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讀書筆記好句

解夢佬 0

1.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無常好詞好句

《無常》描述兒時在鄉間迎神會和戲劇舞臺上所見的“無常”形象,說明“無常”這個“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曾多次寫到“無常”這種鬼怪。在《無常》中他比較詳盡地記述了在廟會中見到的“無常”。

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在廟會上都比較喜歡白無常,而普遍討厭黑無常,而從文字來看魯迅也比較喜歡白無常。認為他“不但活潑而詼諧”。

而且單單渾身雪白這一點就能在各色鬼怪中十分扎眼,很有“鶴立雞群”之感。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當時的廟會中白無常是個很出風頭的角色。

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2. 朝花夕拾《無常》中的好詞好句

簡介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

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

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陸續發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7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并添寫《小引》和《后記》,1928年9月結集時改名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

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

書的封面為陶元慶所繪。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阿長與》;批判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二十四孝圖》;表現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露庸醫誤人的《父親的病》;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好友《范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

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國初期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其中不少作品被納入初中課本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可見它對教育事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朝花夕拾》的文體 《朝花夕拾》通常被稱之為“回憶散文”,本為散文文體,而又特別標示“回憶”二字,可能是因為魯迅說過,《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寫的是記憶中的往事。

魯迅在創作《朝花夕拾》時,在文體樣式的選擇上,或許是不經意的,但卻是必然的,他所選擇的是表現自己獨特人格精神氣質的文體。《朝花夕拾》不是經驗性的記事,也不是純想象性的描寫,重在寫感觸,有了感觸其敘事描寫才有內涵,有意味。

而其感觸取向上的差異及由此而出現的表達方式不同,就產生了文本的多樣性。 一是雜文感。

30年代,李長之先生說《朝花夕拾》“名為散文其實依然不過是在回憶中摻雜抒情成份的雜感”,我們不能不說《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都是這種雜感,但其中的兩篇確實是事實上的雜感體,即《狗·貓·鼠》與《二十四孝圖》。 二是散文與雜感結合的文體。

這種結合可能并不是文體創造的自覺,而是寫作時作者的感觸由內向外的自然延伸,以內在的情感體驗為驅力,轉向外在的文明批評。由于魯迅行文每不忘社會,且很少沉入屬于個人的內心世界,因而《朝花夕拾》隨處可見感觸內外交迭的描述與評論,其文體基本上是散文與雜感的結合,最典型的是《五猖會》、《無常》、《父親的病》、《瑣記》。

三是純散文。魯迅在憶述昔日的生活經歷時,較多地沉入個人的情感世界,而又較少出之以雜感式的議論,這就成為純散文。

當然所謂“純”是相對而言的,對魯迅來說,完全沉入個人情感世界是罕見的,像冰心《往事》那樣純粹表現個人的內心世界的文體是找不到的。因此《朝花夕拾》從總體而言,屬于朱自清所說的那種“散文學”文體。

但魯迅也有沉入屬于自己的情感世界的時候,于是產生了雜感因素很少的純散文文體,典型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創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憤怒聲討反動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反動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曾經先后避居山本醫院、德國醫院等處。

盡管生活艱苦,還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三篇散文,它們后來與魯迅在慘案發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只待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現廈門大學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

魯迅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魯迅雖然不喜歡廈門大學,但他對自己擔任的課程卻傾注了全力,他上的課很受學生的歡迎。

在繁忙的教學之余,魯迅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朝花夕拾》文章目錄 目錄《小引》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精讀】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精讀】 《無常》【精讀】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精讀】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精讀】 《范愛農》【精讀】 《后記》 《朝花夕拾》小引 ·魯迅· 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被收錄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課。

《阿長與。

3. 《無常》好句賞析~~

答案1.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活無常的敬佩之情,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

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突出活無常的善心。2.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

這是魯迅先生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為后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3.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描繪豐富的童年樂趣。

透露出魯迅對童年生活懷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無常》好句賞析

答案

1.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活無常的敬佩之情,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突出活無常的善心。

2.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

這是魯迅先生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為后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3.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描繪豐富的童年樂趣。透露出魯迅對童年生活懷念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紅樓夢讀書筆記好詞好句好段

就是那些詩句啊1 太虛幻境對聯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2 作者自題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3 青埂峰石頭上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4 癩頭僧 說香菱 嬌生慣養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

5 賈雨村 中秋詩句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6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7 好了歌 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8 西江月二詞批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

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

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9 金陵十二釵 判詞 及 副冊 襲人 晴雯 香菱 寶黛: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湘云:富貴又何為,之襁褓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

妙玉: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質花柳,一載赴黃粱。

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事向金陵更哀。

巧姐: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李紈: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水如冰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

晴雯: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襲人: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堪羨伶優有福,誰知公子無緣。香菱: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返香魂故鄉。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10 紅樓夢 引子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

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11 紅樓夢曲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恨無常 元春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

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 探春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喜冤家 迎春 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

一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 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嘆芳魂艷魄,一載蕩悠悠。 世難容 妙玉 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

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 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

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樂中悲 湘云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

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 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

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 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虛花悟 惜春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里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

6. 無常》好句賞析

"

人是大抵自以為銜些事怨抑的;活的“正人君子”們只能騙鳥,若問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是在陰間!

"這句話充分說明人間沒有公正,惡人得不到惡報,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 同時也說明一般的“愚人”比“正人君子”直率,不虛偽。

附加:

1、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狹窄險阻的小路,左面是一個廣漠無際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廣漠無際的浮砂,前面是遙遙茫茫蔭在薄霧的里面的目的地。 賞析:這是魯迅先生寫的鄉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歡這句話,他對當時鄉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魯迅認為鄉下人不會寫出這種“熱昏似的妙語”,也寫出了當時鄉下人的素質低下,為后文寫活無常作鋪墊。 2、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賞析:這句話透露出魯迅先生對活無常的敬佩之情,從對他的尊稱“活無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連一個鬼都可以如此賦有人情味,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又何嘗不可呢?所以魯迅先生也是要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活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 讀后感:整篇文章都洋溢著作者對活無常的敬佩及贊美之情,先寫小時候對他的害怕,和現在對他的敬佩作對比,也拿閻羅王的昏庸和死無常的可怕與之作對比,突出活無常的善心。作者也是想告訴我們,連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應該怎樣呢?

7. 朝花夕拾無常好句賞析

《朝花夕拾》小引 ·魯迅· 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

目前是這麼離奇,心里是這麼蕪雜。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中國的做文章有軌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幾天我離開中山大學的時候,便想起四個月以前的離開廈門大學;聽到飛機在頭上鳴叫,竟記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繞的飛機。

我那時還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覺》。 現在是,連這“一覺”也沒有了。

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一件單衣。書桌上的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

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前天,已將《野草》編定了;這回便輪到陸續載在《莽原》上的《舊事重提》,我還替他改了一個名稱:《朝花夕拾》。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

便是現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

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這十篇就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與實際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現在只記得是這樣。文體大概很雜亂,因為是或作或輟,經了九個月之多。

環境也不一:前兩篇寫于北京寓所的東壁下;中三篇是流離中所作,地方是醫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卻在廈門大學的圖書館的樓上,已經是被學者們擠出集團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