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藏兵洞的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水洞溝藏兵洞的作文500

8月16日,我們去寧夏水洞溝游玩,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復古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門是四尊高大的人像圖騰手拉手,一副永遠不離開的樣子。里面有三個大石柱,托著一個類似UFO的東西,那其實是一件仿制舊石期時代的石器。

坐在電車上,聽導游介紹,不知不覺來到了水洞溝村。水洞溝村的房子都是“地窩子”,是現在模仿500年前的樣子建成的“一半地下、一半地上”的小間。走進去,只有一個土平臺和一個小灶。房頂是稻草做成的,有尖的、圓的、甚至平的。這是古人在生活中積累經驗慢慢的演化而來的。坐著車來到了一座遺址邊,見到了不少斷層平滑的展現在眼前。導游說:“這些斷層上方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往下看,都是一些綠土,它說明這兒以前是一片綠洲”在水洞溝底,兩面是懸崖峭壁。

導游說:“大家看,這個大土坡,下雨時,很容易發生泥石流。”突然看到了一株柳樹底下有一清泉,介紹道:“這是命泉,已流了幾千年,地質專家認定,周圍全是鹽堿水,無法飲用,只有命泉水可以飲用。相傳沾命泉水可以健康美麗,喝一口可以長生不老。”大家聽了忙洗手,但我搶在大家前面,喝了一口命泉水,甘甜清爽呀!穿過茂密的蘆葦叢,拾級而上,來到明代長城。經過多年風吹日曬,它已沒有昔日風采,更沒有北京長城壯觀,只有一個長形土堆。聽說從前沒有水泥和磚,是用大米粥和沙組成的長城,站在已風化的烽火臺上向前望去,只見遠處幾頂漂亮的蒙古包,導游告訴我們,這是寧夏與內蒙的分界線。我想:古代是防線,現在是分界線,真是“一舉多得”呀!來到紅山湖碼頭,我們穿上救生衣,坐上船,來到沙棗灣碼頭,休息時我下水摸了幾條魚兒,褲子都濕了,吃了幾串烤羊肉,然后乘“馬的”去藏兵洞所謂“馬的”其實就是馬車,一顛一顛,十分有趣。

為防止乘客掉落,還特意安裝了扶手。趁馬停下來時,我牽著馬繩,拉著它到換乘站。看它如此聽話,如此辛苦,就拔了一把草給它,作為獎勵。駱駝的食相十分有趣。飼養員往手里倒一些飼料,駱駝低下頭來吃,然后抬起頭,“左一下,右一下”的咀嚼起來。在一條深遠的峽谷中,終于見到了藏兵洞。藏兵洞內分叉,猶如迷宮。是明代長城防御體系的一部分。在導游的帶領下,見到了一條狹小的甬道。往里走,便是士兵的憩室。

過陷阱時,我和王爽手牽手,發誓如果陷阱上的玻璃碎了,我們一起掉下去。其他人笑我們“青梅竹馬”,但我沒理他們。逛完將軍洞,來到地下二層。這里十分涼快,我們見到了小型糧倉、水井和廚灶。可以想象當時條件多麼艱苦!不遠處的洞里,便是火藥庫了。參觀完兵器庫,來到生死陣。突然一片漆黑——停電了,只好利用手機照亮了,腳下猛然一陷:“不好!”我大叫。一照,原來是個海綿墊這就是古人擺的凹凸陣了,上面還有不少死人的手臂還不停的搖晃,仔細觀察手臂上有毒刺以便暗殺敵人。往前走一道門擋住了去路我們以為到頭了呢,導游走向前打開門;這是生死門!我們想這回可以逃生了。

沒想到前面又擺出了“軟繩陣”搖搖晃晃的繩子鋪在狹長的甬道,底下肯定是尖嘴樣的利器。鐵蒺藜陣我們以為是地雷,導游說;只要敵人進來他們根本就不會活著出去!臨近出口又是一道陷阱,走出洞來,我們是滿頭大汗,太緊張了,太刺激了!眼前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恍如仙境:長城博物館。雖然還沒有開放,但仍然能看出這是古時候的練兵的地方,比我們的操場四倍還大,這兒已經離入口約1200米了。如果沒有導游帶領我們是走不出來的。五百年的城門依然矗立,厚厚的城墻不能告訴告訴我們曾經歷的風雨。水洞溝不僅是旅游勝地也是一座歷史學堂,明年暑假我還要來探索!爭取有更深刻的認識,更新的發現!

