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雪花(至少十個句子)
雪,如花瓣在天空翩翩起舞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靈飄逸的玉蝴蝶,扇動著薄翼,初降人間。
雪象一片片鵝毛,紛紛揚揚飄落下來。
借問飄飛雪:盈盈欲為誰?空留昨日情,不見舊時人。蕊寒香冷菊難覓,淚灑空枝夢不尋。踏雪有痕藏不住,疏影一抹亦報春。
她又一次出現在我的眼前,她那雪,就如白玉,鋪滿了大地,讓你感覺來到了天界。
滿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頭上的白頭巾,蓋在了大地上。
是掉落在人間的精靈,凈化著人間的污點。
那雪,就如白玉,鋪滿了大地,讓你感覺來到了天界。
滿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頭上的白頭巾,蓋在了大地上。
像水晶一樣的雪飄落在冬季,像飄落的白茶花一樣鋪在大地.
2. 用明喻的修辭手法造十個句子
1、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明喻】
2、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3、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4、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
5、戰士就像國家的鋼鐵長城一樣,守衛祖國的邊疆。
6、她的名字猶如洪水猛獸,使敵人嚇破了膽。
7、她笑得像花兒一樣燦爛。
8、太陽象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球.。
9、我像蜜蜂一樣忙碌。
10、他像獅子一樣勇猛。
明喻 míngyù
以兩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辭手段。
比喻的一種,明顯地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某事物,表示兩者之間的相似關系。
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詞。
如:魯迅的雜文像匕首、投槍一樣,刺向敵人的心臟
3. 用比喻修辭手法造句子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顆顆寶石綴在湖面之上.
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這一朵朵菊花,遠看像一個個色彩鮮艷的繡球,近撫好似一匹匹細膩的絲綢.
天上的云像連綿的峰巒,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獅,像奔騰的駿馬.
遠處的霓虹燈亮了,像一道亮麗的彩虹,像仙女飄舞的裙帶,像一座七彩小橋,像一朵朵耀眼,絢麗的云.
遠遠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樹連成一片,濃濃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顴骨上橫著的一道劍眉.
鵝毛,像蘆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來.
4. 誰知道有什麼修辭手法
地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減肥”,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絕不吝惜。
——將作品擬人化,把刪削冗繁說成是“減肥”,生動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飯,就跑到海邊,把自己焊在礁石上,聽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擬物的方法夸大聽潮的癡迷程度,形象生動,有感染力。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常見修辭手法的運用。
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常見修辭用法的特征及作用等知識。
參考答案:B〔后一個“巴金”是指生活中的巴金,前一個才是指代巴金的風格和精神。〕 錯解分析:錯選A,認為把話語比喻成“棉球”不恰當。
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此比喻由醫務人員所說,并且其對象是病人,在特寫的場合中是合適的。 方法技巧:首先要了解各種常見修辭手法的基本特點,然后結合語句的特定語境進行分析。
〔案例2〕(★★★★)在橫線處填寫恰當的句子,構成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剛正,人格須挺立; , , ;人的一生像水,要靈活,方法須隨和; , , ;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風須樸實。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正確運用常見修辭手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知識依托:排比等常見修辭手法的基本特征語法知識等。 參考答案: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實(成材),內涵須深刻(立場須堅定)……人的一生像火,要燃燒(要熱情),性格須熱情(態度須誠懇);…… 錯解分析:語句在結構上不盡合理,前后內容不夠連貫。
方法技巧:此題把仿寫與修辭運用結合在一起,因此做題時,首先要把握好已提供語句的基本結構及表現特點,然后以聯想的方式選擇恰當的內容,并使整體語句符合試題要求的修辭要求。 ●錦囊妙計 一、了解常見修辭手法的基本特點及作用等,把握特征才能很好地運用。
結合近年命題,要著重掌握下面一些修辭手法: 1.比喻,要掌握明喻、暗喻、借喻的基本特征,然后根據試題要求等選用合適的一種。 2.排比,結構要相近,語氣要一致,各分句間的內容要有相關性,并且分句在數量上不能少于三句,等等。
3.擬人,賦予物以人的思想和感情,這種修辭的運用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的特點,恰當選用,而不宜隨意濫用。 二、把握試題的基本特征,及試題對修辭的基本要求。
1.注意形式要求。如寫一個比喻句,語句整體上要構成排比句、對偶句等, 2.注意內容要求。
所寫內容要與已經提供的語句相關,或直接根據試題要求的話題內容進行做題。 三、結合修辭手法選取恰當角度組織內容做題。
一般來說,仿寫語句、完成排比句及對偶句等,都要注意到內容的選擇,在選擇時,既要注意到與原句的配合,又要發揮自己的想象,以合理的內容來完成語句。 ●殲滅難點訓練 1.(★★★★)對下列句子的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用具體的可以感知的“骨頭”代替實際存在而又不可觸摸的抽象的精神,給人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我們總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總希望所有的機緣都能在同時出現,總希望整條路上都是和風麗日、鳥語花香。
卻沒想到,追求完美的我們,本身就是一種不完美,一種極端的不完美。 ——三個“總希望”領起的排比句強調了“我們”對“完美”的希求,以及對完美難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與山綢繆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間,還是山誘俘了海水,只見海把山圍成了一角角的半島,山呢,把海圍成了一汪汪的海灣。 ——擬人手法的運用,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海山渾然一體的優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發奇麗。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蓮花,像海棠葉,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個比喻表現漓江兩岸石乳的千姿百態,進而表現了漓江景色的奇麗。
