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歷史的名言名句

解夢佬 0

1. 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吃一墊,長一智。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關于魏徵的幾個小故事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屬河北)人。少孤貧,曾出家為道人。隋末參加瓦崗軍,李密敗,降唐。歸唐后跟隨李建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后,任諫議大夫。后任秘書監,參預朝政,封鄭國公。魏徵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于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納。因此,他們被稱作理想的君臣。

(一)

玄武門之變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征,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后,魏征到了長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過事,還曾經勸說建成殺害秦王。

秦王聽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來。

魏征見了秦王,秦王板起臉問他說:“你為什麼在我們兄弟中挑撥離間?”

左右的大臣聽秦王這樣發問,以為是要算魏征的老賬,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卻神態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秦王聽了,覺得魏征說話直爽,很有膽識,不但沒責怪魏征,反而和顏悅色地說:“這已經是過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征說:“歷史上的人君,為什麼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說:“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就明智;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昏庸(文言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他還舉了歷史上堯、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例子,說:“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夠采納下面的意見,那末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讀完隋煬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說:“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麼干出事來這麼荒唐?”

魏征接口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淵博不行,還應該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自以為才高,驕傲自信,說的是堯舜的話,干的是桀紂的事,到后來糊里糊涂,就自取滅亡了。”

(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征進來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見,回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憋死在懷里。

(四)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后,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很少見太宗發那麼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

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征!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

長孫皇后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干什麼?”

長孫皇后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征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

這一番話就像一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魏征沒,朕亡一鏡矣!”

——這堪稱對魏征人生價值的最佳注釋。

2. 關于歷史學科的名言名句要20句以上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唐太宗★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司馬光★國可滅,而史不可滅~連橫★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洛夫“知今而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王充)“明鏡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孔子家語》)“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龔自珍)“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龔自珍)“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唐太宗)“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增廣賢文》)“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宋神宗)“欲求超勝,必須會通.”(徐光啟)“敘述數千年來各種族所以盛衰興亡之故也,是歷史之精神也”.(梁啟超)“歷史不是叫我們哭的,也不是叫我們笑的,乃是叫我們明白他的.”(陳衡哲)“歷史感的培養并非總是局限于歷史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說,有關當今的知識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為直接地幫助我們了解過去.”(布洛赫)“歷史不是一位主人而是一位老師,它充滿了邪惡,它只對那些在歷史中選擇實例的自由人訴說它的真相”.(阿克頓《自由與權力》)★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英]莎士比亞★歷史好比一艘船,裝載著現代人的記憶駛往未來 [英] 史蒂芬•斯賓得★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德]赫爾巴特★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馬克思★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恩格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大利]克羅齊★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姿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法]馬克•布洛赫 ……。

3. 有關歷史的名言警句

前事不忘,后世之師。

欲滅其國,必去其史!

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滅人之枋 ,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龔自珍

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洛夫

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 ~[英]莎士比亞

歷史好比一艘船,裝載著現代人的記憶駛往未來 ~[英] 史蒂芬·斯賓得

歷史應是人類的教師~[德]赫爾巴特

我們根本沒想到要懷疑或輕視“歷史的啟示”;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恩格斯

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姿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象力~[法]馬克·布洛赫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曾鞏《南齊書序》

史乃"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 --- 王夫之

4. 有關借鑒的名言,論據,美文

鳥類 ●鳥無翅難飛 ●鳥無翼不飛,蛇無頭不行 ●鳥不展翅高飛(朝鮮) ●飛鳥愛護自己的羽毛 ●只有折回的路程(藏族) ●小鳥翅膀軟,總想攀硬枝 ●他渴望著展翅飛翔,但缺少豐滿的羽毛(歐洲) ●山鷹的眼睛不怕迷霧,真理的光輝不怕籠罩(佤族)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樹葉子再稠,擋不住鷹眼 ●鷹愛高飛,鴉棲枝(歐洲) ●雄鷹必須比鳥飛得,因為它的獵物就是鳥(阿富汗) ●看鷹看飛翔,看人看行為 ●山洪中沒有浮萍,暴風雨中才有山鷹(柯爾克孜族) ●風雨猛,折不斷雄鷹的翅膀(維吾爾族) ●有本領的老鷹,總是藏起爪子(日本) ●鷹愛獨飛羊愛群(清·陳維崧(詠鷹)) ●老鷹不孵斑鳩 ●老鷹飛得再高,。

