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對遠方朋友思念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峨眉山月歌》作者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兩句寫景句子是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標題】:峨眉山月歌 選自卷八 【作者】:唐 李白 【體裁】:七言絕句 【格律】:七律 【原文】: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詩人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詩人.但在從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詩人思念不已. 【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 3.發: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黎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下:順流而下.渝州:今重慶一帶. 5.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安西都護府,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遷居四川江油.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于唐玄宗,待詔翰林.后漫游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涂依李陽冰,未幾卒.是唐代著名詩人,有《李太白集》.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薩蠻》,《憶秦娥》各一首. 【鑒賞】: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