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對人生是苦的句子

解夢佬 0

1. 佛學經典參悟生命、人生的句子

諸法無常,諸法無我.何其自信,本自清靜,何其自信,本自具足,何其自信.能生萬法,何其自信.本無生滅!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您自己可多聽靜空法師光碟,書籍,有很多.但如果要看,但一定不要看別人毀謗靜空發師的.佛法中,開悟明理者,定無見取見.邊見.更加絕無對立.再者.信為佛法學習中的基礎.所以,非禮勿看,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行者也,

一年多后 附錄: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于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愿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盤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于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推薦每天做為早晚功課念誦)

2. 佛教為什麼說“人生是苦”

苦諦是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中之一。苦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前七個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其含義。

五蘊盛苦:構成人的身體的有 色(肉體)、受(感受)、想(知覺)、行(意志、欲望)、識(結果)。

苦諦(Dukkha):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世間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謂“苦諦”。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謂有漏皆苦。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把“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后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誕生、出生、入胎、再生,還有五蘊中的顯現,還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獲得的內容等,都為“生”。生是許多苦的基礎。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發變白、皮膚變質、六根的成熟等各種現象。由于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種生命的死亡、滅亡、五蘊的分離等。

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憂愁、哀愁、悲傷等。因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稱為苦苦。

悲,是指因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歡、悲哀、悲痛等。苦,是指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不適等。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氣、憔悴、絕望等。

怨憎會,是指對不喜歡的、不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與那些意圖不好、無意、不安分的人異同交往聚會而產生的怨憎。

愛別離,是指對喜歡的、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對希望有利、有益的、快樂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親戚,卻不能和他們在一起、交往、聚會而產生的痛苦。

所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眾生,對于以上的各種苦而生的訴求,希望它們不要來到、卻無法實現,從此而生的痛苦。

佛陀把以上這些苦歸納為“五取蘊即苦”,即指這些苦是因為五取蘊而生的。這五法稱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

苦諦——生命的現象呈現著遷流變化的情形,叫做“諸行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沒有一件事物不會毀壞,也沒有永遠的歡樂,當我們擁有的事物毀壞時,當歡樂遠離悲傷來臨時,自因沮喪、失望而痛苦,所以“無常故苦”,若依照苦的性質來分類,它表現在人生上的可分八類:

1.生苦。生由無明業相而來,純大苦聚集,是為了承受應受的果報而生,因此生即是苦。人間的生,從受胎開始,在母腹中窄隘不凈,猶如處身地獄。出胎以后,有冷風、熱風吹身,有雷、電、雨、雪襲身,有貧賤富貴、相貌全缺、美丑的分別。另外,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愛取有諸事,種種的七情六欲由是而生,懊喪悔恨,纏綿身心,使人痛苦難堪。

2.老苦。從少年至壯年,從壯年至老年,氣力逐漸衰羸,形色逐漸枯丑,動止不寧,精神不振,甚至飽受他人的嫌厭,視為生活中的絆腳石。孤獨、饑寒、踽踽而行,心中的苦豈是身強力壯的人所能體會?

3.病苦。因為業障臨身,或四大不調,造成身心諸般不適,終日輾轉病榻,忽冷忽熱,時痛時昏,人間地獄莫此為甚。

4.死苦。將死之人,便有無始劫來的業相現前,在那一剎時,令人生起大怖畏。死后,縹縹緲緲投生他處,轉驢胎、墮馬腹,或化作餓鬼,食入成火,或進入地獄,受無盡的刑。

5.愛別離苦。所喜愛的人事物,因消失、毀滅或離開,朝暮思戀,使得身心交瘁。

6.怨憎會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憤懣不已,咬牙切齒,常思仇報。

7.求不得苦。愛樂某事某物,極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喪志的苦。

8.五陰熾盛苦。前面七苦,都由七情六欲所生,由情欲的執持,表現在身心方面,為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顯現,是苦的總內容。

這種種的苦,像一條無形的鎖練,緊緊的纏繞著身心,令人煩惱、無助、陷入無法自拔的痛苦深淵。

3. 佛家說的人生8大苦是什麼

佛家八苦

一、生苦

在胎如處監牢,出胎如鉆穴隙,是為生苦

二、老苦

眼昏耳聾,氣虛體弱,是為老苦

三、病苦

四大不調,面黃肌瘦,是為病苦

四、死苦

疾痛喪生,水火殞命,是為死苦

五、愛別離苦

骨肉分離,魂牽夢縈,是為愛別離苦

六、怨憎會苦

惡眷敗家,仇人見面,是為怨憎會苦

七、求不得苦

名利愛樂,圖謀不成,是為求不得苦

八、五陰熾盛苦

五陰的作用熾盛,蓋覆真性,故舍報之后,復須受生,是為五陰熾盛苦

上七苦是果苦,后一苦是因苦

4. 佛教說人生是苦,因為人的臉就是漢語的一個苦字

草字頭是眉毛和眼睛 中間的十字是鼻子 口自然是嘴。

八苦: 1、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眾緣逼迫,就是苦。

我們住胎時,子宮是最小的牢獄、胎兒手腳沒法伸直、縮成一團,好像坐監牢,痛苦極了。此外,子宮里的種種不凈,如羊水、血等,我們都得忍受,真苦;胎兒出世時,要從小小的陰道中鉆出來,有如兩座山壓頂,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世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扎那麼痛苦。

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子里,覺得比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老苦: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我們的心逐漸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老態龍鐘,做不了事情,苦死。

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擔心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得;年輕力壯時,高朋滿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孤單,寂寞與凄涼。 3、病苦: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

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于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

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換就是病苦。 4、死苦: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

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愿死去,雙手抓的緊緊。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內心一定很恐慌,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經麻木了,無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說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麼?但是沒人講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當你病了,會呱呱叫,病苦來時,就受不了。