影子還在地上 ●高空飛飛翔的鷹仍落在石崖上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 ●弄風驕馬跑空立,趁兔蒼鷹掠地飛(宋·蘇軾) ●孰知鷹的特性,才能讓鷹抓住獵物(柯爾克孜族) ●會養鷹的人,能使小鷹抓住狐貍(維吾爾族) ●喂鷹別喂飽 ●鷹飽不拿兔,兔飽不出窩 ●見兔放鷹 ●老鷹巢內無善鳥 ●老鷹不抓小雞,是因為它沒有發現小雞 ●當利箭射不準鷹時,鷲鷹就會啄你的眼睛 ●梟梟唱歌,夜鶯屏息(英國) ●當了一世巖鷹,卻被鷂抓了爪 ●老鷹爪子大,不一定捉住蠅 ●燕子識舊巢 ●雨來臨時,燕子很高興(柯爾克孜族) ●燕子雖小,能去江南(朝鮮族) ●筍借一風爭作竹,燕分數子別成巢(宋·楊萬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唐·李賀)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 ●一只燕子捎不來春天,一個晴日帶不來生機(亞里士多德) ●一只燕子帶不來夏天,見一面成不了婚配(德洛尼) ●自來自去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唐·枉甫)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宋·蘇軾) ●夕陽無語燕歸愁(宋·吳文英) ●不知人萬里,時有燕雙高(唐·李商隱)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 ●掃地可憐花更落,卷簾無奈燕還來(宋·賀鑄) ●孤雁離群飛不遠 ●雁怕離群 ●頭雁先飛,群雁齊追 ●雁飛千里靠頭雁 ●雁無頭,飛不齊 ●雁歸湖濱,雞落草棚 ●終日打雁,叫雁劃了眼睛 ●雁不過南不寒,雁不過北不暖 ●雁來雁去換春秋 ●南方吃雁,北方吃蛋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唐·杜牧) ●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南朝·王僧儒) ●天闊素書無雁到,夜闌清夢有燈知(宋·陸游) ●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宋·范成大) ●君心似松柏,雁足傳珠璣(宋·舒雁) ●寄書除是雁來時,又只恐,書成雁去(宋·楊炎飛) ●寂寞西樓待雁音(宋·林景熙) ●須早寄魚書雁札,免望斷白頭人(明·沈鯨) ●君知否?雁字云沉,難寫傷心句(清·王夫之)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唐·杜甫) ●烏鴉說豬黑其實豬還有白種的(白族) ●這只烏鴉偏說那只黑(蒙古) ●黑老鴰洗不成白鵝 ●哪只烏鴉能白白凈凈?哪個賭徒能磊磊落落?(維吾爾族) ●老鴉笑豬黑,自丑不覺得 ●烏鴉總以為自己的雛鳥最美(英國) ●天下烏鴉一般黑 ●烏鴉找到玫瑰花,就把自己當夜鶯夸 ●烏鴉要跟黃鶯比歌聲(日本) ●烏鴉高歌,自得其樂 ●烏鴉學百靈鳥走路,結果把自己原來的步法也忘了---(維吾爾族) ●即使鳳凰從此世界上絕跡,人們也不會在烏鴉的影子下棲息----(伊朗) ●烏鴉愛自稱是山鷹 ●要是烏鴉帶路,只能帶到死尸處(阿拉伯) ●如果你喜歡和烏鴉交朋友,你最熟悉的地方一定是亂葬崗----(彝族) ●烏鴉不與鳳凰棲 ●小人見人就吵,烏鴉無樹不落(蒙古族) ●烏鴉也吃烏鴉的的眼睛 ●烏鴉爭食,猴子得利(阿拉伯) ●烏鴉用語言傷害了貓頭鷹,世世代代它們是冤家對頭(藏族) ●烏鴉吃死羊,先要哭一場(英國) ●無論烏鴉怎樣喋喋不休,江河終歸要流入大海(阿富汗) ●有花斑的烏鴉,架式再兇也變不成雄鷹(烏孜別克克族) ●飛來一只寒鴉,并不就是冬天(維吾爾族) ●有誰看得出烏鴉的年紀,有誰能識破壞人的詭計(維吾爾族) ●烏鴉教魚學游泳(英國) ●烏鴉追雁需有開脖子,毛驢趕好馬需在好走手(藏族) ●提防烏鴉扮金雞 ●烏鴉飛得再高,怎能和雄鷹相比(維吾爾族) ●麻雀怎能知道天鵝的志氣(日本) ●一千只麻雀叫起來,也不及一只鶴的聲音響(日本) ●山中無鳥,麻雀做王 ●破墻頭上多麻雀,窮人家里多困難(維吾爾族) ●麻雀不離麥場,貪吃的人坐在肉鍋旁(哈薩克族) ●可憐麻雀的農民,糧堆不會升高 ●妹歌多,妹是山中老麻雀;妹是山中麻雀鳥,會吃谷子會脫殼----(廣西情歌) ●用谷殼騙不了老麻雀 ●有人煙的地方,餓不死麻雀;長麥子的地墳,餓不死青草----(維吾爾族) ●閉著眼睛捉麻雀 ●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麻雀雖小,飛得頗長 ●天上的仙鶴,不如手里的麻雀 ●害怕麻雀的人,連種子也播不出去(土耳其) ●大話多,麻雀屙蛋大過蘿 ●貓頭鷹混在夜鶯當中,它的叫聲也決不相同(僳僳族) ●住在森林里的人不怕貓頭鷹(英國) ●貓頭是黑夜之王(英國) ●金絲鳥籠裝飾得雖好,但夜鶯愛的還是荊刺叢林(維吾爾族) ●夜鶯在籠子里唱不出歌來(英為) ●用寓言是喂不飽夜鶯的(德國) ●夜鶯動聽的故事喂不飽肚子(俄羅斯) ●蝙蝠雖有翅膀,但不能在陽光里飛翔;壞人雖有奸計,但不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