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圣張仲景辭官歸鄉途中遇白河兩岸相親饑寒交迫,于是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是為了紀念張仲景在冬至時節舍藥,留下來的習俗。
餃子是中國傳統食物,以面皮包餡、形如半月或元寶形,包好的餃子可以拿來制作成蒸餃、煎餃或湯餃。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醫圣張仲景首創。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肴。
南陽醫圣張仲景原為醫官,告老還鄉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見南陽的鄉親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舍給鄉親吃。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太陽黃經達270度時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標簽: #生活常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