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各篇章名句

解夢佬 0

1. 論語 中有那些句子

學而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疇。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復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惱怒,不也很君子嗎?”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犯上的人,很少。

不喜歡犯上,卻喜歡做亂的,那是沒有的。君子專心從事根本,根本建立,道就有了。

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說話漂亮,打扮光鮮的,就少有愛人的。”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為 人 謀 而 不 忠 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人謀事有沒有盡忠?同朋友交往有沒有不守信?老師教的有沒有練習?”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說:“治理千乘之國,就要謹慎辦事,小心說話,節約開支,愛護人民,要根據時令來使用百姓”。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孔子說:“弟子回家要孝順,在外面要尊敬兄長,要謹慎可信,愛戴人民,親近仁德之士,實行之后還有余力,就去學文化。”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夏說:“尊重賢德而輕視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輔佐君主,能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有信用。這樣的人,就是他說沒有上過學,我也認為他有文化。”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就可以不固陋;以忠信為主,不和不同道的人交往;有了過錯,也不怕改正。”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去世,不忘追念上輩祖先,民眾的德行就會變得穩定忠厚。” 1.10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到一個國家,總能議論參與這個國家的政事。是求來的,還是另人給他的?”子貢說:“夫子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

夫子求得的方法,或許與別人求的方法不同吧。”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父親還在,看他的志向;父親不在了,要看他的行為;三年不改他父親的規矩,可以說是孝順了。”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先王的作法,在這一點上很不錯。

大事小事都用這個規則,有行不通的。為和諧而和諧,不用禮來節制它,也不行啊。”

1.13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說:“講信用接近義的要求,說話就有分量;恭敬接近禮的要求,就能遠離恥辱;結了婚也不忘掉親人,也就可以跟著他了。”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吃飯不求飽足,居住不求安逸,干事機敏,說話謹慎,去有道之士那里校正自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說:“貧窮而不諂媚,富有而不驕傲,怎麼樣?”孔子說:“還可以。不過不如雖貧窮卻樂觀,富裕而好禮的人。”

子貢說:“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子貢啊,可以同你談論詩經了,告訴你前面的你就能知道后面的。”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 子路 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 春秋末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人)。

字子路,又字季路。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于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

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游列國。

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講信義,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

仲由后做衛國大夫孔悝之蒲邑宰,衛國貴族發生內訌,因參與斗爭而被殺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衛侯”。

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內公”。南。

2. 論語十則 格言

《論語》十則 課文研討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

“時”,這里是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

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

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后,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

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于個人修養范圍。

“人不知”,“不知”什麼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

“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

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于曾參。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

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于師,“習”則熟之于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

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

《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

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

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

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

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于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后的“知”字當破讀,通“智”。

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并。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

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

“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

“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會現象。

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后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見也。

