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分清是非的名言
1、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賞罰。——王安石
2、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黃宗羲
3、天下之是非,自當聽之天下。——顧憲成
4、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讓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史典
5、眼前得失等云煙,身后是非懸日月。——陳恭尹
6、這輩子我干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個一無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王小波
7、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見解受所處環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覺得明辨是非是難的。——王小波
8、智慧首先教人們辨別是非。——玉外納
9、事在是非,公無遠近。——張九齡
10、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馮夢龍
11、人之進學在于思,思則能知是與非。——朱熹
12、千古艱難小生死,萬代權衡大是非。——宋振庭
13、寧肯孑然而自豪地獨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隨波逐流。——查·丘吉爾
14、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難罔。——張廷玉
15、假設善惡是可以判斷的,那麼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發展智力,增廣見識。——王小波
2. 有關明辨是非的名人名言有什麼
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列寧了明了,一迷萬惑。——(宋)普濟 小道之妨大務,小察之傷大明。
——(北齊)劉晝 明鑒照形,美惡畢見。——《新唐書》 知人知智,自知者明。
——《老子》 人不易知,知人不易。——《明通鑒》 事傳三人,輒失其事。
——(清)林伯桐 求言非難,聽之難;聽之非難,察而用之難。——《宋史》 非親身實驗證明者,不可輕信。
——蔡元培 是非久自見,不可掩也。——〈晉書〉 是非未明,決不輕下判斷。
——陶行知 淺明不見深理,近才不睹遠體。——〈晉書〉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篇〉 膽子大和胡說亂罵,是相似而實非。——魯迅 不審不聰則繆,不察不明則過。
——〈管子·宙合〉 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荀子·修身篇〉 勇于斷者,不隨其似;明于分者,不混其施。
——〈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不知味者,以芬香為臭;不知道者,以美言為亂耳。——(漢)桓寬 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貴賤尊卑論也。
——(漢)劉安 是其所謂非,非其所謂是,此之謂大惑。——《呂氏春秋》 能辨真假,是一種大學問。
——(明)呂坤 惡似是而非之人,忌似是非顛倒。——(清)魏源 萬事差錯,只是是非顛倒。
——(明)薛瑄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呂氏春秋》 難莫大于辨邪正。
——《宋史》 無是非之,非人也。——《孟子》 水不明則腐,鏡不明則錮,人不明則墮于云霧人。
——(明)馮夢龍 見日月不為明白,聞雷霆不為聰耳。——《孫子·形篇》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孫子·說符》 天下惟不明白人多疑人,明白人不疑人也。——蔡鍔 秋毫之末,視之可察。
——(漢)劉安 以執兩為兼聽,而不以狐疑為兼聽。——(清)魏源 容人之過,卻非順人之非。
——(清)陳宏謀 目銳形無不分,心敏則理無不達。——(梁)劉勰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古今。
——(宋)陸九淵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莊子·齊物論》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
——《六韜·文韜·大禮》 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學問者必能辨是非。——(宋)歐陽修 知莫難于知人。
——《孫子家語·弟子行》 處明然后能明人。——(宋)陸九淵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玩病。
——《漢書》 多見為常,少見為怪。——(清)徐增 聽言之道,徐審為先。
——(明)呂坤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東坡 言成事者,以功著而易顯;謀幾初者以理隱而難昭 。
——《后漢書》 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韓非子·六反》 聽誤多害,聽妄多敗。
——(唐)皮日體 庸人之目,見利而不見害,見得而不見失。——(清)張伯行 斷,失于太速;察,傷于太精。
——《新唐書》 聽言之道,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漢書》 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必有正論。
——郁達夫 智非察不神,察非智不精。——(明)馮夢龍 我們要的是明察的鑒賞,不是盲目的崇拜。
——聞一多 讒言謹莫聽,聽之禍殃結。——《全唐詩外編》 善觀人者,觀其所言而已矣。
——(清)章學誠 君子不以形跡疑人,亦不以言語信人。——(清)申居誠 善觀人者觀已,善觀已者觀心。
——(明)祝允明 伯樂不可欺以馬,君子不可欺以人。——《太平御覽·獸部八·馬四》 謂我不信而庚我者,戲我也;謂我信而庚我者,愚我也。
——(明)徐禎稷 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明)吳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