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演義》中常說的一句話:“結成秦晉之好”
秦晉兩國聯姻。后比喻兩姓聯姻。
周末分封諸侯時,諸侯國的大小強弱,本來是不好分清的,只是選擇好地方分封下去就是了。
后來周平王東遷,周王室衰落下去,一些諸侯國才利用這個機會強大起來,直到公元前六百六七十年,以絳(今山西翼城)為都城的晉強大了起來,其國君晉獻公迅速擴展疆域,把原來的“百里之封”擴張到方圓數千里。山西大部分與河北、河南及陜西的一部分都被他占據了。
與此同時,已把國都遷到雍(今陜西鳳翔)的秦國在秦穆公努力下招賢納士,也大大地擴展了疆域。所謂“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就是指的這件事。
秦與晉兩國是鄰居,又都強大了起來,可以說是門當戶對加上不是同姓(晉是周室同宗,姓姬,秦是西戎邊野,姓嬴),就通起婚來,晉獻公把他的女兒嫁給了秦穆公,因此,后來人們就叫她“穆姬”(古人沒有姓,都是以封地或官職、職業為姓,有的也沒有名字,女性更是如此)。秦穆公的大兒子,后來即穆公位的弘就是穆姬生的,繼位后稱秦康公。
幾年以后,晉國的驪姬設計害死太子申生,申生有兩個向來有賢名的弟弟一個是重耳(即后來繼齊桓公成為霸主的晉文公)、另一個是夷吾,夷吾(即后來的晉惠公)。他們以及夷吾的兒子子圉(yǔ即后來的晉懷公)都分別先后到秦國住過,也都娶了秦國宗室之女。以后,盡管有時免不了打仗,可仍是不斷地通婚。
2. ”秦晉之好”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啊
【秦晉之好的來歷】
我們常用永結秦晉之好來比喻聯姻,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秦晉之好的來歷,更不知曉歷史上真有其事。
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各民族處于迅速發展和急劇變革的時代。在這期間,我國各民族以華夏族各諸侯國為中心,經過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爭斗和融合,奠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礎。“秦晉之好”就是這種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僅僅是華夏族內部聯姻,更反映了當時華夏族與周邊各民族,尤其是戎狄民族的廣泛交流與融合。
當時,秦國和晉國是兩個相鄰的大國。秦國地處今甘肅東部和陜西中部地區,在戎狄中發展壯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習俗,因而受到華夏諸國的歧視,被稱之為“秦戎”、“狄秦”等。但經過不懈努力,秦國勢力比較強大,而當時的晉國已經是中原的強國。
秦穆公為了實現霸業,主動與晉國結好。晉獻公于公元前654年將其女兒伯姬嫁給了秦穆公。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秦晉之好”的開端。
后來,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分別逃往他國避難。晉獻公死后,夷吾許以割讓河東五城作為條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順利繼承了王位,稱為晉惠公。但他不僅不履行與秦國的獻城承諾,而且三番五次挑釁秦國邊境。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派人向秦國求救,秦國不計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事后晉惠公并未感恩圖報,反而在兩年后趁秦國發生旱災之際,發動大軍進攻秦國。秦穆公派軍與晉戰于韓原,晉軍大敗,晉惠公被俘。晉國被迫割讓河東五城歸秦,同時晉惠公以太子圉入秦為人質才得以脫身回國。太子圉到秦國后,秦穆公為了籠絡他,把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他,由此兩國親上加親,秦國歸還了晉國河東五城。秦晉兩國以黃河為界重修舊好。
按理兩國關系應該是很穩固的了。可是當太子圉聽說自己的父親晉惠公病重時,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傳給別人,于是就扔下妻子懷贏,一個人偷偷跑回晉國。第二年,晉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為晉國君主,這就是晉懷公。從此晉國跟秦國不相往來。
秦穆公聞知此事后大怒,立即決定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還要把女兒懷贏改嫁給他,當時公子重耳尚在國外避難。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護送重耳返回晉國,東渡黃河,占領狐。秦國和重耳的代表在郇會盟和談。晉國同意立重耳為國君,遂入都城絳,公子重耳就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秦晉兩國遂和好如初。
3. 秦晉之好的成語
秦晉之好 [qín jìn zhī hǎo]
基本釋義
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褒義
出 處
元·喬夢符《兩世姻緣》:“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近義詞 朱陳之好
反義詞 反目成仇
典 故
我國在春秋時期,處于諸侯割據的狀態。共河上下,大江南北,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互相征伐,爭奪霸權,采取各種手段來維護各自的利益。他們彼此之間,時而聯合,時而對抗,甚至發生戰爭。
當時的秦國地處今天的陜西、甘肅和四川的一部分地區,晉國地處今天的山西南部,是兩個相鄰的強國。兩國既相爭奪,又相利用。在那個時期,兩個諸侯國或者兩個大家族通婚聯姻是表示友好聯合的一種重要方式,這種婚姻是帶有政治性質的。秦晉兩國的統治者之間,就出現過多次通婚聯姻的事情。后來,“秦晉之好”逐漸發展為成語。但僅指兩家結親,不一定包含什麼政治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