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中藥很難喝的句子用比喻句

解夢佬 0

1. 形容藥很難喝的成語或句子有什麼

1、良藥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治病的好藥,味苦難吃。常比喻有益而尖銳的批評。

出 處:《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惜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2、苦口良藥 [ kǔ kǒu liáng yào ] 好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衷心的勸告,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缺點錯誤很有好處。

出 處:《孔子家語·六本》:“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擴展資料

近義詞:

忠言逆耳 [ zhōng yán nì ěr ] 忠誠直率的勸告聽起來不大舒服。

出 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忠言拂于耳。” 逆耳:不順耳。

反義詞:

口蜜腹劍 [ kǒu mì fù jiàn ] 比喻嘴甜心毒,狡猾陰險。

出 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翻譯:唐朝宰相李林甫,妒忌賢能,與人相處表面親熱,而心存陰謀。故時人稱他“口有蜜,腹有劍)。”

2. 喝苦中藥心里難受的的表達句子

宋徐鉉《題廟》詩:“常嗟多病嫌中藥,擬問真經乞小還.”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良藥苦于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孔子家語·六本》:“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唐·康駢《李使君》:“及至冰餐,俱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嚙檗吞針 .”

清金農《曲江之上雜書》詩之三:“辛苦服三苓,《本草》出袖內.”

《素問》:“辛補肝,咸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醫學問答》:“夫藥本毒藥,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藥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

《神農本草經》:“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

張仲景:“藥,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藥.”

夫藥有寒熱溫平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互相氣味厚薄不同,輕重不等,寒熱相雜,陰陽相混,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總而言之,不可混說,分而言之,各有所能.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輕清成象,重濁成形.清陽者發腠理,濁陰者走五臟.清中清者,養榮于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氣為陽,氣厚為陽中之陽,氣薄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氣厚則發熱.味為陰,味厚為陰中之陰,味薄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味厚則泄.升降浮沉之理,胸中豁然而貫通矣.人徒知藥之神者乃藥之力也,殊不知乃用藥者之力也,人徒知辨真偽識藥之為難,殊不知分陰陽用藥之為尤難也.

3. 形容中藥的句子

《滿庭芳》

辛棄疾

“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藥名,活龍活現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了她怨恨戰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洪皓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4. 描寫中草藥的句子有哪些

1.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2. 天南望, 半夏微涼, 期艾三千青木香。3. 中草藥很神奇,能把百病來防治,華佗醫術傳百世,扁鵲神醫創奇跡,《鹿茸救母》的故事很經典,靈芝草,不老仙丹的傳說不一般。

漫山遍野蒲公英,時常飲杯苦丁,消炎,化瘀,去火,又化癰,艾蒿更是用處多,祖祖輩輩都用它,菊花茶,金銀花,枸杞玫瑰花泡著喝,泡大海時常喝,防治咽炎離不開它,蒼耳,甘草,炒山楂,蓮子、薏米、槐花茶,丹參、陳皮、大紅棗,百合、山藥、阿膠糕,保健身體很重要,很重要!4. 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陸龜蒙春日出游,看到野外自然景色清新秀麗,皮日休當即吟七絕一首:“數曲急溪沖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草香石冷無近遠,志在天臺一遇中。”吟罷,他對陸龜蒙說:“我這首詩雖不見佳,但卻暗含三味中藥名,老兄你能否猜得出?”陸龜蒙聽后,不禁笑道:“不必過謙,詩寫得好,但藥名并不難猜,是竹葉、通草、遠志三味藥,是也不是?”沉吟片刻后念道:“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綬蘸溪黃;連云更入幽深地,骨錄閑攜相獵郎。”

