生動展示了中國革命的磅礴氣勢和艱苦卓絕,富有歷史的震撼力。

4. 【看紅船作文】

今年是祖國媽媽60歲的生日,放暑假的時候,我們怎麼能不去革命圣地游玩呢?于是坐車來到嘉興,一下車,我就看見從四面八方過來說著各各語言的游客,他們和我們來的目的是一樣的——看紅船。

在景區大門口買好票,前行幾百米后就到了南湖邊渡口。渡口入口處,有一塊石碑上寫著六個醒目的大字——中國紅色之旅。

我們乘船到了湖心島,島上有個閣樓名字叫“煙雨樓”。沿著湖岸的路往前走就看到前面有好多人在那里拍照片,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往前走,走近一看,啊!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地—紅船。

我聽解說員阿姨說這條船長約16米,寬約3米,船尾還拖著一條小船,我覺得這條紅船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拉著媽媽給我拍了好多照片。后來我們還參觀了南湖革命紀念館,傍晚的時候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南湖。

雖然離開了南湖,但是我會記著南湖帶給我們的感動。

5. 描寫南湖春天的句子是什麼呢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憔悴去。零落不堪。兩句寫杏園零落不堪,是因為折花插頭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園》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隱《日日》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唐·溫庭筠《菩薩蠻》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

宋·晏殊《臨江仙》

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涴:為泥所沾污。

宋·蘇軾《蝶戀花》

疏疏晴雨弄斜陽,憑欄久,墻外杏花香

宋·曹組《小重山》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墻斜露杏花梢

宋·張良臣《偶題》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釋志南《絕句》

滿階芳草綠,一片杏花香

宋·劉彤《臨江仙》

6. 南湖紅船的紅船介紹

這只仿建的“紅船”,不僅集無錫絲網船、燈船的優點于一身,而且船上的屏風、氣樓的雕刻圖案,如花卉和戲曲人物等表現得栩栩如生。

這只“紅船”竣工后至今仍停泊在南湖煙雨樓東南方向。 徐經緯說,1959年9月,父親等3人參加了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召開的造船慶功會,他們被授予了獎狀和錦旗,當地政府曾向無錫紅旗船廠提出,希望父親能留在當地工作,但廠方考慮到父親人才難得,終未同意。

為了更好地紀念這一特殊時刻,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楊洪武,用5個多月的時間精心刻制了一枚題為“南湖紅船”的核 舟作品。該核舟選用上好橄欖核為原料,以嘉興南湖畫舫為原型,細致入微的刻畫了參加黨的一大代表們,在畫舫上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瞬間。

嘉興南湖畫舫長16米、寬3米,分前、中、后三艙,中共一大就是在畫舫的中艙內舉行的。核舟雖僅長3.9厘米、寬1.4厘米、高1.3厘米,也按畫舫的行止,刻制了前中后三艙,寬敞的艙室、艙頂瓦楞線、艙窗以及桅桿等 都一一展現出來。

為增強藝術效果,前艙頂還精刻了黨旗、后艙頂刻制了和平鴿。船艙兩旁分別刻制小窗5扇,共10扇,每扇小窗都能開啟。

小核舟的艙頂、艙壁、小窗等都刻制了精美的花紋,把核舟裝扮得富麗堂皇。船頭坐4人,毛澤東坐在船頭右側,他目光睿智、慈祥堅定,風吹動著他頭發,身上穿的長衫衣紋清晰可辨,手中的文件紙卷頁翻,頁頁可數;何叔衡側身靠近毛澤東討論著;董必武還坐在船頭左側,手捧書籍思考著問題;李達在閱讀,他還習慣地用手推了推眼鏡,猶如身臨其境。

打開前艙兩旁的小窗,臨窗而坐的是陳潭秋、王盡美;坐在中艙兩旁小窗前的是鄧恩銘、劉仁靜和李漢俊、包惠僧。船尾右側是一位船工,正在用力搖櫓;左側是李達的夫人王會悟,她一面照料會務、燒水沏茶;一面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為會議做好保衛工作。

王會悟左手提壺、右手端杯,神態自然。壺上的花草紋理似隱似現。

核舟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按照當時參加黨一大的人物肖像寫真刻制的,人物雖不足2毫米,但都生動傳神,栩栩如生。核舟船底刻一大黨綱98字,題款7字,共105字。

字是按豎式書寫陰刻的,填成黑色,筆畫細如毫絲,一行一行的小字好似船行時蕩漾起的漣漪。此外,為真實再現南湖畫舫的全面,在核舟“紅船”后面也拖一小舟。

小舟長2.3厘米,高1.1厘米,寬1.0厘米。舟頂分為兩層,箬篷頂周邊雕刻著精美的文飾,兩側透雕的篷壁玲瓏剔透、精巧可人。

小舟底部刻的是一大閉幕時代表們呼的口號:“共產黨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人類的解放者萬歲!”共23個字。大舟與小舟之間用一條鏈環聯接,也是用核材精刻而成的。

整個“南湖紅船”共刻核舟2、人物12人、小窗10扇、艙室4、壺2、杯皿2、書籍文件5、櫓、爐、小桌各1、鏈環1條、文字128字,此外12人中有5人還佩帶了眼鏡,均都一一俱足。核舟“南湖紅船”展現了“日出東方、開天辟地”的偉大創舉,既是古為今用,也是推陳出新,使古老的民間藝術被賦予了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