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語堂的《人生不過如此》怎麼樣
簡介 · · · · · · 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
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表現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地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不完滿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麼我們就會很快變的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與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讀后感: 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讓靈魂很舒服的在泥土里蠕動,悠閑陶醉于土地上時,心靈似乎那麼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
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的表達自己,表現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于賤,富于貧,而是如何好好的快樂的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不完滿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麼我們就會很快變得通達起來。
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于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這是豆瓣上對林語堂的《人生不過如此》的簡介。
或許人的心情不同的時候,從書中所獲得的理解也不同。就像這段文字。
在我很抵制現實,想要逃避一切的時候,一定會覺得是倍感親切,仿佛是遇到了知己般。可是現在,當我發現一切僅僅是選擇“轉身”起不了任何作用的時候,我便開始覺得尋找“世外桃源”的想法是多麼的不實際。
許多人也許都在思考,到底活著是為了什麼,到底何為真正的自由和快樂,勇敢和堅強。 不記得是在哪里看到過的一句話,他說,勇敢和堅強,并不是不流淚,而是流過淚之后的繼續前進。
人生旅途中,會有許多的無奈時刻,甚至時常會覺得無法繼續了,看不清楚前路,不知道還能怎麼進行。整個世界,仿佛就只有自己一個人般孤寂。
我也記得很多時候,哭得滿臉淚水,壓得心里喘不過氣的時候,要違背自己的心去強顏歡笑的時候。可是后來想想,當時的自己怎麼就那麼可愛。
比較起來,誰能比誰更清高,什麼能比什麼更重要?說白了,人就是為了生存生活,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佛洛伊德說,幼年的記憶,會進入你的潛意識里。
所以。改變自己根深蒂固,已經融入血液中的恪守,才會那麼不容易吧。
其實。很多時候,覺得痛苦,是因為和之前的那個自己爭執的痛苦。
成長,就是慢慢學著接受自己啊。 生活,確實是,給你希望,絕望,再希望的。
周而復始,一直繼續。 告訴周圍的人要學得通達,很容易。
可是要做到,卻要難得多。 如果你來問我,我會說,這個世界很不容易,如果覺得累了,大哭一場,哭完了,擦干眼淚,該干嘛還是干嘛。
要想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堅強,不是壓抑情緒,不是強行咬緊牙關;而是發泄,休息,之后再站起來面對。 有許多東西,你跑不掉。
說不定,現在你以為你逃離開了,在另外的時間,另外的地點,你還是會遇到相似的情況。 最好的方式,看起來似乎是,面對,經歷,痛苦,堅強。
再然后。我會告訴你,依然是周而復始。
所以。這次,我選擇了面對。
沒辦法。當你明白了,你不得不站出來的時候,也許就是你從從心底長大成熟的時候吧。
開始覺得人生好像有點兒意思。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品味,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其實都不過是蕓蕓眾生而已,沒有誰天生比誰的心更堅硬,誰生來就比誰更理智。 如果有,也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或者經歷得太多,已經麻木。
所以,親愛的,我想告訴你,如果想要真正的勇敢和快樂,就去直接面對吧,痛苦過,傷心過,懦弱過,脆弱過,然后你的心就會一點一點的釋放開來。 當你的心門開始慢慢開啟,世界開始漸漸的擴大,將心里那個過分理想化的自己漸漸的放回到地面上; 當你雙腳踏上厚厚的大地,發現世界原來并不是非黑既白的時候,你的勇敢和快樂也會慢慢的多起來。
世界之大,無處可逃。不如不逃。
可是我仍然不會吝惜我的眼淚,可是我仍然不會讓自己的心冷卻。 一定會有更多心痛的時候,也一定會有更多讓我痛苦得無法呼吸的時刻,又會有更多會想讓自己扼腕結束的念頭。
可是我相信,親愛的你,會挺過來的。就像,世界總是會在你失望的時候,讓你遇到天使,TA會給你希望,讓你看到光芒。
你的天使會是我,而我的天使,會是更多的人。 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話,當上天給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他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
或許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學著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著妥協,學著善待,學著給自己另一條路走,學著接受,學著快樂和勇敢。
只想和自己說這些話。這些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得多的東西。
我突然覺得,對于很難有安全感的自己而言,安全感是需要自己給予自己的,安全感是需要自己去體驗而漸漸積累起來的。 除此之外,別人的一切都不重要。
記住:重要的,是你自。
2. 誰能告訴林語堂的《人生不過如此》寫的是什麼
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表現自己。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地度日,并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不完滿是常態,而圓滿則是非常態,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道理是一樣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麼我們就會很快變的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與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3. 人生不過如此(林語堂著)的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后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后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云》、《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他人一起創辦《天風》雜志。1965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