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表達患得患失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論語》中闡述君子與小人的不同胸襟的句子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出自 《論語·述而》

【譯文】

孔子說:“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蕩,小人則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注釋】

蕩:清除,洗滌。坦蕩:形容率真無雜念,心神安寧的樣子。

戚:在古代的意思形聲。從戉,從尗,尗亦聲。戉(yuè),斧子。戚戚:形容不斷用斧子砍伐的聲音。

【評析】

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坦蕩之人不為事擾不為事憂,面無懼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變壞于事。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于室中,以激勵自己。

2. 論語中所有有關于恕的句子和解釋

●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雍也》☆(不將對甲的怒氣轉到乙的頭上,也不重犯同一種過失。許多人對自己的過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習以為常,若能像顏回那樣該多好啊!)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論語·公冶長》☆(朽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壘起的墻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著去培養他。

人的智力因素沒有多大的差別,但人的情感因素有著很大的差別。孔子有個叫宰予的學生,大白天睡大覺,孔子說,對于宰予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可責備的。

因為他學習態度太差,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饑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

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著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

君子襟懷坦白,安貧樂業,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所以能坦蕩蕩。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憂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懷戚戚。)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說話。

《論語》中記載孔子的生活習慣和養生之道的文字很多,這一條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泰伯》☆(讀書人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

“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說出的話一定要算數,行動起來一定要堅決。一諾千金,敢作敢為,受人尊重;出爾反爾,優柔寡斷,遭人鄙棄。)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

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干出政績不要急于求成。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學習上也要循序漸進,不打好基礎,就想攻克尖端科學,快出成果,也是辦不到的。)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這句話說明了對真理的渴望。“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這首詩,正是表達了這種思想,對自由、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可以使人舍棄生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知道的就承認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自作聰明的人總是把無知當已知。)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不肯貪生怕死而傷害仁義,他們總是寧可犧牲性命以成全大義的。自古忠臣義士把仁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文天祥就是這樣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表明了他視死如歸,舍身成仁的心跡。

另附: 1、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2、沖冠一怒為紅顏。

3、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4、火冒三丈、赫然而怒,拍案而起。

3. 求論語中比較有名的句子

《論語》箴言名句21.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見《孟子·公孫丑上》:“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呂氏春秋》亦記載:“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

其句意謂:默默將所見所聞記于心間,發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論語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

近人錢穆認為“或以本章為謙辭,實非也。”(《論語新解》)孔子于此所舉三事:其一,重在言識(記憶),不在言默,所謂“多聞,質而守之”(《禮記·緇衣》),“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其二、三,則表達了孔子于求知學問的勤勉不怠和教授弟子的一腔熱忱,同時也是孔子從認識和方法對“學”與“教(教誨)”的合理總結。

2.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于我如浮云’”。

漢鄭玄注:“富貴而不以義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云之無有,漠然無所動于其中也”。

意謂:以不義手段占有的財富與官位,對于我如同天際的浮云。又見《論語》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里仁》:“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貴的具體原則,即須合于“義”與“仁道”,違此而獲,則被視如過眼煙云之不足取。同時亦表明其于清貧生涯甘之如飴、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與襟懷。

3.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漢鄭玄《論語注》:言此才,勉人于學也。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未得,則發憤而忘食;已得則樂之而忘憂;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數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學之篤耳”。

近人康有為《論語注》:“忘食,則不知貧賤;忘憂,則不知苦戚;忘老,則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謂:發奮用功連吃飯也不記得(學有所獲),便高興得忘了憂慮,連入老境也未覺察。

此實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辭。《禮記·表記》:“子曰:‘《詩》之好仁如此。

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其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有為,對所創立學說的實現孜孜以求,“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禮記·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強不息,終老不疲與明達樂觀的人生態度。4.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

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論語集注》)劉寶楠引舊說,又提出兩解:一謂“我并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

是彼二人,皆為吾師。書洪范云: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此之謂也。”一謂“三人行,本無賢愚。

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

既從其善,即是我師。”5.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述而》。《說文》:“坦,安也。”

蕩蕩,廣遠之稱。戚戚,時時憂慮之稱。

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

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蕩然無私。小人馳兢于榮利,耿介于得失,故長為悉府也。”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憂戚。”(見《論語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小人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與此義同。

6.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雕,凋謝;松柏,喻棟梁之材。朱熹引謝上蔡注曰:“士窮見節義,世亂識忠臣。”

(《論語集注》)荀子則把松柏喻君子:“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見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莊子·讓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

7.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名言。《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又《論語·憲問》所記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自謙其不具備知、仁、勇三者達德,而自子貢視之,孔子三道盡備,故曰:“夫子自道也。”(《憲問》)8. 民無信不立 孔子名言。

語出《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