皮日休不假思考地答道:“不過是紫葛、黃連、地骨三味藥而已。”5. 我堅持喝了幾個月的中藥,每一碗的入口,也就意味著多了一份苦澀。

在這幾個月之中,我喝了不知多少碗中藥,也不知品嘗了多少份苦澀。在這背后,卻帶來了最終的快樂——病情好轉。

這多虧了這一份苦澀,若沒有它,我拿什麼去換最后的那份甜蜜呢?不必要去抱怨,生活中的苦是需要的,掌握好這份苦,最終就可以換取甜,因為你付出了幾份苦澀,就能換取幾份甜蜜。6. 相信我們都曾經有懼怕喝中藥的經歷,年幼的我毫不例外。

印象至深的是,小學的一次生病,藥很晚才煮好了,凌晨的時候母親把我從床上叫醒,說是要喝中藥了。我頓時既恐懼又憤怒,又哭又鬧滿心的不情愿。

母親雖說第二天還要上班,卻還鍥而不舍地撫慰我。直到最后,我一邊哭一邊把那難喝至極的黑東西灌下肚子。

還未喝完,就開始反胃嘔吐。在那次以后,我一旦是喝了極苦的藥就很容易嘔吐。

那時母親在一旁輕輕撫著我的背一邊幫我順氣,一邊喃喃道:“沒事了,沒事了,把‘風’都嘔出來就不咳了。”7. 我肚子疼,媽媽帶我去看病。

醫生開了五服中藥。晚飯后,媽媽把熬好的藥湯給我喝。

我一看見黑黑的藥就害怕,不敢喝,太苦了。媽媽瞪著眼睛,兇巴巴的說:“快點喝!”我沒辦法,只好端起碗,抬起頭,閉著眼睛痛苦的往嘴里灌。

媽媽告訴我,良藥苦口利于病。8. 在西游記的第二十八回里,吳承恩用藥名寫了一首“西江月”的詞,描寫孫悟空對進犯花果山殘殺眾猴兒的獵戶進行抵抗的情景:“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

人參官桂嶺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難歸故里,檳榔怎得還鄉?尸骸輕粉臥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

這里用了烏頭、海馬、人參、官桂、朱砂、附子、檳榔、輕粉、紅娘子等中藥名,生動地描寫了當時激烈拼殺和獵戶殘亡的戰斗場面。9. 中草藥是 中醫預防治療疾病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于其他醫學的重要標志。

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10. 明清小說家馮夢龍的情書,更是巧妙地將中藥與詩詞聯袂:“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對威靈仙發下盟誓。

細辛將奴想,厚樸你自知,莫把我情書當破故紙。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地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嚅為伊耽悶,白芷兒寫不盡離情字,囑咐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

你果是半夏當歸也,我情愿對著天南星徹夜地等。”情書中共用了14個藥名,情書情思情趣躍然紙上,反映出這位文學大師對醫藥知識的精通。

11. 談到中草藥,我想大多數人首先聯想到的應該是一碗黑不溜秋的,散發著一股股難以名狀的古怪草藥味的,喝下去時可以讓舌頭苦上好一陣子的不明液體。然而就是有著這樣可怖名聲的中藥——哪怕它曾經也是我所避猶不及的——如今卻成了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至為珍貴的記憶。

12. 老人們常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人參是三寶之首,能補氣血、生津液,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

東北的長白山區,就是人參的家鄉。在那兒,千百年來,流傳著許許多多有關人參的絢麗多彩的故事,這里說的是一個有關人參姑娘的故事。

13.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新婚不久辭別妻子奔赴抗金前線,一日夜深人靜,以中藥名填詞一首,遙寄嬌妻:“云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郁,金縷織硫黃。

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掠過半夏,涼透薄荷裳。

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

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黃。”從中可以找出云母、珍珠、防風、沉香、郁金、硫黃、桂枝、蓯蓉、水銀、連翹、半夏、薄荷、鉤藤、常山、輕粉、獨活、續斷、烏頭、苦參、當歸、茱萸、熟地、菊花等多味中藥,這些藥名本身的語義共同構筑了詞的內容,而且使之與詞意有機地融為一體。

14. 野馬追的傳說 。秦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