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寫對聯,寫好對聯
對聯入門如下: 名對名,動對動, 實對實來虛對虛, 數字上下兩相望, 詞類相當結構同。
上下兩句字數等, 之間莫有蟲子(重字)現。 一聲二聲我說平, (指漢語拼音中的一聲和二聲,如煙YAN1,言YAN2) 三聲四聲他言仄。
(指漢語拼音中的三聲和四聲,如眼YAN3,燕YAN4) 上句我用仄作尾, 下聯他以平來結。 三平尾,三仄尾, (指上聯或下聯中,最后的三個字) 對聯忌諱不可要。
一三五位可不論, (一三五,指上聯或下聯中,排位是奇數的字) 二四六字巧分明。 (二四六,指上聯或下聯中,排位是偶數的字) 一三五, 天下漢字任我用。
二四六, 他說平來我說仄, 他說仄來我說平。細敲平仄費心機, 朗朗上口成好聯。
對聯是由兩串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創作對聯、欣賞對聯,都必須懂得對聯的格律。
格者,形式也,指字詞對偶、句子法格、節奏等;律者,音韻也,指平仄排列之規律。換句話說,對聯的格律就是根據對聯自身的特點,對字句、對偶、平仄、句式、句型和上下聯相關各個方面之組合方法的格式規律。
對聯的格律要求極嚴,對仗嚴謹。 對聯的基本格律,離不開如下六要素:字句相等、句式相稱、平仄相諧、詞類相當、結構相應、內容相關。
字句相等。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修辭效果外,要求在同一聯中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
因對聯有單句、雙句、多句之分,上下聯不僅總的字數要相等,每個句子字數也要相等。當然,字句、字數要求相等不是單純的“湊字數”,還要求句子語意完整。
句式相稱。一個完整的句子所表達的語言,是由多個字詞和詞組構合而成的。
在句子中,一個單詞或詞組是一個音步,也稱“節奏點”。對聯句子的“句式相稱”,要求上下聯節奏一致,如我創作的對聯“蒼山玉水云峰碧;洱海金花雪月光”,上下聯均為二二二一句式,而對聯“冬臨樹未老;秋至葉方紅”則上下聯同為二一二句式。
平仄相諧。對聯與其他文體的區別在于結構,對聯結構是聲律結構,不是語法結構,亦即句內和句間的平仄序列關系。
對聯講究用字的平仄聲調,而平仄是根據漢語聲調的高低升降歸納起來的,平聲即高且平,包括陰平和陽平;仄聲就是不平,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一般來說,上聯末尾一字用仄聲,下聯末尾一字必須是平聲,也即“仄起平收”。
在對句中,通過平仄的巧妙安排,構成了對聯的優美節奏,平仄兩類聲調交替使用,使音節和諧而有變化。要想使對聯聲律優美,就必須巧妙地運用平仄的交錯與對立,才能使節奏鏗鏘有力,吟讀起來自然心生曲韻、瑯瑯上口。
在對聯的一個句子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多數是兩個字構成一個音節,平仄在兩個句子的同一位置上,一般是相反的。有時因為內容關系,只要不影響和諧,對聯中的個別平仄也是可以變化的,凡平仄不依常規的句子,就叫拗句,可以采用變通辦法加以補救,把平仄變一下,就叫“拗救”。
所以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一條規矩: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律詩和對聯都是如此。
詞類相當,這是對聯“對偶藝術”的精髓所在。即上下聯相應的字詞要用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
具體來講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如我創作的石圭小學校門聯:“石堡孵成千只鳳;圭河育出萬條龍”,聯中相應的“石堡、圭河”為名詞,“孵成、育出”為動詞,“千只、萬條”為數量詞,而“龍、鳳”為名詞。
結構相應,是指出句在句法上按怎樣的語法組成的,則對句組成語法必須相同。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聯合結構對聯合結構,介詞結構對介詞結構,動補結構對動補結構等。
比如我的對聯“守住基層陣地;善和鄰里鄉親”,上下聯都為動賓結構。 內容相關。
對聯不僅要求對偶,而且上下聯的內容必須彼此關聯,使之互相映襯、對比鮮明,共同表達一個主題,以達到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效果,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然,上下聯不能“合掌”,即上下聯所表達的意思不能相同。