3. 《論語》十則中的格言和警句

《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 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 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孔子說:"看見賢明的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后(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落葉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4. 詩三百還是詩三百篇論語里面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無不出自真情”. 思是發語詞無意義,無邪是直的意思.也就是說詩經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出自真情之自然流露而有這些作品的. 此章另有一種解釋是:詩經有勸善懲惡的意思,詩經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基于無邪的思想來創作這些詩篇,而讀了它之后,人應該也可以去除邪惡的思想.這種解法是把思解釋為思想. 詩經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思無邪”一詞出自《詩經·魯頌駒》篇:以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祛祛:強健的樣子;徂:行、往;思:發語詞無意義,思無邪:馬行直前的意思.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論語》有三種版本:“《論語》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兩《子張》.《齊》二十二篇.多《問王》、《知道》.《魯》二十篇,《傳》十九篇.”《漢書·藝文志》:“漢興,有齊、魯之說.傳《齊論》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唯王陽名家.傳《魯論語》者,常山都尉龔奮、長信少府夏侯勝、丞相韋賢、魯扶卿、前將軍蕭望之、安昌侯張禹,皆名家.張氏最后而行于世.” 《魯論》,20篇.“《魯》二十篇,《傳》十九篇”.這也就是現在所能讀到的本子. 《齊論》,22篇.多出《問王》(或說是《問玉》)和《知道》二篇. 《古論》,21篇.出孔子壁中,《子張》有2篇. 《魯論》和《齊論》都有師傳.西漢末年安昌侯張禹教授《論語》,以《魯論》為主,《齊論》輔之,稱《張侯論》.由于張禹地位尊貴,所以他的本子被“立于學官”,為當時一般儒士所尊奉.東漢末年,鄭玄“校魯論本以齊古讀,正凡五十事”(《經典釋文·敘錄》).今本《論語》,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論語》在漢代有三種本子:《魯論語》為魯人所傳,共二十篇,今《論語》的篇章即依此而定;《齊論語》為齊人所傳,比《魯論語》多《問王(玉)》、《知道》兩篇,共二十二篇;《古論語》相傳出于曲阜孔子住宅壁中,它把《堯曰》的“子張問于孔子”以下另分一篇,稱為《子張》,與《論語》原《子張》篇同名,故有《子張》兩篇,實為二十一篇.這三種本子除了篇數不同外,在章次、文字和解說上都有出入.西漢成帝之師張禹先學《魯論》,后學《齊論》,對齊、魯兩派擇善而從.張禹封安昌侯,所以他的本子稱為《張侯論》,盛行于漢代.漢末鄭玄也根據《魯論》篇章,參考《齊論》、《古論》,為之作注.三國時何晏匯集漢魏各家注解,作《論語集解》,現在流傳的就是何晏的注本.。

5. 求關于孔子或者孟子名言的文章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本意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論語·陽貨》。下引《論語》,只注篇名。)

被普遍認為是孔子鄙視婦女和體力勞動者的論據。連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覺得難予諱言,無可奈何地說:“孔夫子就這句話說錯了”。

孔子是歷史人物,雖然他站在人類的立場,從歷史的高度超越了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但他畢竟生活在現實中,不能不受現實的影響。他說的話,不僅在今天,就是在當時,也不可能“句句是真理。”

有些話即使在當時就明顯的錯了。比如:“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子路》)就不符合孔子思想的精神。曾子之徒寫的《孝經》就作了修正:“曾子問孔子:“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諫諍》)東漢經學家趙歧在其《孟子章句》中注“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孟子·離簍上》)曰:“于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親不義,一也;家貧親老,不為祿士,二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也。

三者之中,無后為大。”(轉引自《十三經注疏》)這種背經合道的理解到荀子時就很系統很完整了。

荀子說:“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

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從而從,是不衷也。明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身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

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此之謂也。”孔子斥責認為“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的子貢曰:“小人哉賜不識也”(《荀子·子道》)。

看來,孔門嫡傳,都悄悄但又積極地在修正孔老夫子的錯誤,而俗儒則惡性發展為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三諱”。秦漢以來又歸結為一諱:為君諱,不僅諱君之過,而且諱臣之功:一切成就歸功于天子圣明,一切過錯皆臣民罪過。

留毒至今,仍被視為偉大的政治家風度。“子為父隱”是孔子原本說錯了,“君子儒”修正之,違經合道,繼承和發展了孔了思想;而“小人儒”惡性發展之,從經反道,歪曲敗壞了孔子思想。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語的命運更糟:孔子本來沒說錯,完全是后人有意或無意地歪曲或誤解了 從文字看,這句話,按照邏輯分析,“唯”如果是副詞,作“獨、只、僅僅”講,這是歷來普遍的用法。楊伯俊先生的《論語譯注》就是這樣譯的。

意思是:只有“女子與小人”難養。但只有“女子與小人”難養,并非所有“女子與小人”都難養。

則這句話是特稱而非全稱的命題。“唯”字還可作句首的語氣詞用,這樣,這句話的意思是“阿,女子和小人難養呀!”這雖不是一個陳述句,但明顯地對事物有所斷定,可視為全稱命題。

但從其含意分析,實則為特稱命題。前句是論斷,后句是論據:“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是“女人與小人”難養的理由和表現,也是孔子所言“女子與小人”的界說:并非所有的女子與小人都難養,只是“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女子與小人”難養。

孔子所說的“女子”,并不等同于婦女,“女子”這些詞,只是婦女中“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者。同樣,“小人”也不是男人中的體力勞動者,而只是男人中的“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者。

