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細節決定成敗”的詩句
1、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 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意思是:“做那些別人還沒覺察到就該做的工作,辦那些還沒發生事故之前就該辦的事,體味那些沒有散發出氣味之前的氣味。要把小的征兆當成大事,把少的征兆當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對待他人的怨恨。
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圣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 的功業。
輕易許諾肯定難以兌現,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會遇到太多的困難。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難一些,所以最終不會遇到困難。”
2、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秦朝李斯所著《諫逐客書》
內容: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
譯文:因此,泰山不舍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帝王不拒絕任何臣民,所以能顯示他們的恩德。
3、致廣大而盡精微。
出處:《中庸》
意思是:達到寬廣博大的境界同時又深入到細微之處,達到極端的高明同時又遵循中庸之道。
4、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出自:先秦·韓非《韓非子·喻老》
意思是:千里長的大堤,往往因螞蟻(白蟻)洞穴而崩潰。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5、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出自:《禮記·經解》
翻譯:稍微有一點差錯,就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2. 關于細節決定成敗的名言
原發布者:智拓法律
授書會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123工藝上的小差異,體現民族素質上的大差異——張瑞敏•我國企業的不良品率平均在10%左右,而工業發達國家可以接受的產品不合格率僅為3‰•每生產1美元的產品,我國耗費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戰略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123•戰略就是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配稱。•制定戰略就是要把你想實現的東西加以限制,如果想滿足所有的需求,就等于沒有戰略。•戰略就是在競爭中作出取舍,其實質就是選擇不做哪些事情。細節不僅存在于現代化管理中,更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簡單不等于容易不要相信“布置等于完成”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每人改變一點點,全民族素質就提高一大步。每天改變一點點,個人素養每天提高一大步智者善于以小見大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戴偉·帕卡德“成功是細節之子。”——哈維·費爾斯通細節是認真的態度藝術的境界里,細節就是上帝。——米開朗基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當作是做一番宏圖偉業的準備不會將處理瑣碎小事當作是負累當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過程從平淡無奇的瑣事中參悟深邃的哲理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將事
3. 有關細節決定成敗的名言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并不錯,但是它是有前提的,沒有前提的判斷就是一個絕對判斷,就是終極真理。
“細節決定成敗”的前提是方向和戰略的正確性,有句名言說得好,方向必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錯了、戰略制定錯了,細節做得再好、再努力都是徒勞的!
為什麼人們會經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呢?因為這句話多數被用在大前提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如我們備戰高考,是在目標、科目、考試范圍、考試方法都已確定的前提下,大家競爭的焦點才在“細節”上,此時說“細節決定成敗”才是正確的。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也是值得商榷的,用這句話否定“細節決定成敗”是不合適的。你們的命題有點不公平。
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這是美國已故大演說家、“成功學家鼻祖”羅曼·文森特·皮爾的一句名言。這句話被前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米盧強化之后,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4. 細節決定成敗名言
1. 戰略上舉重若輕,戰術上舉輕若重;
2. 企業如果在市場上被淘汰出局,并不是被你的對手淘汰的,一定是被你的用戶所拋棄。
3. 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ؤ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4. 沃爾瑪服務三條基本信條(ThreeBasicBeliefs):
①尊重個人原則,努力做到最好;
②10英尺規則(10-FootRule):任何一位職員,在顧客距離你10英尺(3米)以內的時候一定要問候;
③太陽落山原則(SundownRule):員工或顧客的任何要求必須在太陽落山前得到答復。
5. 如果你熱愛工作,你每天就會盡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也會從你這里感染這種熱情。——山姆·沃爾頓
6.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7. 工藝上的小差異往往顯示民族素質上的大差異。ؤ——張瑞敏
8. 一個由數以百萬計的個人行動所構成的公司經不起其中1%或2%的行動偏離正軌。ؤ——克勞斯比
9. 行之有效的創新,在一開始可能并不起眼。——彼得·杜拉克
10.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11.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ؤ——戴維·帕卡德(惠普創始人)
12. 致廣大而盡精微ؤ——《中庸》
13. 我們的成功表明,我們的競爭者的管理層對下層的介入未能堅持下去,他們缺乏對細節的深層關注。ؤ——弗雷德·特納(麥當勞總裁)
14. 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占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ؤ——巴萊多定律(也稱二八定律)
15. “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ؤ——克洛克(麥當勞創始人)
16. 差錯發生在細節,成功取決于系統。——比爾馬瑞特
17. 只有那些能夠自如地應對經營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自我變革的企業才可能超越時代地保持住自身的優勢。ؤ——奧田碩(豐田董事長)
18. 第一代老板靠膽子,第二代老板靠路子。ؤ第三代老板靠票子,第四代老板靠腦子.
