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蘇東坡的人生歷程的句子

解夢佬 0

1. 關于蘇軾的生平事跡和名句

蘇軾 (1037~1101) 宋代文學家、書畫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生平 與思想嘉佑元年(1056),蘇軾首次出川赴京應舉,次年與弟轍中同榜進士,深受主考歐陽修賞識。嘉佑六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后其父蘇洵于汴京病故,他扶喪歸里。熙寧二年(1069)初還朝任職。

因與王安石的變法主張有許多不同,請求外調,自熙寧四年至元豐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元豐二年(1079)他因所謂以詩文誹謗朝廷的罪行下獄。僥幸被釋后,謫貶黃州。

元佑元年(1086),舊黨執政。蘇軾被調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職。

但在罷廢免役法問題上與舊黨發生分歧。元佑四年,出知杭州。

六年召回,賈易等人尋隙誣告,蘇軾請求外任,先后被派知潁州、揚州、定州。這期間,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進行某些興革。

紹圣元年哲宗親政,新黨得勢,貶斥元佑舊臣,蘇軾被一貶再貶,由英州(今廣東英德)、惠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

建中靖國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蘇軾在儒學體系的基礎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學結合起來,各家思想對他幾乎都有吸引力。

他早年具有儒家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積習。佛老思想一方面幫助他觀察問題比較通達,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背后,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主義又有嚴重的逃避現實的消極作用。

這種人生思想和生活態度,在他的創作中都有明顯的反映。蘇軾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

由于他主張改革但不贊成王安石變法,因而既與變法派發生矛盾,又同維持現狀的保守派有所上蘇軾為人表里澄澈,講究風節操守,這就使他既不見容于元豐,又不得志于元佑,更受摧折于紹圣。然而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閱歷,擴大視野,使他在文學上獲得很大的成功。

文學成就 蘇軾對文藝創作,傾注了畢生精力。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反對“貴華而賤實”,強調作者要有充實的生活感受。

他認為為文應“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要敢于革新獨創,“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書吳道子畫后》)。蘇軾重視文藝創作技巧的探討,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進一步“了然于口與手”來解釋“辭達”(《答謝民師書》),已經觸及了文藝創作的特殊規律。

蘇軾的創作實踐體現了他的文藝觀。他是有多方面創作才能的大家,在詩、詞、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獨到的成就。

蘇軾今存詩2700多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同情人民、關心生產是蘇詩的一個突出內容。

但更多地方則針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關懷生產的詩歌,如《次韻章傳道喜雨》、《答呂梁仲屯田》、《石炭》、《秧馬歌》、《游博羅香積寺》等,表現了人民的痛苦,針砭了時弊,情真語摯,樸實無華,對前人很少涉及的社會題材,多所開發,取材廣泛,命意新穎。

蘇軾的寫景詩和理趣詩,藝術價值最高,最為膾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樓晚景》、《望湖樓醉書》、《飲湖上初晴后雨》等詩,描繪了長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勝景;《登常山絕頂廣麗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詩,則逼真地描繪了江北的地方風物和名勝。

蘇軾不但善于觀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點,而且以欣喜愛悅的感情描繪了農村環境的清新樸厚。在嶺南所寫的農村景物詩,體現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關系。

蘇軾善于從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發人所未發,寫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詩。如《題西林壁》、《琴詩》、《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盡。

還有些詩常常滿涵著爽朗樂觀的情趣,體現出不畏逆境,傲視磨難的精神。此外,蘇軾寫過不少品詩、題畫、鑒賞書法的詩歌,如《讀孟郊詩》、《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石蒼舒醉墨堂》等。

蘇詩奔放靈動,逸態橫生,才思四溢,觸處生春,藝術上別開生面,成一代之大觀。蘇軾體察敏銳,詩筆爽利,無論描寫風光、物態和人情,都可做到寫物傳神,頗饒情韻。

蘇詩想象豐富,奇趣橫生,比喻新穎貼切,引人入勝。蘇詩有時直抒胸臆,議論英發,文思如潮,極富氣勢。

蘇詩的議論化,固然有助于抒寫的自由和格調的流暢,但對詩的形象性和韻律美則不無影響,又由于應酬賡和,某些和韻詩近于文字游戲;矜才炫學,某些作品有用典過多或粗率冗長之弊,這些都影響了他的創作成就。蘇軾對古近各體均能駕馭自如,但更長于古體和七言。

他的七古波瀾壯闊,變化莫測,最能體現奔放的才情,妙筆馳騁,奇氣橫溢。五古則寫得樸厚無華,詞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見勝。

蘇軾的七律也很出色,氣韻天成,格調流麗圓轉,略與白居易、劉禹錫詩風相近,而更為奇警。蘇軾對五言近體用力較少,五律五絕不多,而七絕則寫得精美明快,有不少傳誦頗廣的名篇。

在北宋詞壇上,蘇軾突破詞必香軟。

2. 蘇軾的人生經歷

1、早年經歷 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

蘇軾的祖父是蘇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

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范。好交友,好美食,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2、進京應試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

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這兩人正銳意詩文革新,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一下子把他們震動了。

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蘇軾在文中寫道:“皋陶為士,將殺人。

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

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 歐陽修聽后,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于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3、名動京師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贊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

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嘉祐四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后還朝判登聞鼓院。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

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4、自請出京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5、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

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 說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了。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

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

新黨們非要置蘇軾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動也在朝野同時展開,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

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 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6、被貶黃州 出獄以后,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于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并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

蘇軾到任后,心情郁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覽,寫下了《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以此來寄托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于公余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7、東山再起 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 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

