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玉佩的句子古風

解夢佬 0

1. 關于玉石、玉佩、玉器的形容語句

玉圭古玉器名。

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制禮器。為瑞信之物。

長條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

《周禮·春官·典瑞》有大圭、鎮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別。周代墓中常有發現。

玉笏上朝時所執的玉制手板。即“珽”。

《禮記·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注:“球,美玉也。”

鎮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執鎮圭,為六端之一。也作“鎮圭”。

《周禮·春官·大宗伯》:“王執鎮圭。”注:“鎮,安也,所以安四方。

鎮圭者,蓋以四鎮之山為瑑飾,圭長尺有二寸。”命圭帝王授給大臣的玉圭。

《左傳》僖公十一年“賜晉侯命”注:“諸侯即位,天子賜之命圭為端。”《周禮·考工記·玉人》:“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五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

谷圭古玉器名。古代諸侯,用以講和或聘女的玉制禮器。

又稱“谷璧”。《周禮·春官·典瑞》:“谷圭以和難,以聘女。”

注:“谷,善也,其飾若粟文然。”《考工記·玉人》:“谷圭七寸。”

圭璧“圭”亦作“珪”。古代帝王、諸侯朝聘或祭祀時所執的玉器。

《周禮·春官·典瑞》:“公執桓圭……以朝覲宗遇會同于王。”鄭玄注引鄭司農云:“以圭璧見于王。”

《后漢書·明帝紀》:“親執圭璧,恭祀天地。”璧古玉器名。

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圓形,正中有孔。

璧分大璧、谷璧、蒲璧。大璧徑長一尺二寸,天子禮天之器。

諸侯享天子者亦用之。禮天須用蒼色,蓋璧形圓,象天蒼,象天之色。

谷璧子所執,飾谷紋,取養人之義。薄璧男所執,瑑飾為蒲形,蒲為席,取安人之義。

三者統稱為“拱璧”,因皆須兩手拱執。另有一種系璧,形較小,為佩于紳帶之物。

玉璧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多光素無紋飾,器形比較簡單。商周時代的璧,厚薄不勻,形制也不規整,內外大多不夠圓。

春秋戰國時,璧則相當規整,并有蠶紋、谷紋、蒲紋、獸紋等雕飾。漢繼承前代風格,雕工比較精細。

漢以后至宋、元時,玉雕不多見。明、清時又興盛,出現大量仿古制品,璧上常見精細的浮雕和螺旋狀紋飾。

玉璧是古代貴族所用的禮器,不同時代和不同情況下,也有起信物和裝飾物作用的。漢代的玉璧,上有小孔,就是用來穿線做佩飾或掛在墻上做裝飾用。

璧在漢墓中發現很多,常放在死者胸部或背部,有的放在棺槨之間,甚至還鑲嵌在棺的表面作裝飾用。玉璧用途很復雜。

大致可分以下幾類。一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為禮器,用作禮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標志;三作佩系;四做砝碼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瑗古玉器名。大孔的璧。

《爾雅·釋器》:“好倍肉謂之瑗。”郭璞注:“瑗,孔大而邊小。”

玉琥古代玉器.一種琢雕成虎形的玉器,稱“琥”。夏鼐:《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認為:“我以為表面刻虎紋的玉器應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紋’二字。

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佩,無孔的當為玩器或陳列品,可稱玉虎”。玉虎雕成虎形的玉器,即“琥”。

《 拾遺記·秦始皇》:“始皇嗟曰:‘刻畫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參見“玉琥”。

珩古玉器名。玉飾品,雜佩上部的橫玉。

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環之上。環古玉器名。

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爾雅·釋器》:“肉好若一謂之環。”

郭璞注:“肉,邊;好,孔。”邢疏:“邊、孔適等若一者名環。”

玉制的環。古時用作佩飾。

《宋史·輿服志三》:“袞冕之制。

小授三,結玉環三。”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間施玉環三。”

《晉書·周訪傳》:“訪大怒。敦手譬釋,并遺玉環玉碗,以申厚意。”

玉佩“佩”亦作“佩”。玉作的佩飾。

《詩·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蕭德言《詠舞》:“低身鏘玉佩,舉袖拂羅衣。”

環玦古玉器名。兩種佩玉,圓形的玉環和環形而有缺口的玉塊。

《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玉帶鉤古玉器名。

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發明,用以鉤連腰帶。

帶鉤有銅、玉兩種。流行于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

銅帶鉤上有的鑲嵌綠松石。河南固始在春秋末或戰國初期墓中,發現一件玉帶鉤,是目前已知較早的一件。

在河北滿城、江蘇銅山小龜山等西漢墓及河北定縣北莊東漢墓中,均有玉帶鉤出土。玉鉤玉制的鉤,故名。

有帶鉤、簾鉤、帳鉤等。《宋書·符瑞志下》:“漢桓帝永興二年四月,光祿勛府吏舍,夜壁下有青氣,得玉鉤、玦各一。

鉤長七寸三分,身中有雕鏤。”《列仙傳·鉤翼夫人》:“武帝披其手,得一玉鉤。”

