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是那首詩里的句子

解夢佬 0

1.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哪首詩里的句子

此詩出處:清代,納蘭性德的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注釋: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 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大致意思可以理解為:戀人之間如果能像剛戀愛的時候那樣。

剛開始總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總能這樣,就不會出現時間長了,感情淡了,甚至變心負心(秋扇見捐)的情況了。

一二句是一體的,這兩句容易理解。“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的故事。

班婕妤曾是漢成帝的妃子,卻遭到趙飛燕的妒忌、饞害而打入冷宮。南北朝梁的劉孝焯就曾經寫過《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遺棄的女子。

2.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那首詩里面的句子

【出處】

人生若只如初見

這句話出自納蘭性德《木蘭辭 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該詩被收錄于《飲水詞》

[編輯本段]【注釋】

①人生句:意思是說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那樣地(的)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后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意思是說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故人,指情人。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于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后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參見《浣溪沙》(鳳髻拋殘秋草生)“講解”。

⑤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又,意謂 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意思是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地念念不忘舊情。亦可通。

連起來就是: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愿。

【講解】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始見《花間集》韋莊詞。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但《太和正音譜》謂:《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故本首是為此體,共五十六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則皆押仄聲韻。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等。這里的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纏綿。汪刻本于詞題“擬古決絕詞”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托了,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那負心的錦衣郎的。

【輯評】

一、于在春《清詞百首》:“題目寫明:模仿古代的《決絕詞》,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斷絕關系的堅決表態。這里用漢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楊玉環的典故來擬寫古詞。雖說意在‘決絕’,還是一腔怨情,這就更加深婉動人。”(1984 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

二、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決絕意謂決裂,指男女情變,斷絕關系。唐元稹曾用樂府歌行體,摹擬一女子的口吻,作《古決絕詞》。容若此作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 ’,也以女子的聲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交友之道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3.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哪首詞里的句子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納蘭容若

后4句: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

詞題: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古詩中的《決絕詞》,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薄情郎,從而表示與之決絕。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在納蘭容若的詞集里,有的版本中詞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顯然這種“閨怨”是一種假托,。據專家稱:這是納蘭的特有隱情的表現。

這首詞中有兩個典故。

“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漢成帝的妃子,卻遭到趙飛燕的妒忌、饞害而打入冷宮。南北朝梁的劉孝焯就曾經寫過《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遺棄的女子。

“驪山”“淚雨零霖”“比翼連枝”:都是講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長恨歌》已經把這個故事傳頌千古了。

4.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哪首詩里面的哦

納蘭性德詞全集(《飲水詞》) 中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一作《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①,何事秋風悲畫扇②。等閑變卻故人心③,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④,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⑤,比翼連枝當日愿!

①人生句:戀人之間如果能像剛戀愛的時候那樣。剛開始總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總能這樣,就不會出現時間長了,感情淡了,甚至變心負心(秋扇見捐)的情況了。一二句是一體的,這兩句容易理解。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后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里是說開始時相親相愛,后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這兩句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應該說理解成戀人、情人也不算錯,但按字面的解釋就有問題。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戀了很久的愛人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就這麼就變了,幾許無奈、幾許悲哀)。后一句的理解問題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說情人間相處得久了,感覺無聊了,就不由得容易變心了。重點是這兩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釋成戀人、情人還不夠吧。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于馬嵬坡楊玉環賜死。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理解成李楊二人當初發愿立誓,后來雖然一方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貞,至死不渝。

⑤何如二句:何如:怎麼樣?理解成比較好象不合適。薄幸: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書中的此詞多是愛語,相當于現在的“冤家”。當初的誓言就這麼算了。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幸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5.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哪里的句子

答:納蘭性德詞全集(《飲水詞》) 中的《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一作《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①,何事秋風悲畫扇②。

等閑變卻故人心③,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④,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⑤,比翼連枝當日愿! 【注釋】 ①人生句:戀人之間如果能像剛戀愛的時候那樣。

剛開始總是海誓山盟、卿卿我我的。如果總能這樣,就不會出現時間長了,感情淡了,甚至變心負心(秋扇見捐)的情況了。

一二句是一體的,這兩句容易理解。 ②何事句:此用漢班婕妤被棄典故。

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后有詩《怨歌行》,以秋扇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梁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

這里是說開始時相親相愛,后來卻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③等閑二句:這兩句中最重要的是故人如何理解,應該說理解成戀人、情人也不算錯,但按字面的解釋就有問題。

前一句意思我理解是相戀了很久的愛人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就這麼就變了,幾許無奈、幾許悲哀)。后一句的理解問題最多,我理解成:反而說情人間相處得久了,感覺無聊了,就不由得容易變心了。

重點是這兩句中的故人的故如何理解,只解釋成戀人、情人還不夠吧。 ④驪山二句:《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愿世世為夫妻。

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

后安史亂起,明皇入蜀,于馬嵬坡楊玉環賜死。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里理解成李楊二人當初發愿立誓,后來雖然一方為一方而死,也不生怨。

比喻感情忠貞,至死不渝。 ⑤何如二句:何如:怎麼樣?理解成比較好象不合適。

薄幸:這里未必是否定批判,古書中的此詞多是愛語,相當于現在的“冤家”。當初的誓言就這麼算了。

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幸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關于詞牌,有人說疑為納蘭自度曲,這個恐怕未必。有這樣的解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

始見《花間集》韋莊詞。有不同體格,俱為雙調。

但《太和正音譜》謂:《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故本首是為此體,共五十六字。

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則皆押仄聲韻。 納蘭性德(1655-1685年):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初著名詞人。

祖先為蒙古土默特氏,征服滿州那拉氏,改姓“納蘭”,化入女真部族,后為滿洲正黃旗。

6. “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整首詩是什麼

木蘭花 擬古決絕詞 [ 納蘭容若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

有太多人喜歡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可是,也就是這句,讓后面的語句都失了色,讓這情毫無保留的,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看到這句,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兩句話,都參透了世情,問懵了蒼生。

其實,很多情還來不及發展,我們還來不及悲傷,而一切卻已成定局。

初見,很美。

初見,在杭州西湖。煙雨朦朧中,一個叫白素貞的蛇妖,愛上了一個叫許仙的弱冠少年。斷橋,斷橋。一個是永鎮雷鋒,一個是剃度為僧。

初見,在松山書院。一個叫祝英臺的女子正在為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子,拂一曲《流水》。我叫你一聲“粱兄”,三載同窗,十八里相送,可為何聽不見你叫我一聲“九妹”?

初見,在大漢的未央宮。十一、二歲的他要為她蓋一座金屋,說是要金屋藏嬌。可為何到頭來是她獨自在長門哼著不成曲調的曲賦?

初見,在洛水之畔。年少的得意的他遇見了宛若水之神的她。一曲《洛神》唱盡了滿腔的相思。可最后的最后,他遠走他鄉,她嫁給了他的大哥。

初見,在驪山的行宮。無法抑制的愛戀,三郎一紙詔書,娶了他的兒媳婦。想來千年前的回眸一笑,應是魅倒眾生的吧?安史亂,玄宗回馬楊妃死。真的是“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盛衰開謝,悲歡離合是輪回之道。你供我,怎麼躲得過?

躲不過,也躲不開,陳時候那只翻云覆雨的手。

人生若只如初見。短短七字,炸斷了多少股市尾巴。無論是詞還是人生,這后面都該是。

初見即使收鞘,不用惋惜,不要落淚。留得住初見時心花無涯的驚艷,才耐得住寂寞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