2. 描寫山洞的句子

1. 我進了山洞,洞內漆黑一片,陰風嗖嗖,讓我不禁毛骨悚然,借著微弱的手電筒光線,我看到洞壁上刻著各種神怪鬼魅,個個都瞋目呲牙,駭人萬分。

2. 洞口有四五層樓你那麼高,兩旁都是很大塊的石頭。走進山洞,隱隱聽見有滴水的聲音。洞里很黑,需要手電筒才能看見洞里的情況。四面都是鐘乳石,水滴順著鐘乳石滴下來,滴在地上。鐘乳石的形狀是奇形怪狀的,有的鐘乳石像一個海螺,好像吹奏出美妙動人的音樂,有的鐘乳石,好像一臺豎琴;還有的鐘乳石一排排得落下,像窗簾的似的。

3. 剛走進空山洞洞口,就感到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再加上洞內陰森森的,只有一點兒燈光,使我感覺到非常害怕。在爸爸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繼續往前走去。我看到了美麗又奇特的鐘乳石和石筍,這些景色讓我把剛才的害怕和恐懼全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4. 我們拿了電筒,輕輕地摸進洞。一塊類似磨石的石頭出現在眼前,上頭略小,下端稍大,中間有條深五寸左右的痕,頂端還有一個籮斗般大小的窩兒。抬頭一看,一條碗口粗的石條,緊緊地和巖頭粘合在一起。

3. 中華門城堡藏兵洞

中華門甕城上下兩層分布有13個藏兵洞,加上東西兩側馬道下方的14個藏兵洞,共計27個,可藏兵三千。首道拱門二層面北的中洞進深45米,寬6.85米,高6.32米,居各洞之首。這些藏兵洞在戰爭期間對于軍需物資的儲備和兵源的設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詳細介紹

南京的中華門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城堡,為明初都城的正南門,后稱“聚寶門”,1931年改為中華門。明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門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中華門城堡東西寬118.5米,南北長128米,總面積15168平方米,高20.45米,三道甕城由四道拱門貫通。

各道門內原均有上下可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現僅存閘槽和門位痕跡。整個甕城有藏兵洞27個,能藏兵3000余人。甕城兩側各有坡道,可騎馬登城。這種藏軍設施,在古代戰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敵人強攻時,可將敵兵放進城門,然后關起各道城門,把敵軍截為三段,分而殲之,似如“甕中捉鱉。”

中華門規模巨大,雄偉壯觀,結構復雜,設計巧妙,是我國古代防御性的建筑,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華門,明代稱聚寶門,為明初都城的正南門,1931年改用今名。

明代的南京城垣,是明太祖朱元璋聽取朱升關于"高筑墻"的建議,自公元1366年至1386年興建的。城垣沿用南唐都城的南面和西面的城墻,并擴建東、北兩面城墻而成,周長33.676公里,高14-21米,下寬14.5米左右,上空4-9米。城垣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為我國古代第一大城。

中華門是南京城垣十三個城門中最大、最雄偉的一個城門。它位于南京城南,是在南唐都城南門的故址上重建的,整個甕城南北長128米,東西寬118.5米,占地面積15168平方米。它的南面有雨花臺作為天然屏障,門前后有兩支秦淮河水橫貫東西,前臨長千橋,后倚鎮淮橋,地勢險要,為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中華門共建有三道甕城,由四道拱門(券門)貫通,各門均有可以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扇木門,現閘、門均無存,僅存閘槽和門位遺跡。在第二道拱門至第四道拱門上方建有木結構絞關亭(閘亭,現已無存),在首道拱門二層藏兵洞的南端東西兩側墻體上,尚存絞關石柱一對。

城門外壁高20.45米,除箭垛以外,全部用巨型條石砌成。首道城門上下共分三層,最上層原筑有一座三檐歇山頂敵樓,用以了望。據記載,公元1520年,明武宗南幸,曾于正月迎春日,在此坐觀百藝,可見當年此門形制之宏大。清嘉慶年間,敵樓倒塌,籌款重修后,形制已縮小。1937年,重修后的敵樓毀于侵華日軍攻占南京的戰火中。

中層磚石結構(上磚下石),面北筑有藏兵洞7個;下層正中筑拱門通甕城,面北左右各筑藏兵洞3個。甕城東西兩側筑有寬11.5米、長86.1米的馬道,馬道陡峻壯闊,是戰時運送軍需物資登城的快道,將領亦可策馬直登城頭。