如舊時商店通用春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一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很受商界歡迎。
但深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達三江”是一個意思,有“合掌”之嫌。最理想的對聯上下聯是若即若離,下聯比上聯更有份量,或遞進、或轉折、或順承。
通過上下聯的關聯共同勾畫事物的特征、性質、狀態來反映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態度,以達到發人深思、給人回味無窮的享受。 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法,對聯的最根本要求就是對偶嚴密。
2. 怎麼才能寫好對聯
第一步,你要了解對聯的基本知識,如對聯類型,歷史,音韻;
第二步,然后多看看古今有名有意思的對聯,要能記住一些,留在腦中,形成個印象,這對你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步,訓練對詞,即從字詞開始,練習給一個詞后說出近意詞反意詞(小學都練過,熟練的話就不用這麼做了),推薦本書給你看——《聲律啟蒙》,是古書,看了后如果背下來對寫對聯會有極大幫助。
第四步,訓練對對聯,要寫就要先學會對,可以上百度知道回答人家的對下聯問題,這樣你可以接觸到各種對聯,對對聯不僅要字契和,意也要契和,這只有多多訓練才能做到,如果你的很多回答都被采納,說明在這步上你已經做的不錯了。(太難的不用過于去糾結,對些中等難度的就行了)
第五步,現在可以寫了,你在知道里回答人家的求對聯的問題,不斷練習,隨著你水平的提高,你的回答被采納的概率也會提高。
我說的可能有點多,希望你不要嫌麻煩,每步做好對學習對聯幫助極大,也希望你能繼續保持對對聯的興趣,傳承下我們民族的這一國粹。
3. 怎樣寫好對聯
首先要了解對聯的基本知識,如下:
對聯寫作要求
一 對仗的要求
詩詞有格律,駢文有規矩。對聯是從駢文、詩詞衍變而來,所以對聯也有格律。對聯的格律,就是要對仗。所謂對仗,就是嚴格的對偶,像古代儀仗隊排列兩行,手持儀仗,兩兩相對。對聯對仗的格律要求有如下六項:
1.字數相等
對聯可短可長。不管長短,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上聯(出句)是多少字,下聯(對句)也應當是多少字。如果字數不相等,除極特殊情況,便不成為對聯。這是對聯最起碼的一條要求,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條要求。
2.句式一致
這里所說句式,指句子節奏形式。上下聯相對的句子,節奏形式應當相同。
3.詞性相當
詞性,或說詞類,在上下聯對應位置,應當相同或相近。 在現代漢語中,詞可分為十一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以上屬實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以上屬虛詞。對仗要求,原則上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以此類推。 傳統對仗習慣,有更嚴格的要求,又有寬松的地方。對仗有工對和寬對之分。工對,原則上相對的詞要詞性和詞的小類相同,寬對,原則上也要詞性相同。
4.結構相應
這是說上下聯在語法結構上互相照應,彼此對稱。
詞和詞組構成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聯合結構、偏正結構、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動補結構、介賓結構等(詳見第四講)。上下聯相對的詞或詞組,最好是聯合結構對聯合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依此類推。如不能做到結構相同,也要做到結構相近,如聯合結構對偏正結構。對應,至少要求詞或詞組字數相等,二字結構對二字結構,三字結構對三字結構。 句子的成分,有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結構相應,還要求主語對主語,謂語對謂語,賓語對賓語,依此類推。
5.平仄相對