5. 細節決定成敗作文
細節成就完美
聞名世界的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曾感嘆“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可見對細節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認識。其實,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歸于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在今天,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的管理和生活時代已經到來,而汪中求先生的《細節決定成敗》正是一本適應細節化時代要求而著的人生讀本。
《細節決定成敗》是一本有很強可讀性,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充滿經營智慧與管理智慧的書,是在中國理論界、出版界專論細節的第一本書。該書的整體創意、構思、立意、內容及表達都相當不錯,特別是用一系列的案例說話,有很強說服力和吸引力。
其實,不論什麼事,實際上都是由一些細節組成的。我們綜觀中外許多企業家的成功之道,其之所以能有杰出的成就,往往主要是管理層始終把細節的競爭貫徹于整個產品開發的始終。細節的競爭既是成本的競爭,工藝、創新的競爭,也是各個環節協調能力的競爭;從另一個層面上說,也就是人才的競爭。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嚴、細、實、恒”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范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每一個環節都能透出一絲不茍的嚴謹,真正做到了環環相扣、疏而不漏;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于,雖其規章制度不可謂不細、不嚴、不實,但往往說在口上,定在紙上,訂在墻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真所謂成為細節,敗也細節,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于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也就是細節的魅力。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怎樣才能使企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呢?可以說答案就是:細節決定企業競爭的成敗。這主要也是由兩個原因造成:其一,對于戰略面、大方向,角逐者們大都已經非常清楚,很難在這些因素上贏得明顯優勢;其二,現在很多商業領域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大量財力、人力的投入,往往只為了贏取幾個百分點的利潤,而某一個細節的忽略卻足以讓有限的利潤化為烏有。而看看今天我們的國人,大而化之、馬馬虎虎的毛病似乎仍然還是不絕于眼,社會上“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幾乎、似乎、將近、大約、大體、大致、大概等等,成了“差不多”先生的常用詞。就在這些詞匯一再使用的同時,生產線上的次品出來了,礦山上的事故頻頻發生著,社會上違章犯紀不講原則的事情也是屢禁不止。而與“差不多”的觀念相應的,是人們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但事實上,正如汪中求先生在書中所說的:“蕓蕓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于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也要求人們做事認真、精細,否則會影響整個社會體系的正常運轉。
如,一輛小汽車有上萬個零件,需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一架飛機有幾百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如我國前些年澳星發射失敗也就是細節問題:在配電器上多了一塊0.15毫米的鋁物質,正是這一點點鋁物質導致澳星爆炸。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細節決定成敗》這部著作一方面反映了時代變化的這種趨勢,另一方面書中所倡導的注重細節的精神,對于改變人們大而化之、做事粗糙的態度也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成大業若烹小鮮,做大事必重細節。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其實,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而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規章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中國有句名言,“細微之處見精神”。細節,微小而細致,在市場競爭中它從來不會咤叱風云,也不像瘋狂促銷策略,立竿見影地使銷量飚升;但細節的競爭,卻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今天,大刀闊斧的競爭往往并不能做大市場,而細節上的競爭卻將永無止境。一點一滴的關愛、一絲一毫的服務,都將鑄就用戶對品牌的信念。這就是細節的美,細節的魅力。