從以上分析可見,“女子”和“小人”都決非泛指所有的婦女和體力勞動者。可惜,中國古代重視邏輯的墨家和名家,秦漢以后就衰微了,形成中國傳統文化在秦漢以來邏輯思想不發達。

近現代學過西方邏輯學的學者,在關鍵時侯竟也率由舊章,不求甚解,滿足于以訛傳訛,籠而統之地把鄙視婦女和勞動人民的罪名強加在孔子頭上。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記的孔子語錄,多定言語句,是經驗的總結,而非理性的邏輯的陳述,無推論過程,又省略了語言環境,把特定條件下的話一般化,被賦予普遍意義,結果后人望文生義,各取所需,或以己度人地加以解釋、引用。

比如,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子罕》和《衛靈公》重復出現。據《史記·孔子世家》載,這句話是在子見南子后說的。

寫的很生動,衛靈公的寵妾南子不以得見孔子為滿足,還要公開炫耀,以抬高自己的身望。孔子“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衛。”

從而可以斷定這句話的語言環境。但“子見南子”其事卻又記在《雍也》章。

我推測,“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很可能也是在這件事之后講的。皆有所指:“女子”即南子,“小人”指好色的衛靈公,“難養”是針對二人講的:都難以相處和教養。

后人囿于“小人”是體力勞動者,當權者都是“君子”的舊章,不作如是想。當。

6. 《論語》相關

編輯本段論語簡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

漢語文章的典范性也發源于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

《論語》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又善于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淵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

據《顏淵》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馬中“仁者其言也讱”。顏淵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中則答以細目。

又如,同是問“聞斯行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因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聞斯行之。”

因為“求也退,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于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

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并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

《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共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五四運動以后,《論語》作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為批判否定的對象,爾后雖有新儒學的研究與萌生,但在中國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國并未形成新的氣候。時代的發展,社會的前進,不能不使人們重新選擇新生的思想文化,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社會主義新文化的誕生與發展。

然而,嚴峻的事實是,一個新型的社會,特別是當它步入正常發展軌道的時候,不能不對自己的民族精神及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反思,這是任何一個社會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所不能忽視的重要環節。特別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們重新認識,重新探索。

這使我想到人類的共性與個性,文化的共性與個性,民族文化的辯證否定本性。同時,也使我感到毛澤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思想的價值之所在。

事實上,當我們擺脫了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確立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的精華,《論語》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認,《論語》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極之處,但它所反映出來的兩千多年前的社會人生精論,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華民族文明程度的歷史展示。

即使今天處在改革開放、經濟騰飛、文化發展的時代大潮中,《論語》中的許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編輯本段“論語”雜談 (一)“論語”命名的意義和來由 《論語》是這樣一部書,它記載著孔子的言語行事,也記載著孔子的著名學生的言語行事。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

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文選·辨命論注》引《傅子》也說: “昔仲尼既沒,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