這是對字音聲調的要求,使對聯念來有抑揚頓挫之感,具有一種音樂美。 漢字有四個聲調,分為平聲、仄聲兩類。仄,通“側”,就是不平的意思。古代四聲,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后三聲是仄聲。普通話四聲,是陰平(第一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前二聲是平聲,后二聲是仄聲。 詩詞和對聯,講究聲調的和諧鏗鏘,在語句里就要講究平仄聲的適當搭配。如果一長串的平聲字或仄聲字,聲調像敲木魚似的,勢必顯得單調乏味。對仗,上下聯相對應的字,如果平仄聲完全相同,平對平,仄對仄,也會顯得單調乏味,因此要求平聲對仄聲,仄聲對平聲。不重要或次要處的字,平仄可以不拘,重要處(如節奏點所在和句末停頓處)平仄要合乎規定,基本上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對聯關于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聯末尾字即上聯腳必須仄聲,下聯腳必須平聲。這是對聯的鐵則,不得違反。(個別對聯上聯腳平聲,下聯腳仄聲,不是正格。)這樣,一開一合,一抑一揚,從聲韻上使對聯達到完整的境地,成為一個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完美的對立統一體,讓讀者讀完感到有長長的余音余味。這是千百年來積淀成的審美慣性。如果違反,上聯腳平聲而下聯腳仄聲,人們看來一般總會覺得別扭或者壓抑;如果兩聯腳同是仄聲或是平聲,除了極特殊情況以外,人們會覺得不完整,像散文中的兩句,而不像對聯,給人以頗大的遺憾。 隨著時代的前進,語言的發展,現代雙音詞、多音詞的增多,反映現實生活的對聯,要求句中的字像格律詩詞那樣,處處講究平仄,有時已不可能,但是聯腳的字,上仄下平,應該做到。半聯幾個分句,句尾字,也應力求做到平仄相對。如果能夠在句中、句末、聯腳都能做到平仄相對,合乎規定,當然最好。
6.內容相關
對聯的上下聯,內容要密切關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表達一個主題。除“無情對”以外,上下聯決不能風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為政;也不能一重一輕,相差懸殊,那樣,內容的關聯就不密切了。 內容相關有三種情況:
1內容相近,相互配合。2內容相反,對比映襯。3意思連貫而下,不可中斷。
4. 怎樣寫好對聯
對聯的對法 所謂對聯的對法就是“對仗”,是對聯最本質的形式要求。
概括對聯的六大基本特征,其中有四點都是有關對仗的。對聯的對仗在原則上與律詩的對仗完全一致,但在操作要求上可以較律詩為寬。
下面從三個方面概要地說明對仗的具體內容。 一、詞性方面的對仗。
詞性的對仗就是使性質相同或相近的詞處于相對應的位置上。結合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法上的習慣以及對聯的實際創作經驗,可將對聯中的“詞對”分為以下 12 種基本類型予以介紹: (1)一般名詞對。
一般名詞指表示普通事物名稱的詞,如日、月、山、川、江、樹、花、草、鳥、獸、蟲、魚、筆、墨、紙、硯、天空、土地、房屋、街道、賓客、親朋、漁樵、農桑、災荒、戰爭…… 聯例: 蟹入魚罾,恰似蜘蛛結網。鼠偷蠶繭,渾如獅子拋球 (動物趣聯) 居江畔有酒待賓朋且撫我棋琴書畫。
看云帆無意辨榮辱休管他春夏秋冬。 (商芝自題廳堂聯) 在詩、詞和對聯中,名詞的數量往往是各類詞中最多的,因此舊時文人對名詞的對仗格外講求精細化。
他們把名詞二度劃分為 15“門”,即天文、地理、時令、宮室、器物、飲食、服飾、文具、文學、草木花果、鳥獸蟲魚、形體、人事、人倫、干支,要求相對仗的名詞盡可能出自同一“門”中(所謂“工對”主要是指做到了這一點)。這個要求在今天似乎已沒有過多強調的必要了。
(2)專有名詞對。專有名詞指詞素搭配固定、用于專指的稱謂詞,主要指人名、地名、朝代名、器具名、建筑名、作品名等。
如:唐堯、虞舜、周公、孔明、魯迅、高爾基、昆侖、黃河、泰山、西湖、銅雀臺、長生殿、《春秋》、《論語》、《誡子書》……聯例: 海內共知徐孺子,前身應是九方皋。 (章士釗題贈徐悲鴻) 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
(諧趣聯) 正因為專有名詞的詞素是固定搭配起來的,故對仗時且不可再將其拆成幾個詞對待。如上例中的“徐孺子”與“九方皋”皆為人名,不能因為單看“徐”與“九”詞性不同便認為此聯對仗不工。
再如葉挺賀郭沫若壽辰聯: “壽比蕭伯納,功追高爾基。”“蕭伯納”與“高爾基”的詞素并不同“性”,但詞是同“性”的。
當然,如果能做到“層層對仗”,當是更上乘的作品。如下例: 兩頭是路穿心店,三面臨江吊腳樓。