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

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于是蘇東坡終于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

3. 蘇軾的人生經歷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稱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漢末三國時期的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三國后期的阮籍與其侄阮咸并稱“大小阮”,西晉的陸機與其弟陸云并稱“二陸”,潘岳與其侄潘尼并稱“兩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稱“三袁”,等等。

就整體水平和社會影響而言,三蘇父子無疑是最高的。在名垂青史的“唐宋八大家”(均為散文作家)中,他們一家就占了三位,實在是令人驚嘆的奇跡。

其中,蘇軾的成就尤其驚人:在散文方面,他與北宋古文運動領導歐陽修并稱“歐蘇”;在詩歌方面,他與江西詩派的開創者黃庭堅并稱“蘇黃”;在詞作方面,他開創了豪放派,與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并稱“蘇辛”。像蘇軾這樣在詩、詞、文三方面都達到一流水平,作出巨大貢獻的全能作家,在文學史上大概難以找到第二人。

再加上他精于書法,被尊為“宋四家”之首(另三家為黃庭堅、米芾、蔡襄),又擅長繪畫,后人稱其詩、詞、文、書法、繪畫“五絕”,真是千古一人,千古一人啊! 就是這樣一位天才作家,其人生經歷卻充滿坎坷,飽嘗艱辛。 早在青少年時代,聰穎好學的蘇軾便“奮厲有當世志”,具有報國安民的雄心。

嘉礻右二年(1057),年僅二十一歲的蘇軾與弟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以其卓犖不群的才華而名震京師,深受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然而,就在此時,其母程氏病故,蘇軾立即與父親、弟弟回鄉奔喪,并在家守喪兩年。

此后十年,蘇軾又先后遭受喪妻、喪父之痛,僅僅當過三年多的鳳翔府簽判。熙寧二年(1069),宋神宗以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變法。

盡管蘇軾主張革新政治,卻力主漸進,堅決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因而引起新黨的不滿。蘇軾歷任地方官,看到新法推行中的若干弊病,常常作詩譏諷,更激化了與新黨的矛盾。

元豐二年(1079),新黨中的投機政客以“謗訕新政”的罪名將他逮捕,企圖將他置于死地,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經過多方營救(包括已經退隱的王安石的上書營救),蘇軾被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

這是他在政治上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擊。神宗死后,哲宗嗣位,高太后控制朝政,以反對變法的司馬光為相,蘇軾也被起用,先后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官至禮部尚書。

舊黨盡廢新法,蘇軾則有所保留,主張兼用所長,這又引起舊黨的不滿,他只好一再要求出任地方官。高太后去世后,哲宗親政,早已變質的新黨重新得勢,蘇軾連連遭到打擊,先后被貶到惠州(今廣東惠陽)、儋州(今海南儋縣),成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

直到元符三年(1100),他才受命由儋州渡海北返,次年便離開了人世,享年六十五歲。總之,蘇軾的后半生一直處于新黨與舊黨斗爭的夾縫之中,幾起幾落,飽經憂患。

雖然他任地方官時有所作為,但卻遠遠沒能實現其富國強兵的抱負。晚年的他,更是境況凄涼,令人悲嘆。

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蘇軾決非那種悲悲切切、顧影自憐的落魄者,而是一個豪邁灑脫、個性鮮明、開一代風氣的大作家。確實,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蘇軾盡管有失望,有牢騷,有悲憤,卻始終在追求人生的價值和個性的張揚。

這首先取決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憂國憂民的精神,樂觀開朗的胸襟,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而這一切,都傾注于他終身不怠的文學創作之中。

文學,抒發了蘇軾的理想與壯志。例如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的上片寫出獵的盛況,下片抒報國的豪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尤為形象傳神,令人振奮。

又如那首更加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全篇氣勢磅礴,格調雄渾,撼人心魄,為宋詞開創了全新的境界,被譽為“千古絕唱”。

吟誦這壯美的詞章,誰能想到蘇軾已經被貶黃州,正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文學,揮灑著蘇軾對生活的熱愛。這里有對祖國美好江山的生動描寫,如傳誦極廣的七絕《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里有對生活場景的信筆抒寫,如七律《新城道中二首》(其一):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雨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餉春耕。 這里有珍惜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綿邈深情,如七絕《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

4. 蘇軾的人生經歷簡潔一點的

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蘇軾的一生充滿了坎坷與曲折。他雖才高八斗,卻總不得重用,或因做詩不慎,或因出言直率,一再被他的政敵們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害得他在將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貶謫中度過的。

蘇軾一生為官,就任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知州,也出任過中書舍人、兵部尚書、禮部尚書等朝廷命官,卻在62歲高齡時出任儋州(海南島)別駕(知州的佐官),并且做了將近3年。

蘇軾有著多年的貶謫生涯,然而他并不灰心喪氣,每到一地,總想著造福一方百姓。

蘇軾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享年六十五歲。

擴展資料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后,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于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

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并論,由于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蘇詞比較完整地表現出作者由積極轉而矛盾苦悶,力求超脫自適而不斷追求的心路歷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繼柳永、歐陽修之后,蘇軾進一步使詞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作主體由分離走向同一。

蘇詞既向內心的世界開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詞所表現的狹小的生活場景,蘇軾不僅在詞中大力描繪了作者日常交際、閑居讀書及躬耕、射獵、游覽等生活場景,而且進一步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蘇軾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表明:詞是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的。詞與詩一樣,具有充分表現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功能。由于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學殿堂,使詞從“小道”上升為一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體。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