玉劍飾指用于劍上的裝飾玉件。常見有劍首、劍格、劍鞘上帶扣和鞘末玉飾(珌)四種。

玉劍飾始于戰國,戰國劍較短小,劍首小而薄,邊沿外敞,較鋒利,格少(多用銅、鐵),劍珌有厚長和薄短兩種,帶扣也小。漢帶劍首長而大,格多,劍珌與戰國相似。

河北滿城一號漢墓出土一把鐵劍,其上四種玉劍飾懼備,。

2. 古代描寫玉的文章 或者詩 什麼的 哪位知道

玉詩詞(一)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

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 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

韓少尹贈硯詩 故人在遐遠,留硯寵詩文。 白水浮香墨,清池滿夏云。

念離心已永,感物思徒紛。 未有桂陽使,裁書一報君。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包何作品)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汗臣。 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執玉來朝遠,還珠入貢頻。 連年不見雪,到處即行春。

早朝日寄所知(皇甫曾作品) 長安雪后見歸鴻,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漸分雙闕下,漏聲遙在百花中。

爐煙乍起開仙仗,玉佩成行引上公。 共荷發生同雨露,不應黃葉久從風。

酬暢當尋嵩岳麻道士見寄(盧綸作品)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開云種玉嫌山淺,渡海傳書怪鶴遲。

陰洞石憧徽有宇,古壇松樹半無枝。 煩君遠寄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古興(孟郊作品) 楚血未干衣,荊虹尚埋輝。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寒溪九首(孟郊作品) 洛陽岸邊道,孟氏莊前溪。 舟行素冰拆,聲作青瑤嘶。

綠水結綠玉,白波生白圭。 明明寶鏡中,物物天照齊。

宇文秀才齋中海柳詠(孟郊作品) 玉縷青葳茹,結為芳樹姿。 忽驚明月鉤,鉤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長生絲。 飲柏況仙味,詠蘭擬古詞。

霜風清颼颼,與君長相思。 爛柯石(孟郊作品) 仙界一日內,人間千歲窮。

雙墓未遍局,萬物皆為空。 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

唯馀石橋在,猶自凌丹虹。 吊國觴(孟郊作品) 徒言人最靈,白骨亂縱橫。

如何當春死,不及群草生。 堯舜宰乾坤,器農不器兵。

秦漢盜山岳,鑄殺不鑄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競爭。

送田三端公還鄂州(武元衡作品) 孤云迢遞戀滄州,勸酒梨花對白頭。 南陌送歸車騎合,東城怨別管弦愁。

青油幕里人如玉,黃鶴樓中月并鉤。 君去庚公應借問,馳心千里大江流。

酬嚴司空荊南見寄(武元衡作品) 金貂再入三公府,玉帳連封萬戶侯。 簾卷青山巫峽曉,煙開碧樹渚宮秋。

劉琨坐嘯風清塞,謝珧題詩月滿樓。 白雪調高歌不得,美人南望翠蛾愁。

贈天竺靈隱寺主(權德輿作品) 石路泉流兩寺分,尋常鐘磬隔山聞。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巒與白云。

奉和庫部盧四兄曹長元日朝迥(韓愈作品) 天仗宵嚴建羽旄,春云送色曉雞號。 金爐香動螭頭暗,玉佩聲來雉尾高。

戎服上趁承北極,儒冠列侍映東曹。 太平時節身難遇,郎暑何須嘆二毛。

羅汞曲(劉采春作品)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蠻中(張籍作品) 銅柱南邊毒草春,行人幾日到金膦? 玉環穿耳誰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節婦吟(張籍作品)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八月十五夜觀月(劉禹錫作品)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靜,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修然是玉京。 柳子厚寄疊石硯詩(劉禹錫作品) 常因同硯席,寄此感離群。

清越敲寒玉,參差疊碧云。 煙嵐馀斐壑,水墨兩氤氳。

好與陶貞白,松窗寫紫文。 贈唐秀才紫實驗詩(劉禹錫作品) 端溪石硯人間重,贈我應知正草。

闕里廟中空舊物,開方灶下豈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凈,彩翰搖風絳錦鮮。 玉詩詞(二)浪淘沙九首(劉禹錫作品)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限。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江中浪底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逃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