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愛國情懷的名句有哪些

解夢佬 0

1. 表達愛國情懷的名句有哪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文天祥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國家安寧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是一位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潔、正直的清官。《石灰吟》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了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懷。

“生有輕于鴻毛,有重于泰山。”

作者司馬遷,譯為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上則為星辰,下則為河岳。”

出自文天祥的《正氣歌》,譯為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氣,它賦予萬物而變化為各種體形。在下面就表現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現為日月辰星。在人間被稱為浩然之氣,它充滿了天地和寰宇。

“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真進步。”出自《魯迅全集》。

“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 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出自《我是匈牙利人》和《裴多菲詩選》。

2. 表達愛國情懷的名句有哪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文天祥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

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為國家安寧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

于謙是一位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潔、正直的清官。《石灰吟》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了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懷。 “生有輕于鴻毛,有重于泰山。”

作者司馬遷,譯為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上則為星辰,下則為河岳。” 出自文天祥的《正氣歌》,譯為天地之間有一股堂堂正氣,它賦予萬物而變化為各種體形。

在下面就表現為山川河岳,在上面就表現為日月辰星。在人間被稱為浩然之氣,它充滿了天地和寰宇。

“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真進步。”出自《魯迅全集》。

“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愿離開我的祖國,因為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之中, 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出自《我是匈牙利人》和《裴多菲詩選》。 。

3. 表達愛國情懷的詩句

1、《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州橋》【宋】范成大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4、《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兒》【宋】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7、《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1、《滿江紅》【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1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 【描寫愛國情懷的詩句有哪些

1、《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2、《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3、《州橋》【宋】范成大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4、《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示兒》【宋】陸游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7、《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9、《己亥雜詩》(其五)【清】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10、《出塞曲》【唐】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11、《滿江紅》【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12、《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5. 抒發愛國情懷的詩句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

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

——《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6. 抒發愛國情懷的名篇佳句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愛國詩句_愛國詩句2 杜甫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陸游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吉鴻昌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顧炎武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14、明·于謙: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15、宋·陸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16、三國志:憂國忘家,捐軀濟難.17、唐·李白: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14、明·于謙: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15、宋·陸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16、三國志:憂國忘家,捐軀濟難.17、唐·李白: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18、位卑未敢忘憂國。

7. 【表現愛國主義情懷的有關詩句】

陸游《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陸游愛國詩篇 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關山月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①關山月: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②和戎句:孝宗隆興二年(1164)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計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寫這首詩時,已相隔十四年.這里說十五年,是舉其概數.③朱門沉沉:富貴之家門戶深深.④廄(jiu):馬房.⑤戍樓:邊防上守望的建筑.刁斗:軍中白天作燒鍋、夜間代更鼓用的器具.⑥遺民:淪陷區人民. 書 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①樓船句:指隆興二年(1164)陸游40歲在鎮江府通判任上事.當時張浚以右丞相督視江淮兵馬,路過鎮江,陸游以世誼謁見,頗受顧遇.張浚督練軍馬,增置戰艦,加強江防.樓船,高筑望樓的大船,指南宋的戰艦.瓜洲渡,在鎮江的對岸.②鐵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陸游48歲在陜南漢中時的經歷.大散關,地名,當時為金宋議和劃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注: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里泛指邊地. 詩的前兩句點明自己雖然年邁力衰獨處孤村,但并不悲哀絕望,還想著替國家出征防守邊關,表達出詩人對復國大業充滿勝利信心.“不自哀”以“僵臥孤村”來反襯,更顯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后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心頭始終郁結著慷慨之情,所以當夜深人靜、聽窗外風雨時,觸景生情——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詩人激動不已,即便入夢也是鐵馬冰河,從而抒發了詩人寶刀不老,愿為收復中原大地而馳騁殺敵的壯志豪情,并以此喻寫、襯托抗金義士的堅強勇武及收復失地的壯志.全詩意境開闊,氣魄恢宏,洋溢著作者強烈的愛國熱,具有很強的藝術概括力.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五千仞岳:與上句夸張黃河之長一樣,這是夸張西岳華山之高.仞,古時八尺為仞.岳,高大的山.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唐代樂府名.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擊西北部少數民族侵擾戰爭情況.這里選的是第一首,描寫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現戍邊將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詩的前四句描寫景物,極寫邊地的酷寒,以表現戍邊將士為國御敵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全從側面寫出,意脈貫通,措語天然,不拘格律.詩的后四句刻畫人物,表現軍旅生活的緊張和戍邊將士的英勇、警惕.從結構上看,前四句對艱苦環境的描寫,正是為后四句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作鋪墊,足見作者構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來概括生活,表現主題.如以五月天山寒冷、無花無柳而只能聞《折楊柳》曲來襯托邊塞環境的艱苦,以“隨金鼓”和“抱玉鞍”來表現戰士們奮勇殺敵及高度警惕來寇的情景.結尾兩句“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詩人代替將士們直抒胸臆,更是音韻鏗鏘,氣勢豪壯,表達了誓死消除邊患,為國立功的愿望與決心.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劍外,指劍門關以南,也稱劍南,這里代指古代蜀地.薊北,即薊州,指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南部一帶,是安史叛軍舉兵叛亂地. 由于個人的生活遭遇和身處復雜動蕩的時代,杜詩大多都有沉郁、悲涼、凝重的色彩,但此詩卻不同,它一掃往昔沉郁悲壯的氣氛,寫得大喜若狂、輕快明朗. 首聯點明事實原委,寫詩人雖偏居“劍外”,但聽到官軍收復了遙遠的“薊北”后,喜極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復,曾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安史之亂被平定,想著自己即將會與廣大人民一樣獲得安定的生活,詩人怎能不喜極而泣、熱淚縱橫呢? 頷聯兩句以轉作承,著筆深化,寫出了詩人的妻兒子女笑逐顏開、歡天喜地的心情,這使得詩人更是激動萬分,從而漫卷詩書、興高采烈.此兩句妙筆傳神,詩人那種大喜欲狂的情狀,躍然紙上,惟妙惟。

8. 表達愛國情懷的名句

1、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出自唐代戴叔倫的《塞上曲二首·其二》

譯文: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2、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國殤》

譯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

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出自宋代陸游的《病起書懷》

譯文:雖然職位低微卻從未敢忘記憂慮國事,但若想實現統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蓋棺定論。

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出自清代徐錫麟的《出塞》

譯文: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

5、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出自宋代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譯文:(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發人!

9. 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的佳句

1.死去無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 兒(陸游)

2、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3、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訴衷情(陸游)

4.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5.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書 憤(陸游)

6.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關山月》陸游

7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關山月》陸游

8、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金錯刀行》陸游

9、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金錯刀行》陸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陸游

11、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陸游

12、“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隴頭水》)

1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1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6、“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鷓鴣天》

17.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辛棄疾)

18.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陣子(辛棄疾)

19.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永遇樂(辛棄疾)

2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吳鉤看了, 欄干拍遍,無人會, 登臨意. 《水龍吟》辛棄疾

22、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

23、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辛棄疾

24、“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 楊濟翁

25、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2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 (岳飛)

27、“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岳飛

28、“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

29、“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岳飛

30、.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 臨 安 邸(林升)

31、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讀陸放翁集四首(梁啟超)

3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3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3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3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3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3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39、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4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4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4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4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唐·柳宗元《韋道安》)

46、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47、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49、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50“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1、粉身碎骨尋常事,但愿犧牲報國家。(清·秋瑾《失題》)

52、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清·徐錫麟《出塞》)

5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