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關于生死的名言

解夢佬 0

1. 佛教道教有關生死的話及含義

323、生命輪回一個概要的標準和啟示:至愛者,升華為天仙;至善者,升華為佛;至樂者,升華為神仙;至健者,升華為陸地仙;至慈者,升華為人仙;盡忠者,超升貴道;行孝者,再生福道;公平者,再返人道;積德者,轉生富道;懵懂者,轉往動物界;冷漠者,往生植物界;惡毒者,沉淪鬼道;霸道者,降淪冰凍層;殘忍者,降入火煉層。

314、生死是表象,生命無生死。

315、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322、如果有心愿未了,人將再次轉回人間。

——摘自《新時代人類八百理念》

2. 我想問下佛家有什麼關于珍惜生命的名言或詞語

改變別人 不如改變自己。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我們以為金錢,名利可以解決我們生命的煩惱,其實不然。所以說我們對生命不了解,生命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懲罰。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懲罰自己,執著這個世間是實在的,分別這個時間的天地萬物的假象,認為擁有,其實我們從出生一直到死亡,從來沒有擁有過任何東西,也沒有失去過任何東西。為什麼?因為生不帶來任何東西,死也不帶去任何東西。所以在真正的世間是變幻、是變化。所以我們認為我們擁有,那是一種錯覺,我們認為我們有所失去也是一種錯覺,所以,要擁有內在的智慧,我們就應當放下,在每一分每一秒,放下這些取舍,放下這些是非,放下這些錯覺、執著、分別。慢、慢、慢、慢,我們就見到了自己的佛性了,那就解脫自在,就成了一個了不起的自在人、解脫的人。

常常原諒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蒼的原諒。

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人很奇怪, 不了解自己, 卻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不能把握現在,就無法將得永恒。

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佛性是每一個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緣,莫羨人。

生命是妄想的產物。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面對現實,逆境也會變為順境,總有機會轉機。逃避現實,雖暫時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自然的喜悅。

凡夫轉境不轉心,圣人轉心不轉境。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菩薩以正覺為習慣,眾生卻以煩惱為習慣。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內心的垃圾(貪、瞋、癡)不知“倒”。

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積極的為大眾服務。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應懼生,不應懼死,無生即無死,究竟解脫。

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在迷的佛。

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

凡有追求,必定有煩惱。

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則:叫“涅盤”。涅盤翻譯成中文叫做“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我們要用這一顆心,智慧的心,解脫的心,來面對這個世界。

什麼叫做不生不滅呢?意思就是任何的東西增加也沒有感覺增加,任何東西減少也不計較減少。因為這些像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沒有實體可得。簡單講涅盤就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增也沒有增相,減也沒有減相,也沒有什麼是跟非,也無所謂的對跟錯。涅盤就是不落入對立,完成了絕對的智慧,絕對就是絕對,就像虛空可以包容一切,這就是我們修行佛道要追求的,用一顆智慧的心,過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現象界。換句話說就用一顆像虛空那麼大的胸量,來過著每一分每一秒的想象界生活,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慢慢地過活了每一分每一秒進入了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那我們慢慢就了解涅盤的心是什麼。涅盤的心

就是我們佛教追求的最高的一個原則一個領域。換句話說,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到最后都要進入涅盤,但是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就比較早成熟,沒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那就要經過百千萬劫,所以看的因緣,看個人的福報,不過用以點點智慧的心、涅盤的心,在生活當中,總是可以過很快樂的日子。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來無來相、去無去相、生減增滅、是非對立相統統沒有,化作絕對的智慧,絕對的包容,那麼人絕對的包容

就無爭,社會絕對的包容就不會有戰爭、國家跟國家絕對的包容就沒有爭戰,人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如果一個人,懂得涅盤的心,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是那麼忍辱,那麼平和,那麼安詳,包括他晚上睡覺都不作惡夢,這是佛弟子要積極追求的,就是涅盤的智慧心、菩提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于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施比受更有福。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便是慈悲。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托,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3. 關于佛教的名言

關于佛教的名言:

1、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2、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切皆為虛幻。心動則物動是說,心里若有妄想存有妄心,那麼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充滿了誘惑;心靜則物靜則是說,如果心如止水無雜念,所有的誘惑利益面前它都是靜止不存在的。)

3、隨心、隨緣、隨性。(憑著自己的心意。依隨自己的心情,不迎合,不造作,按照自己所思所想而行事。順應機緣;順其自然。)

4、萬法唯心。(三界充滿了我們的心,除了我們的心,什麼也不存在。)

5、風亦不動,樹亦不動,乃汝心動也。(這個世界是自己內心的影射。)

6、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救了人一命,功績超過造七層佛塔。)

7、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敢于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并進行改正,這是一種勇氣和美德,也是不斷的完善自我、取得進步的階梯。)

8、善惡一念之間。( 善與惡的界限,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9、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當一個人有了一個愚蠢的念頭時,就會遠離正途;而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正念也會讓你走上正途。)

10、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青草樹木。)

擴展資料: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于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佛教

4. 關于佛教的名言

以下是《佛陀的格言》全部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非常珍貴的格言。

佛陀的格言一、寧靜一、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二、放下過去的煩惱,不耽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三、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羨慕別人,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五、當一個人品嘗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便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和犯罪的行為。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無論企求快樂、報復、或只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

七、欲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八、從愛欲產生憂愁,從愛欲產生恐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三、束縛 九、固執某一件事物(或某種見解),而輕視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稱它為‘束縛’。 一○、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一一、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一二、一個人應該舍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

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一三、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并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耳環、妻子才是最堅固的束縛。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 一五、沉溺在愛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里那般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愛欲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堅牢。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或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

一八、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一九、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二一、不要被任何報導、傳統、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涂說,不要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二三、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二四、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的。

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五、愿望 二五、愿所有的眾生幸福安寧,內心滿足! 二六、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布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二七、愿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遠處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二八、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二九、愿我慷慨施舍,樂于幫助別人,愿我身心清凈,做人正直,樸實無辜,品性良好,不起惡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無私,甚至犧牲小我。

愿我聰明伶俐,能夠把真埋和知識的好處告訴別人。 三○、愿我努力精進,勤奮不懈。

愿我能寬容,能容忍、寬恕別人的過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諾言。 三一、愿我能堅決勇敢,有毅力和恒心。

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我能謙卑、平和、寧靜、沉著、安詳。

愿我能邁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務別人。 三二、愿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怨恨、疾病、憂傷,而且愿他(它)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六、慈愛 三三、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

三五、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三六、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舍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三七、所有的動物都害怕刑罰,所有的動物都畏懼死亡(所有的動物都愛惜生命)。自己設身處地想想別人和他人做個比較。

一個人不應該殺害動物或教唆別人殺害動物。七、煩惱 三八、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滿而刻意追求時,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

三九、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四○、聰明的人不奢望未來,也不追悔過去。 四一、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

寧靜的人舍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四二、常思索苦惱的來源,善于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有節制,充滿信心和干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巖不會被風所動搖。

四三、通常發生下列這種情形:當一個人經歷過壞醫生的診療后,他連好醫生也不信任了。 四四、透過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禪定,以及觀察體驗真理,了解和實行同時并進,常做正確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煩惱。

八、障礙 四五、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損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四六、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

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地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