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筆記優美句子及感悟

解夢佬 0

1. 余秋雨的《山居筆記》100字經典文段及賞析

山居而清,筆記記閑。少去幾分世俗的嘈雜,而多了幾分清幽與歷史的厚重與淡定。被流放的人啊,哪一個不是空有一番報負,一胸錦繡文章?然而歷史的車輪卻無情的把他們碾碎在腳下。

蘇東坡突圍,這是作者在比喻自己啊,對于世俗之冷眼,他已經累了,是該找個山居歇一歇。但這會想東坡那樣,在不得志之時寫出人生的巔峰。

余秋雨知道,獨立寒風中也罷,酣睡也罷,只有心中的寧靜才是不滅的。

管他世俗黑白分,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我只寫出我自己的心聲。

2. 余秋雨的《山居筆記》100字經典文段及賞析

山居而清,筆記記閑。少去幾分世俗的嘈雜,而多了幾分清幽與歷史的厚重與淡定。被流放的人啊,哪一個不是空有一番報負,一胸錦繡文章?然而歷史的車輪卻無情的把他們碾碎在腳下。

蘇東坡突圍,這是作者在比喻自己啊,對于世俗之冷眼,他已經累了,是該找個山居歇一歇。但這會想東坡那樣,在不得志之時寫出人生的巔峰。

余秋雨知道,獨立寒風中也罷,酣睡也罷,只有心中的寧靜才是不滅的。

管他世俗黑白分,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我只寫出我自己的心聲。

3. 余秋雨的山居筆記中的好詞好句級對句子的短評

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覺得心浮氣躁,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中度過的。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閱了書桌上一本余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說是想從書中尋找些許心靈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來都不是那種善于讀書的人吧,總覺得自己既缺乏潛心鑒賞的定性,又沒有那種體味美感的修為。想想以前看書,多半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覽而過,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圇吞棗式的劣根性---棗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卻依舊索然無味。因此,每次要寫諸如讀后感之類的文字時,便難免有些捉襟見肘的窘迫感。

但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后,倒是自認為感覺有些奇怪,因為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里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應該說全書沒有詩歌那樣唯美華麗的辭藻,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筆鋒,但正是由于這樣一種擯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為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并啟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了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我們多數人都熱衷于名與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著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為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著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著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4. 余秋雨的《山居筆記》中有哪些精彩片段

小人(選自余秋雨, 山居筆記)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們歷史學家忽視了。

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兇巨惡。他們的社會地位可能極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論,他們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學者。很難說他們是好人壞人,但由于他們的存在,許多鮮明的歷史形象漸漸變得癱軟、迷頓、暴燥,許多簡單的歷史事件變得混沌、曖昧、骯臟,許多祥和的人際關系慢慢變的緊張、尷尬、兇險,許多響亮的歷史命題逐個變得暗淡、紊亂、荒唐。他們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們并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他們的全部所作所為并沒有留下清楚的行為印記,他們決不想對什麼負責,而且確實也無法讓他們負責。他們是一團驅之不散又不見痕跡的腐蝕之氣,他們是一堆飄忽不定的聲音和眉眼。你終于憤怒了,聚集起萬鈞雷霆準備轟擊,沒想到這些聲音和眉眼也與你在一起憤怒,你突然失去了轟擊的對象。你想不與理會,調過頭去,但這股腐蝕氣卻又悠悠然地不絕如縷。

我相信,歷史上許多鋼鑄鐵澆般的政治家、軍事家,最終悲悵辭世的時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確的政敵和對手,而是曾經給過自己很多膩耳的佳言和突變的臉色最終還說不清究竟是敵人還是朋友的那些人物。處于彌留之際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死不瞑目,顫動的嘴唇艱難地吐出一個詞匯“小人……”

——不錯,小人。這便是我這篇文章要寫的主角。

小人是什麼?如果說得清定義,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可惡了。小人是一種很難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約略能說的只是,這個“小”,既不是指年齡,也不是指地位。小人與小人物是兩碼事。

在一本雜志上看到歐洲的一則往事。數百年來一直親如一家的一個和睦村莊,突然產生了鄰里關系的無窮麻煩,本來一見面都要真誠地道一聲“早安”的村民們,現在都怒目相向。沒過多久,幾乎家家戶戶都成了仇敵,挑釁、毆斗、報復、詛咒天天充斥其間,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準備逃離這個可怖的深淵。可能是教堂的神父產生了疑惑吧,花了很多精力調查緣由,終于真相大白,原來不久前剛搬到村子里來的一位巡警的妻子是個愛搬弄是非的長舌婦,全部惡果都來自于她不負責任的竊竊私語。村民知道上了當,不再理這個女人,她后來很快也搬走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村民間的和睦關系再也無法修復。解除了一些誤會,澄清了一些謠言,表層關系不再緊張,然而從此以后,人們的笑臉不再自然,既便在禮貌的言詞背后也有一雙看不見的疑慮眼睛在晃動。大家很少往來,一到夜間,早早地關起門來,誰也不理誰。

