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長相思》一詞中抒發了詩人一一一一的感情】
白居易的《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1.汴水:源于河南,東南流入安徽宿縣、泗縣,與泗水合流,入淮河.2、泗水:源于山東曲阜,經徐州后,與汴水合流入淮河.3、瓜州: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南面.4、吳山:泛指江南群山.5、悠悠:深長的意思. 譯文:汴水長流呀,泗水長流呀,流呀,流呀,流到長江古老的渡口,遙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點頭,頻頻含羞,凝聚著無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兒是盡頭,伊人呀,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空照,讓我倆緊緊偎傍,倚樓望月. 《長相思》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并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下闋直接抒寫情懷,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只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征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心弦.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一詞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注釋:榆關:山海關.那畔:那邊,指關外.帳:護衛皇帝軍隊的營帳.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聒碎:攪碎.小題1:.上片“山一程,水一程”中,“一程”又“一程”疊用,有什麼表達效果?小題2:.從詞的下片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題1渲染身離故鄉之遠以及行軍之難.小題1:表達了懷念故園、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2. 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中最能表達詞人感情的句子是
《長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詞中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全詞純用自然真切、簡樸清爽的白描語句,寫得天然渾成,毫無雕琢之處,卻格外真切感人。
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經深了,千萬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
外面正刮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是多麼的溫暖寧靜呀,哪有這般狂風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3]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寫出旅程的艱難曲折,遙遠漫長。詞人翻山越嶺,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離家鄉愈遠。這兩句運用反復的修辭方法,將“一程”二字重復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遠。“身向榆關那畔行”,點明了行旅的方向。詞人在這里強調的是“身”向榆關,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師,它使我們想到詞人留戀家園,頻頻回首,步履蹣跚的情況。“那畔”一詞頗含疏遠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詞人這次奉命出行“榆關”是無可奈何的。
這里借描述周圍的情況而寫心情,實際是表達納蘭對故鄉的深深依戀和懷念。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風華正茂,出身于書香豪門世家,又有皇帝貼身侍衛的優越地位,本應春風得意,卻恰好也是因為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導致納蘭并不能夠安穩享受那種男兒征戰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戀故土。嚴迪昌《清詞史》:“夜深千帳燈'是壯麗的,但千帳燈下照著無眠的萬顆鄉心,又是怎樣情味?一暖一寒,兩相對照,寫盡了自己厭于扈從的情懷。”“夜深千帳燈”既是上片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間的自然轉換,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經過日間長途跋涉,到了夜晚人們在曠野上搭起帳篷準備就寢;然而夜深了,“千帳”內卻燈光熠熠,為什麼羈旅勞頓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開頭“風一更,雪一更”描寫荒寒的塞外,暴風雪徹夜不停。緊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帳燈”,深夜不寐的原因。“山一程,水一程”與“風一更,雪一更”的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厭倦的心態。首先山長水闊,路途本就漫長而艱辛,再加上塞上惡劣的天氣,就算在陽春三月也是風雪交加,凄寒苦楚,這樣的天氣,這樣的境遇,讓納蘭對這表面華麗招搖的生涯生出了悠長的慨嘆之意和深沉的倦旅疲憊之心。“更”是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一更”二字反復出現,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風、鋪天暴雪,雜錯交替撲打著帳篷的情況。這怎不使詞人發出凄婉的怨言:“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更何況還是這塞上“風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氣。風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麼都不怕。可遠在塞外宿營,夜深人靜,風雪彌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遙遠,衷腸難訴,輾轉反側,臥不成眠。“聒碎鄉心夢不成”與上片“夜深千帳燈”相呼應,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結句的“聒”字用得很靈脫,寫出了風狂雪驟的氣勢,表現了詞人對狂風暴雪極為厭惡的情感,“聒碎鄉心夢不成”的慧心妙語可謂是水到渠成。
從“夜深千帳燈”壯美意境到“故園無此聲”的委婉心地,既是詞人親身生活經歷的生動再現,也是他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美,并以景入心的表現,滿懷心事悄悄躍然紙上。天涯羈旅最易引起共鳴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泊異鄉、夢回家園的意境,信手拈來不顯雕琢,王國維曾評:“容若詞自然真切。”
這首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出真切的情感,是很為前人稱道的。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的情懷。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4] [5]
3. 請問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表達作者思念家鄉感情的詩句是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一)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一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麼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云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二)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蕩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于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借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并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夸張,在詩人的想象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夸張并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并不至于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蕩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像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表達作者思念家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