從這兩段話里。

7. 來自古詩文中重點詞句

語文總復習古詩文閱讀 第 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擇其善者而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述而》) (2)西當太白有鳥道,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 2.(2011·遼寧)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樂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體解吾猶未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 (2)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且夫天地之間,____________,茍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3.(2010·課標全國)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繩則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2)千里馬常有,________________.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稱也.[韓愈《雜說(四)》] (3)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__________.(陸游《游山西村》) 4.(2010·遼寧)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與澤其雜糅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離騷》)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樹木叢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海》) (3)噫!菊之愛,____________________.蓮之愛,__________________?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 1.考點要求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考點剖析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實際上包括三個要素,即“常見的”“名句”和“名篇”.所謂“常見的”,是為考生備考限定一個大致范圍,意思是所要考的內容并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日常閱讀和寫作活動中常會遇到的:一是《課程標準》和現行教材規定背誦的篇目,這些篇目考查的可能性最大;二是課外的經常引用的名句名篇.所謂“名句”,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名家名篇,所指既有詩歌也有散文,一般為高中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 3.命題規律名句名篇是高考每都要涉及的考點,賦分6分.一、填充型演練體悟 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1)戶庭無塵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2)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蘭亭集序》) (3)云銷雨霽,彩徹區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陋室銘》) (5)雕欄玉砌應猶在,________________.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6)羌管悠悠霜滿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 整合點撥 做名句名篇默寫題常出現的三種問題是寫錯別字、丟字和倒序.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需要在復習和應試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難寫字、生僻字從某種意義上說,背誦容易書寫難,難就難在一些難寫字和生僻字上.《赤壁賦》中“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中的“釃”“槊”都是生僻字.對于這些字,平時要多練,考時應留心. 2.注意同音異義字同音異義字,是命題人最得意的“設伏點”,也是考生寫錯字的主要所在.如“萬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作”,常誤寫為“做”;“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中的“禁”,常誤寫為“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常誤寫為“才”.這就要求考生應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通過有意識地比較,既知其音,又知其義. 3.辨別通假字文言文中存在著大量的通假字,在默寫名句時考生容易誤寫成它的本字. 4.注意散文句中的虛詞,尤其是句末助詞這些詞在默寫時容易丟掉.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中的“焉”“也”兩個助詞,常被丟掉;“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矣”易丟,且易誤寫為“也”,而句末的“也”丟的次數更多.這就要求在背誦散文時,特別留心句中或句末的助詞. 5.留意詞句順序顛倒句子順序的,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兩句的順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兩句的順序.之所以易顛倒,是因為這些句子多為并列句.顛倒詞序的,如“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易顛倒為“見不賢而自內省也”,“秋月春風等閑度”易顛倒為“春風秋月等閑度”.對此,最根本的辦法是準確理解文意.二、理解型演練體悟 默寫. (1)《離騷》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論語十則 格言

《論語》十則 課文研討 一、分章說明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

“時”,這里是副詞,相當于“以時”,可以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習”的本義是“鳥數飛”,引申為“實習”“演習”。

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

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朋”舊注:“同門曰朋。”

跟現在說的“同學”“同班”相近。孔子說這句話是有背景的。

《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辭官以后,專力講學,“弟子彌眾(越來越多),至自遠方”。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樂。

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于個人修養范圍。

“人不知”,“不知”什麼呢?沒有說出來,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從《論語·憲問》中“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這句話,也可以看得出來。

“君子”,在《論語》一書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這句話里,可取前義。

因為這個詞現在也常用,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我們沒有翻譯;一定要譯,也可以譯作“高尚的人”。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于曾參。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諸字皆有“多”義,不是確數。

下述三事,這是巧合。朱熹認為,重在為學,“傳”指受之于師,“習”則熟之于己,而“忠”“信”為“傳習”之本。

從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學的人非常重視品德的修養。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的必要性,因為只“溫故”而不獨立思考,決然達不到“知新”的目的。過去有這樣一種理解,把“溫故”(復習舊知識)和“知新”(獲取新知識)看作相互補充的兩個方面,如子夏所說“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見《論語·子張》),這是因為忽略了下面“為師”二字。

《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這說明孔子認為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

可見,“溫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兩件事,關鍵在于要“知新”,這就需要獨立思考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其中,“罔”“殆”二字歷來解釋紛紜。

朱熹注云:“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習其事”,指的是不讀書。

講這一章,要防止產生片面理解,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是基礎。孔子就很重視“學”,反對離開“學”這個基礎去胡思亂想。

他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關于這段話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記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批評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顏色依舊充盈。孔子又對他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

言要則知,行至則仁。既知且仁,夫惡有不足矣哉!”據此,最后的“知”字當破讀,通“智”。

孔子說這番話的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兩章內容相同,故予合并。 〔講解〕這兩章也是講學習態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借鑒別人的短處,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類似的毛病。

老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資,也有借鑒的意思。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講解〕“士”,在《論語》中大約出現十五次,大多指有抱負或有特殊社會地位的人。

“弘”,胸懷寬廣;“毅”,意志堅強。胸懷寬廣,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堅強,才能長期堅持奮斗。

“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曾子說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一生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

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講解〕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會現象。

何晏集解:“大寒之歲,眾木皆死,然后知松柏小凋傷;平歲,眾木亦有不死者,故須歲寒而后別之。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茍容。”

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與君子無異,惟臨利害,遇事變,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