我讀到這個材料時,事情已過去了幾十年,作者寫道,直到今天,這個村莊的人際關系還是又僵又澀,不冷不熱。

對那個竊竊私語的女人,村民們已經忘記了她講的具體話語,甚至忘記了她的容貌和名字。說她是壞人吧,看重了她,但她實實在在地播下了永遠也清除不凈的罪惡的種子。說她是故意的吧,那也強化了她,她對這個村莊也未必有什麼爭奪某種權力的企圖。

說她僅僅是言詞失當吧,那又過于寬恕了她,她做這些壞事帶有一種本能的沖動。對于這樣的女人,我們所能給輿的還是那個詞匯:小人。

小人的生存狀態和社會后果,由此可見一斑。

這件歐洲往事因為有前前后后的鮮明對比,有那位神父的艱苦調查,居然還能尋找到一種答案。然而誰都明白,這在“小人事件”中屬于罕例。絕大多數“小人事件”是找不到這樣一位神父、這麼一種答案的。我們只要稍稍閉目,想想古往今來、遠近左右,有多少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村落”被小人糟踏了而找不到事情的首尾?

由此不能不由衷地佩服起孔老夫子和其它先秦哲學家來了,他們那麼早就濃濃地劃出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誠然,這兩個概念有點模糊,互相間的內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彈性,但后世大量新創立的社會范疇都未能完全地取代這種古典劃分。

孔夫子提供這個劃分當然是為了弘揚君子、提防小人,而當我們長久地放棄這個劃分之后,小人就會象失去監視的盜賊、沖決堤岸的洪水,洶涌泛濫。結果,不愿再多說小人的歷史,小人的陰影反而越來越濃。他們組成了道口路邊上密密層層的許多暗角,使得本來就已經十分艱難的民族跋涉步履,在那里趔趄、錯亂,甚至回頭轉向,或拖地不起。即便是智慧的光亮、勇士的血性,也對這些霉苔斑斑的角落無可奈何。

5. 【讀《山居筆記》有感作文】

這兩天都在品讀余秋雨的散文,收獲頗豐。

尤其是對中國的文化,人文精神的理解。每每想到那略帶晦澀卻極具穿透力的文字,總能使我心底一顫。

在不經意間,我對人性的理解、對世俗的感悟、對社會的洞察力在不覺間已提高了不知多少鳥瞰的高度。 游戈在那充斥著極深沉的文化底蘊的字里行間。

我不禁凝思掠地、浮想聯翩。于是我悄然離開與其暢游在羅馬假日空寂、穆肅的偉大。

震撼于都江堰超凡脫俗的水波凄厲。徘徊于周莊水鄉靜溢、淡逸的絕塵。

踽踽獨行于這世間的華麗風景,四周排滿各國異地的風情,我好似彳亍在一條條“繁華”的街道,周遭盡是千古名勝的味道,我的思緒也同化在這種超塵的意境里。忽地,耳旁傳來一陣轟鳴,于是靜下心來。

側耳傾聽。呵!竟是一所叫做“寒山寺”的千年故古剎在一個月落風啼的風霜深夜鳴鐘,那鳴響深沉而凄楚,驚醒了客泊停舟中一位名叫張繼的過客。

只見他提起渙散的雙眼,迷離地凝望著不遠處零星閃爍的漁火。他輕拂衣袖,泯月華之光,粹然一聲長嘆:“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時一首名作《楓橋夜泊》的詩文便橫空出世了。

千年的歲月又不知有過多少名流官宦游歷于寒山寺的風華,聽聞過那深沉久遠的鐘鳴。但歷史的年輪壓轆過他們過往的痕跡。

而寒山寺的那個不眠夜,那短短的二十八字四行竟能洞穿千載光陰延伸到了那麼遙遠,它居然鐫刻山河,雕僂人心,永不漫漶。

6. 山居筆記 文章賞析300字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余。

為了寫作此書,我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我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