(題建筑聯) “穿心店”和“吊腳樓”都是專有名詞(建筑名稱),無論整體看(詞)還是拆開看(詞素),都對得天衣無縫,顯示了作者的匠心獨運。 (3)顏色詞對。
顏色詞指描述事物視覺印象的詞,例如赤、朱、紅、黑、玄、蒼、青、綠、碧、翠、籃、紫、白、灰、黃……顏色詞具有“兼類”性,有時作名詞用,有時作形容詞用。 聯例: 鶴唳九霄來紫氣,松遮半榻展黃庭。
(廳堂用聯) 春風送來千層綠,平疇飛起萬點紅。 (春游即景聯) (4)方位詞對。
方位詞指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如上、下、前、后、左、右、東、西、南、北、中、外、內、間、旁……聯例: 東流不盡秦時水,西望長陪太守祠。 (四川“李冰廟”聯) (5)代詞對。
代詞包括人稱代詞(如“吾、余、我、子、爾、他、君、伊”等)、疑問代詞(如“何、安、誰、怎麼、幾何”等)和指示代詞(如“此、斯、彼、這、些、那兒等)”。對聯中用得最多的是人稱代詞。
聯例: 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
(孫中山挽秋瑾聯) (6)數量詞對。對聯中的數量詞對不僅包括一般的數目對,還包括序數對、分數對、倍數對和概數對。
在律詩和對聯創作中,數詞對一向為人們所重視,巧對的例子很多。如李山甫《寒食》詩句:“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 枝 五枝花。”
又如孫髯題云南大觀樓著名長聯結尾對句:“沒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上聯尾句)。只贏得幾杵鐘聲,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下聯尾句)。”
聯例: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載傳佳話。幾分明月幾分清風,四時邀游人。
(石璞題漢陽“伯牙臺”聯) 由于大多數對聯都采用文言形式,而在古代漢語中量詞不夠發達,所以相當一部分“數量詞對”實際上是不用量詞的。 (6)形容詞對。
這里說的形容詞指表示事物性質或狀態的一般形容詞,如高、低、大、小、明、暗、善、惡、美、丑、光明、壯麗、溫暖、荒涼、冷清、悲慘…… 聯例: 盛世河山臻壯麗。新春日月更輝煌。
(春聯) 形容詞在對聯中可以有“使動”用法,而這種用法往往使對聯顯得更生動、更活潑,如: 八一軍旗紅大地。萬千肝膽壯山河。
(7)動詞對。動詞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
除了全由名詞組成的作品(如“風月王維畫,云山杜甫詩”)和只由名、數、形三種詞組成的作品(如“芝蘭千載茂,琴瑟百年和”)外,沒有不用動詞的對聯。聯例: 竹里登樓人不見,花間覓路鳥先知。
(亭臺用聯) 推頭剪發除舊貌,修面吹風換新顏。(理發店用聯) 動詞對有一種特殊情況值得注意:不及物動詞和形容詞常在聯尾對仗。
例如在“明月幾時有,孤云獨自閑”一聯中,動詞“有”對的是“閑”,這種情況被約定俗成地認為是合乎對仗原則的,不可看作“失對”。試再舉二例: 水因春暮冰方解,月至更深光倍明。
(亭臺聯) 春風碧。
5. 怎樣寫好對聯
一、動機方面: 1、忌無決心、無恒心。
對聯是文學,不是“筆墨游戲”,而是“做學問”,社會功能極其廣大。三天打魚兩日曬網不行,須持之以恒。
2、忌貪快。決心很大,追求“快”,恨不得“一舉成名天下知”,世間哪有那麼“便宜事”。
3、忌貪長厭短。對聯一般宜短而精,一味認為“長聯易得出名”,非高手反而弄巧成拙。
因為長聯易犯“重字”,內部結構對應關系等復雜較難匹配。 4、忌貪奇貪異。
實用對聯作法尚未過關,便去搞巧、奇、怪之類的對聯,則會失去重心。 5、忌貪多。
懂得對聯基礎知識后,就年產對聯幾百甚至千余副,欲以“高產”稱著,或者趕時間,急于出集子,操之過急。正確的方向是“少而精,精后多”。
6、忌驕。發表幾副或一些作品,或得過一兩次小獎,便不學習別人好作品。
二、句式方面 7、忌句子長短不一。 8、忌節奏不相稱(注意“假對”例外)。
上句二二一二式,下句二二三式,屬對不成。 9、忌把律詩對偶句式與非律詩對偶混談。
三、音韻方面 10、忌音步平仄不協。對聯基本原理——音韻(或叫聲律)方面,是要講平仄對仗的: 不過律詩對偶型,句子的平仄要求嚴謹些,仄起句子(指上聯)要避拗句,平收句子(指下聯)要避孤平。
犯了“拗、孤”要補救,因而要正確理解古傳的“一三五不論”。如果你聽某些人“不要提拗句、孤平”的說法,那就對于律詩對偶格律型和非律詩對偶格律型混淆不清,你上當了。
11、忌同聲(同調)落腳。上下聯尾不能平對平、仄對仄。