6.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言
1.細節源于態度,細節體現素質。
2.細節的實質是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3.細節承載著社會的文明。
4.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5.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
6.個人素質一小步,民族素質一大步。7.人的意志力是由責任感決定的。
8.使人疲憊不堪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9.成功=正確的定位+堅定的步伐+快樂的行進。
10.人生最大的浪費是選擇的浪費。11.人最能自我原諒的缺點是懶惰。
12.素質就是快速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歷不等于能力,知識不代表素質。
13.知識本是不值錢的,只有在理念的吸引下產生的集群的知識才可能成為個人的競爭力。14.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15.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16.每天問一遍:是你解決了問題,還是你成了問題的一部分?17.簡單不等于容易。
18.以極高的效率完成根本不需要做的工作,是最大的無用功。19.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其實是同一條路。
20.生活是參差不齊的,而生命是完全平等的。21.飛得再高,我們仍然在你的視線里。
22.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 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23.細節是能夠體現事物內在聯系和實質的微小事物和情節。
24.1 %的錯誤會帶來100 %的失敗;100-1=0。25.標準是你應接受的工作最低水平。
26.戰略: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27.衛星要上天,馬桶也不能漏水。
28.精細化管理的本質更多的是對員工的職業化要求。29.精細化管理始于數據化。
30.管理就是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能的過程。31.管理包括“管”和“理”,“管”是監督和控制,“理”是指導和服務。
32.中國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在“理”,而并非“管”。33.科學管理就是使每一個管理環節數據化。
34.以量化的數據作為:提出問題的依據、分析判斷的基礎、考察評估的尺度。35.高管人員應該:多做選擇題、少做問答題、不做論述題。
36.口號不是目標,倡議不是管理。37.策劃要活,管理要死。
38.任何一種管理理論都難以使中國企業有全面的實質性的提高,系統的組合式的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可復制的管理模式,才是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39.有些不發達地區可以從鄉間小路直接進到高速公路,但管理階段則不可能如此跨越,基礎管理無法繞 過。
40.中國企業當前首先要理解管理是一門科學,通過工作流程解決“事”的問題,通過崗位標準解決“人 ”的問題。41.明確、準確、精確:必將成為管理者孜孜以求的三級跳。
42.管理者要努力使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還要使今天與明天相適應,相平衡。43.銷售額不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才是。
44.可有可無的企業,不論銷量多大,蕭條時下降極快,繁榮時增長卻慢。45.規則是由服務者向被服務者提供的。
46.規則包括程序和制度,程序需要訓練,制度不必學習。47.規則提高一次做對的概率,流程減少銜接的摩擦。
48.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工作崗位是訓練平臺。49.職業化的訓練是最大的人性化。
50.合理的要求是鍛煉,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51.決策要慢,行動要快。
52.不要相信“布置等于完成”。53.最基本的等于最有效的。
54.戰略上舉重若輕,戰術上舉輕若重。55.企業資源必須創造效能與效率。
不與效率同步的效能是脂肪,脂肪不是肌肉。56.上級可以越級調查但不可越級指揮,下級可以越級投訴但不可越級匯報。
57.經過磨合的學習型團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58.一個團隊的能力不能超出總經理的個人能力,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59.大膽用人,小心保護,允許出錯,改過則進。60.一個成功的團隊沒有輸家,一個失敗的團隊沒有贏家。
61.蒼蠅蚊子中一定也有天才,但不妨礙我們拍死它們。62.兵的失敗是將的無能。
63.沒有考核就等于沒有制度,不與分配銜接就等于沒有考核。64.處罰員工是管理者的無奈。
65.與員工對話,用“謝謝”和“對不起”開頭。66.老板是職業經理人的第一客戶。
經理有很大的權力,但沒有公開批評老板的權力。67.不要勉強接受公司決定,又在員工面前加以批評。