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在總體計劃上,這本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文明的第二階段記述。第一階段的記述是《文化苦旅》,那本書中的我,背負著生命的困惑,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跡和文化現場,然后把自己的驚訝和感動告訴讀者。

但是等到走完寫完,發覺還有不少超越具體遺跡的整體性難題需要繼續探訪,例如—— 對于政治功業和文化情結的互相覬覦和生死與共; 對于文化靈魂的流放、毀滅和復蘇; 對于商業文明與中華文化的狹路相逢和擦肩而過; 對于千年科舉留給社會歷史的功績和留給群體人格的禍害; 對于稀有人格在中華文化中斷絕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 對于君子和小人這條重要界線的無處不在和難于劃分; …… 這些問題如此之大,當然不可能輕易找到答案,我能做的,只是招呼讀者用當代生命去感觸和體驗。這便構成了《山居筆記》的基本內容。

稍稍年長的讀者應該記得,這些問題在十年前公開談論并不方便。當時,哪怕是給清朝統治者以更多的正面評價,把民間金融業全面破碎的主要原因歸之于太平天國運動,或者在不設定“唯心主義”的批判前提下充分肯定朱熹,在維系社會管理和文明傳承的意義上稱贊科舉制度,都會引起不少左派批判家的警惕,更不要說打破時限大談“流放”、“小人”、“圍啄”這些很容易讓人產生現代聯想的命題了。

為此,我要再一次感謝當時敢于發表這些文章的《收獲》雜志。至于我本人的勇氣,則來自十年浩劫間對民族苦難的切身感受和反復思考。

這種思考,開始于浩劫初期可憐父輩的牢獄骨灰,延續于浩劫中期軍墾農場的漫漫苦役,深化于浩劫后期故鄉山屋的寂寞歲月,又回味于浩劫過后某些黑影的翻云覆雨。幸好一九七八年嚴冬在北京召開的一次會議改變了中國,我也隨之獲得了生存的尊嚴。

既然一切都來自于苦難,我問自己手中的筆:你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我只擔心災難中的思考因過于憤怒而失之于偏激,便想從考察和閱讀中獲得更廣闊的時空印證。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了海外漢學界。

那麼多高水平的專家學者早早地流落到海外各有原因,他們畢竟避過了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有充裕的時間投入研究,而研究的方法又引入了國際學術標準,在科學性、宏觀性上遠超乾嘉學派的考據水平。但在十年前,國內學術界要了解他們的研究成果十分艱難,甚至直到今天,雖有一些專著流傳到大陸,仍然不易見到那些以散篇形式發表于專業雜志間的各項具體研究。

海內外研究成果積累得比較完整的是香港,于是我總是利用前去講學的機會在那里貪婪補課。記得前不久一位曾經多次撰文批評《山居筆記》“硬傷”的先生直接給我來信,說又發現我的一處論述在國內某大學編印的資料上找不到根據。

我回信感謝他來信探討之誠,并說明那項資料早已被海外學術界嚴密論證,詳細資料存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庫房,答應下次去時復印一份送給他。香港中文大學在山上,我當時為了鉆研資料棲居一處設備簡單的集體宿舍叫曙光樓,因此有了“山居”的說法。

現在回想起來,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立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于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萃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

寫完這本書后,我又寫了一本人生隨筆,然后進入文化考察的又一個新階段,即驅車數萬公里逐一拜謁人類歷史上一切發生過重大影響的文明。一路歷盡危難,卻從未退縮,因為我在陌生的異國荒原上找到了返現中華文明的方位,時時校正著國內考察時的各種感悟。

我把《山居筆記》的續篇,寫到了開羅的死城邊、耶路撒冷的小巷口、海灣和南亞沙塵覆蓋的大炮下。在那里才明白,即便走遍中國也很難真正了解中國,因此經常與同行的伙伴們感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除臺灣爾雅版的繁體字版外,這本文匯版的簡體字版已印了三十五萬冊,我親自從讀者手里買得的盜版本有十二種。經常看到有人在報刊上否認目前盜版的嚴重事實,批判反盜版是“炒作”,我便特地編撰了《盜版二十六例》置之《霜冷長河》精裝本卷首,其中選印了《山居筆記》的不同盜版本封面八種,使文化盜賊們無可抵賴。

誰知這些年趁我遠行歷險,他們在國內鬧成一團,無非是想用誹謗遮蓋盜竊,連當年翻云覆雨的黑影也拉出來了。對他們當然不能再用規勸的辦法,因此把本書初版的代序撤去,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相應的改動。

正該取笑他們沒有把手中的偷盜物細看一番:文明和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