中華門甕城上下兩層分布有13個藏兵洞,加上東西兩側馬道下方的14個藏兵洞,共計27個,可藏兵三千。首道拱門二層面北的中洞進深45米,寬6.85米,高6.32米,居各洞之首。這些藏兵洞在戰爭期間對于軍需物資的儲備和兵源的設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華門建筑宏偉,結構復雜,設計巧妙,別具匠心。它的興建前后歷時21年,采用巨型條石、大磚與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砌城墻所用城磚,每塊長約40-50厘米,寬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塊重15-20公斤,這樣厚重的城磚,燒制技術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城磚的制作由南京工部、京師駐軍及長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共125個縣承擔,燒成后由水路運送到南京。

為了保證城磚的質量,采取了嚴密的檢驗制度,每塊磚上都在側面印有制磚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一旦發現不合格制品,立即追究責任。所以城磚的質地細密堅實,雖經六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仍然完好如初,可見當時沿江人民為了建造這座宏偉的京城曾經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勞動。

八十年代以前,中華門城堡常年廢棄,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1980年正式開放后,在國家旅游局、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園林局及秦淮區人民政府等單位領導和規劃下,采用邊開放、邊維修、邊完善內部設施的辦法,相繼設立了中華門史料陳列室、盆景園等,完成了城堡四周居民和多家商店工廠的搬遷以及大量積土亂石的清運平整,全面整修了二層朝北墻體,并著意綠化、美化環境。到目前為止,除敵樓、絞關亭外,基本上恢復了古城堡的原貌。

4. 描寫溶洞的句子

1、垂掛在洞頂的一塊巖石,好像一匹昂首狂嘶的駿馬。

2、在水洞里航行,曲折蕩漾,水石莫分,奇幻異常,猶如遨游東海龍宮一般。

3、走近水簾洞,啊,好美啊!雖然水源稀少,但好像是白色玉帶隨風拂,散成千條萬縷的珠鏈。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綺麗,晶瑩奪目,真是“赤壁千尋晴凝雨,明珠萬顆垂畫簾”。

4、洞中的景色真可謂是別有洞天:“山鷹戲熊”、“金雞獨立”等鐘乳石個個奇形怪狀,但又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5、在小城遠郊的半山腰有個仙古洞,洞口有塊大石頭像火炬,上尖下窄,當中圓,火焰的尖端,好像被風吹歪了。

5. 寶積山藏兵洞的歷史

寶積山峰巒常為嵐氣凝集,雨后初霧,紫霧籠山,景色獨麗,有“桂嶺晴嵐”之稱,唐宋時已成游賞勝地。明代張鳴鳳《桂勝》記載:“橫塘深廣,晨飄霞綺,夕麗金波,得水而觀益増”。驂鸞錄》云:“故事,帥守鹽司過嶺,即有任子恩。才越此坡,小即沾賞。前帥呂源者,立碑坡下。數年盡朘賞典。而碑猶存。”此碑乃北宋末[宣和七年,呂源以直龍圖閣知桂州,見雍正《廣西通志》五一]“帥桂”為沾恩賞而建。曰桂嶺者,建于桂州之嶺界也。

桂林建縣雖始于漢代,但隋代以前所建的城池,已經無據可考,主要唐初以來的城池建設,因為有《靜江府城池圖》石刻,才曉得它逐次擴建的過程,規模和布局等情況。《靜江府城池圖》刻于與鐵封山對峙的鸚鵡山南麓,摩崖,高340厘米、寬300厘米,以單線陰刻繪刻靜江府(今桂林市)全城形制、街道橋梁、官衙軍營及若干山川名勝。圖上方文字,記載了修城經過、城池四至及工料費用等。圖無繪刻時間,其西側崖壁有章時發《靜江府修筑城池記》石刻,因知刻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據城圖與章時發所記,才知道“桂之有城”。蒙古軍隊奪取西南,進逼廣西,為御強敵,寶祐六年(1258年),李曾伯于疊彩山、寶積山開始筑城,此后,朱禩孫在西城外加筑重城,趙與霜在城東南修筑沿江泊岸石城,咸淳五年至八年(1269年~1272年),胡潁又擴建北面城池至鸚鵡山、鐵封山。這次筑城,歷時14年,新建成的靜江府城周長11里,依山峰的形勢和江河的走向曲折變化,突破唐代以來的矩形格局,形成了因江為池,倚山為壁,由城壕、羊馬墻、月城、重城等組成的城市縱深防御設施。宋靜江府城墻遺址,今天尚有殘墻殘存于疊彩山、鐵封山、鸚鵡山、寶積山至榕湖之間,今建為“兩江四湖”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