2.(★★★★★)請仿照下面兩個比喻句的句式,以“*山”開頭,寫兩個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長江,好比一位叱咤風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嶺,呼嘯著奔向大海;長江,又好比慈祥的母親,點點乳汁,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茁壯成長。
3.(★★★★★)參考下面擬人化的句子,以“玫瑰花和玉蘭花”為內容,寫兩個擬人句。(不超過60字) 梨有五月鮮,蘋果有老花甜,陽光斑斑點點篩落枝葉間,映照著累累果實,五月鮮已經羞紅了臉,老花甜已經笑臉迎人。
4.(★★★★)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
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這種認識,你就會發現崇高就在你身邊:它可能是一座山,讓你感受巍峨; , ;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領悟激越; ,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個人,讓你理解偉大和純粹。
5.(★★★★)根據下列畫線句子的句式、修辭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構成前后連貫合理的排比句。 也許你無法擁有深邃的藍天,但是你可以做飄逸的白云; , ; , 。
只要你滿懷信心,善于發現,你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6.(★★★★)請用夸張和比喻的手法擴展下面的句子,50字左右。
草地上的霧特濃而且濕。 7.(★★★★)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排比句。
要記住: , ;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長成大樹,不生長的就會成。
5. 運用修辭方法的句子10個謝了
比喻、借喻、借代、擬人、夸張、反復、對偶、排比、渲染、頂真這些修辭方法的作用并舉例。
附錄: 輔導員"古道西風"的回答:
運用比喻,可以使語言生動形象,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可以傳達出作者對生活中的事物的獨特感受。如:“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第向船尾跑去了。”用“踴躍的鐵的獸脊”來比喻“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寫出了看社戲途中的奇特感受。
借喻是比喻中的一種,就是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只出現喻體的一種比喻。如:“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這里用“自由花”來比喻人民得到解放以后的幸福生活,使抽象的意思具體化了。
借代可以使文章變化生姿。如:“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這里用“旌旗“借指軍隊。
擬人可以使語言更生動,使文章更有文采。如“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將延安人民的歡迎場面生動地展現出來了。
夸張往往故意夸大其詞,對所表達的內容進行強調或渲染。如:“整個老城像一座燒透了的磚窯”。
反復的作用是強調所說內容。如:“盼望著,盼望著,……”強調了盼望的急切。
對偶能使語言整齊和諧,音韻鏗鏘,增加文章的美感。格律詩常它來勾勒畫面,如:“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排比可以鋪排文意,舒展內容,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還能增強語言的氣勢。
我就不給你列舉了 相信你看了會自己寫的
6. 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造一個句子
1. 孩子們又活潑又漂亮,就像春天里的花蕾。
2. 干部脫離群眾,就像魚兒離開水一樣。
3. 走在軟綿綿的沙灘上,就像走在地毯上一樣。
4. 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5. 一首優美的歌,就像一股清澈的甘泉,在年輕人的心中流淌。
6. 這篇文章寫事太籠統,不明確,讀起來就像霧里看花似的。
7. 滿山盛開的杜鵑,遠遠望去就像緋紅的云霞。
8. 你時而離我很近,你時而離我很遠,就像云樣漂浮不定。
9. 飄落的葉子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可愛的精靈。
10. 我正干著的這個活兒對我來說,就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11. 春山如笑,碧水含情,就像好客的主人,拉往了游客的腳步,令他們一個個留連忘返。
12. 學習就像逆水行舟,不是前進,就是后退。
13. 黃土高原的三月天就像嬰兒的臉,變化無常。
14. 母愛就像陽光一樣照耀著我,就像港灣一樣保護著我。
15. 一會兒地上就像蒙上一層霜花,白白的我片,忽然一陣大風吹起,雪花漫天飛舞,接著鵝毛般大雪紛紛而至。
7. 有幾個修辭手法、個造一個句子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 (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類別 特點 本體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出現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出現 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 無 出現 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例句: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老舍《濟南的冬天》 2.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2)擬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1)擴大夸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2)縮小夸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3)超前夸張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現 例句: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1. 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7.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和兩種。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 引(間接引用)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0.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②特征代本體。即用借體(人。
8. 造幾個又有比喻又有排比等的多樣修辭方法的句子
巨浪好像一只巨大的手在撕扯著湖中的漁船,狂風在空中呼嘯,好像是從地獄傳來的哀嚎,令人毛骨悚然,那麼尖利,那麼恐怖,那麼絕望.
理想是筆,寫出人生之光
理想是光,照亮黑暗的街
理想是街,走出自己的路
理想是路,帶你走向成功
理想是風,吹起飽滿的帆
理想是帆,帶起前進的船
理想是船,駛向憧憬的海
理想是海,載你向遙遠的彼岸
理想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理想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理想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理想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理想是水,澆出生命的苗;
理想是苗,長出生命的樹;
理想是樹,開出生命的花;
理想是花,結出生命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