68.聘用或起用新人:考察時多發現缺點,使用時多了解優點。69.不要責怪辭職的人不忠,要誠懇地請教他為何離開公司。
70.領導是有情的,管理是無情的,制度是絕情的。
7.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言
1.細節源于態度,細節體現素質。
2.細節的實質是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3.細節承載著社會的文明。
4.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5.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
6.個人素質一小步,民族素質一大步。7.人的意志力是由責任感決定的。
8.使人疲憊不堪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9.成功=正確的定位+堅定的步伐+快樂的行進。
10.人生最大的浪費是選擇的浪費。11.人最能自我原諒的缺點是懶惰。
12.素質就是快速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歷不等于能力,知識不代表素質。
13.知識本是不值錢的,只有在理念的吸引下產生的集群的知識才可能成為個人的競爭力。14.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15.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16.每天問一遍:是你解決了問題,還是你成了問題的一部分?17.簡單不等于容易。
18.以極高的效率完成根本不需要做的工作,是最大的無用功。19.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其實是同一條路。
20.生活是參差不齊的,而生命是完全平等的。21.飛得再高,我們仍然在你的視線里。
22.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 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23.細節是能夠體現事物內在聯系和實質的微小事物和情節。
24.1 %的錯誤會帶來100 %的失敗;100-1=0。25.標準是你應接受的工作最低水平。
26.戰略: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27.衛星要上天,馬桶也不能漏水。
28.精細化管理的本質更多的是對員工的職業化要求。29.精細化管理始于數據化。
30.管理就是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能的過程。31.管理包括“管”和“理”,“管”是監督和控制,“理”是指導和服務。
32.中國管理者的主要任務是在“理”,而并非“管”。33.科學管理就是使每一個管理環節數據化。
34.以量化的數據作為:提出問題的依據、分析判斷的基礎、考察評估的尺度。35.高管人員應該:多做選擇題、少做問答題、不做論述題。
36.口號不是目標,倡議不是管理。37.策劃要活,管理要死。
38.任何一種管理理論都難以使中國企業有全面的實質性的提高,系統的組合式的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可復制的管理模式,才是中國企業夢寐以求的。39.有些不發達地區可以從鄉間小路直接進到高速公路,但管理階段則不可能如此跨越,基礎管理無法繞 過。
40.中國企業當前首先要理解管理是一門科學,通過工作流程解決“事”的問題,通過崗位標準解決“人 ”的問題。41.明確、準確、精確:必將成為管理者孜孜以求的三級跳。
42.管理者要努力使整體大于各部分之和,還要使今天與明天相適應,相平衡。43.銷售額不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才是。
44.可有可無的企業,不論銷量多大,蕭條時下降極快,繁榮時增長卻慢。45.規則是由服務者向被服務者提供的。
46.規則包括程序和制度,程序需要訓練,制度不必學習。47.規則提高一次做對的概率,流程減少銜接的摩擦。
48.培訓是最大的福利,工作崗位是訓練平臺。49.職業化的訓練是最大的人性化。
50.合理的要求是鍛煉,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51.決策要慢,行動要快。
52.不要相信“布置等于完成”。53.最基本的等于最有效的。
54.戰略上舉重若輕,戰術上舉輕若重。55.企業資源必須創造效能與效率。
不與效率同步的效能是脂肪,脂肪不是肌肉。56.上級可以越級調查但不可越級指揮,下級可以越級投訴但不可越級匯報。
57.經過磨合的學習型團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58.一個團隊的能力不能超出總經理的個人能力,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
59.大膽用人,小心保護,允許出錯,改過則進。60.一個成功的團隊沒有輸家,一個失敗的團隊沒有贏家。
61.蒼蠅蚊子中一定也有天才,但不妨礙我們拍死它們。62.兵的失敗是將的無能。
63.沒有考核就等于沒有制度,不與分配銜接就等于沒有考核。64.處罰員工是管理者的無奈。
65.與員工對話,用“謝謝”和“對不起”開頭。66.老板是職業經理人的第一客戶。
經理有很大的權力,但沒有公開批評老板的權力。67.不要勉強接受公司決定,又在員工面前加以批評。
68.聘用或起用新人:考察時多發現缺點,使用時多了解優點。69.不要責怪辭職的人不忠,要誠懇地請教他為何離開公司。
70.領導是有情的,管理是無情的,制度是絕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