當死還沒來臨時,你嘴巴大,愛講大話,當它來時,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著你,你會嚇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還沒動到你,就嚇到如此這般,等死期到來時,更不用講了。

5、怨憎會苦:我們和冤家、仇人沒辦法避開,每每要見面,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如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過后吵架鬧翻了,但是為了兒女,夫妻之緣難斷,必須天天見臭、面臉臭;或是打工仔,雖與老板不和,但為了家計,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板見面;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后,兩人見面就不說話,因為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分散,所以苦。因為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覺到苦。

比如做父母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學,思念總在分手后開始,常掛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著,吃不下。

這些還不太嚴重,嚴重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相愛的人卻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侶就因此跳樓殉情。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些纏綿偉大的愛情故事,常使同情他們的人淚流滿襟。

7、求不得苦:我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段,希望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為人的欲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欲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蘊苦:我們對五蘊(既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為五取蘊。取是執取的意思。

五取蘊剎那剎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所以是苦。

5. 請教佛家看待生活的一些句子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2.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3.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煩惱,只因為你自己的內心,放不下。

4.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5.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6.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7.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觀念,不要使錯誤的觀念落入我們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險的。

9.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0.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11.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3.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14.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

15.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16.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17.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18.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19.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1.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煩惱什麼?

22.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23.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24.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2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26.醫生難醫命終之人,佛陀難渡無緣的眾生。

27.心中僅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聲音。

28.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29.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30.如果不是拿無言的誠懇和慈悲的香油,任何東西都無法將傷口的毒針拔掉。你為什麼讓自己對別人的惡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氣憤呢?爭吵、輕蔑、處罰都不能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是抹去這一切,反而善待他們,「善行」是讓我們息怒的方法。

31.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2.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33.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35.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36.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37.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茍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38.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39.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40.默默地關懷和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41.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一點。

42.有德自然香。

43.與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實,你不如去接受它,這個叫做認命。

44.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45.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

46.你要感謝指出你缺點的人。

47.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準確地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48.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49.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50.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6. 佛教為何說人生苦

世間苦海無邊,佛教總結有八大類

1,生苦——投胎住胎、出生成長,為生存奔波、拼搏一生,很苦

2,老苦——年紀大了,就不好看啦;年紀大了,就走不動了。很苦。

3,病苦——到醫院多看看,生病很苦,人人都免不了。

4,死苦——人死的時候,掙扎、哀嚎、流淚,肯定很苦。

5 求不得苦——人一生里面很多愿望,夢寐以求,但所求如愿的事情1%都沒有。

6.愛別離苦——喜歡的人,總是不在一起。

7怨嗔會苦——小人總在身邊,冤家總遇到一起。

8五蘊熾盛苦——身心莫名煩惱,如火燃燒。

這僅僅的大的分類,細分就無邊無際的苦。所以佛教四圣諦,第一位,就是講苦。

7. 佛家所言人生八大苦和一些基本佛理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六磅八磅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生門,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脫離母體之后,為外界灼熱或寒冷的空氣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

嬰兒出生后呱呱大哭,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詩云:“公道人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會饒。”

老,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韓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賦過人,或攝生有術,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上述現象總會發生。又何況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數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因過去勞苦積累而貽留的腰酸背痛風濕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對于女人,則更為殘酷,因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著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由明眉皓齒,傾城傾國而雞皮鶴發,老態龍鐘,固然使人感慨,但誰又能逃出這個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墮地之日起,就與病結下不解之緣。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潰瘍肺結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也許有人說,科學進步,新藥日出,只要有錢,何愁治不好病?其實不然,特效藥固然層出不窮,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見,如小兒麻痹癥,癌癥,在近年來日漸增多。

進一步說,即是藥物能治愈身體上的疾患,但由于社會競爭劇烈而致精神緊張憔慮所引起的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豈是藥石所能奏效的? 本來四大假合之身,難免有寒熱失調的時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時間還好受,倘長年纏綿病榻,日與藥物為伍,這種痛苦,豈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鋼鐵鑄成的機器,其壽命也不過由數年到數十年,一個血肉之軀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漢武求長生之藥,只留下千古笑柄。蓋宇宙萬象,生住異滅,周而復始。

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法爾如是,安有例外?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當墮落,不出六道輪回。 既然如此,則死之于人,也就不足為異了!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每一個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壯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時死前肉體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離,呼吸困難,心里有千言萬語,一句也說不出來。

這時嬌姿稚子,環繞榻前,生死離別,凄慘無比,尤以將死未死之際,這一生所作所為,善善惡惡,一一自腦海映過。對于那些善的,無愧于心的,會感到欣慰寧靜,但對那些惡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將會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

這時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獄相見,神識受業力牽引,墮入惡道,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愛別離苦:語云:“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死離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六、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意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

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或利害沖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能夠終身不見,豈不眼前清凈?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怨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隨形,好像再也沒有分散的時間,這豈不是令人苦惱萬分? 七、求不得苦: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力量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僧多粥少謀不到。

甲男愛上了乙女,乙女卻屬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計算機行業精英,但為了吃飯卻不得不委曲在網吧做侍應生。

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說求不得,即使第一個愿望求得,第二個愿望又立即生出來。

山谷易滿,人欲難平,誰會感覺到自己一切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即是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

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為后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

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佛教中有時又把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的三類。

苦苦:是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經中既使沒有指出,我們也是認為是 苦的,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變的痛苦、死亡的痛苦; 由社會環境引起的愛別離苦:即親愛的人不能廝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 能如愿;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窄,低頭不見抬頭見。以及五蘊熾盛苦:即五蘊身 心不平衡的痛苦。

壞苦:是指我們通常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