應“仄起平收”。古有個別例子,不能視為合理的平仄格式。
12、忌三平尾。這是專指律詩對偶型而言的,三連平影響音韻鏗鏘;三仄尾在遣詞無法解決時可不避,因為仄調有上去入,(今聲有上去兩種),它們本身有高低升降之別,不可能同為去聲(或上聲)。
13、忌長聯句腳平仄亂陣。通常是保持“馬蹄格”形式,也可同字連腳(這是押韻式的一種),如“看我非我,我看我,我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以及某些排偶自對等有規律的形式。
不宜把句腳搞得時而平對平、時而平對仄、時而仄對仄。米湯煮芋子,糊糊呷呷乏味。
14、忌鄰音字安排不當。并非禁止使用,安排不當念起來拗口,有些像繞口令,則欠韻味。
15、忌不突出讀音重點。對聯雖與詩詞不同體裁,但同屬音韻文學這一范疇。
虛詞宜少用,音節上恰到好處時,選擇音節響亮的詞(開口呼的詞),配合平仄安排,一念朗朗上口,更臻協調風趣和色彩。 四、字詞方面 16、忌同位重字。
例如:“國對國,天對天”,一來同義同音,二來用楷隸書寫不美觀,三是缺“對象”。 17、忌異位重字。
18、忌把字詞機械分類。字,不一定都是詞,要靠字與字或字與詞結合才能成為詞, 19、忌“字眼”模糊。
一首詩看來平淡而其中若有“頂峰”句,則變平淡為崛奇。一副對聯,如果講究“字眼”(聯珠),不論是虛是實,乃描繪意境思維形象的關鍵。
舍此,談不上“字眼”。 20、忌“不明語法成分的用詞”。
做到“定語對定語,狀語對狀語,主語對主語……”就是詞語上的“工對”。曾有人說“心是名詞,敢是動詞,詞類對仗不當”,謬之千里矣! 21、忌“把詞和詞組混淆”。
五、結構方面 22、忌“不學語法”。有時也可使用倒裝句,有全聯倒裝對仗的,也有半聯倒裝對仗的(這屬假對范疇)。
掌握了語法及其六種成分的用詞,創作的路子自然拓寬了。 23、忌“事物結構隨便”。
24、忌“主次顛倒”。 25、忌“長聯結構呆板”。
這要注意兩點:①長短句搭配要得當,通常是長句在后,短句在前,如果用三、兩字收尾,要有分量,不然“前重后輕”。特別是雙句聯,不搭短句前后都是同樣的字數,弄不好最顯呆板(八言四四式例外)。
聯中短句較多,可增加內容拱張畫面。②段落層次結構要有序,亦防個別意義重復。
六、內容方面 26、忌上強下弱。 27、忌前后重復。
28、忌“合掌”。對聯合掌,常謂“同邊對”,即上下兩方意義雷同,炒現飯,熬現菜。
29、忌風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聯各自說的事物事理毫不相關,這是最重要的一忌。
因為它無法使上下聯成為一個整體來表達全聯的主題(中心)思想。 30、忌奢華浮躁。
七、其 它 31、忌“典慶聯用字色素”。凡婚壽聯及重大典慶聯,要注意色彩用字,“黑、白”或有關貶義詞,宜禁用。
說來似乎帶迷信色彩,然中華傳統民俗風氣,逢“喜”總要講究一個吉祥的兆頭,給人們歡欣鼓舞,奮發向前。 至于其他對聯,如春聯“紅梅白雪”,格言聯中的“黑白分明”,不在上述之列。
32、忌“無創意”撰作。 創意豁達則作品脫俗,才可避免“似曾相識”而不斷提高到精品。
除了應征外的創作,做好聯還要立足“移植”,不是眼前湊熱鬧。 33、忌“口號式”。
對聯是文學,也屬應用領域,不能無文學味而寫成干巴巴的口號式。 34、忌創作不注入情感。
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無情感則作品蒼白。 35、忌“錯用標點”。
標點(不指書法)用妥當了,輕可變重,淺可變深。 36、忌“古今”聲調混用。
6. 怎樣寫好對聯
作對聯,要合于下列規律:
①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②上聯的末一句必須是仄聲,下一聯的末一字必須是平聲。
③上下聯的句式必須一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④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一樣(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⑤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說一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于對聯。至于每副對聯的字數,并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下面舉例以見一斑:
祖國山河壯;人民歲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