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句子表達的思想

解夢佬 0

1. 用一句話概括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

本人來演義吧有近兩年的時間了,可是細看之下,我居然沒有寫過一個原創,這也可算是無能吧。

最近,正好利用春節長假,我又重溫了一遍書,心血來潮寫了這個原創,有不當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這是本人對《三國演義》這部作品主題思想的看法。

我們大家都愛好《三國演義》,喜歡閱讀它。但是不少人(包括本人在內)都有這樣一個問題:這本書描寫了鎮壓起義農民的事實,又有維護封建正統的思想,它的思想內容涂上了厚厚一層封建主義的色彩,那麼,它的民主性的精華究竟在哪里呢? 的確,這些英雄們一個個都和人民作對,他們大都直接或間接參加過屠殺起義的家民黃巾部隊。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三國演義》是描寫地主階級鎮壓家民起義的作品呢?能不能說它是一部維護封建地主階級得益的反動小說呢?我想,不能。因為,老羅所寫的內容基本上是以歷史為根據的,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打黃巾。

但打黃巾對于整個作品來說,并不占主要的地位。而且,老羅也還能相當正確的指出,當時政治腐敗,官吏不顧人民的死活,才迫使群眾起來反抗。

書中也沒有對起義者作過份的惡毒攻擊和污蔑。就整個作品所反映的事件來看,魏、蜀、吳三個政權間的矛盾和斗爭是它的基本內容。

羅老于描寫紛爭的的全過程時,自始至終灌注著厭惡分裂和要求統一的意愿。他著力摹繪、十分精彩的地方也在這一面。

羅老強烈憎恨那些破壞和阻礙國家統一的勢力,以至于把農民起義隊伍和地主武裝,一樣看待,表現了生長在封建社會里的知識分子思想的狹隘和保守。但他要求統一卻是歷史前進的必然道路,也符合當時人民希望由統一局面帶來的生活安定。

本來在分裂局面下,人們生活在痛苦不堪的年代里,希望有好心腸的人出來恢復社會秩序,這是人情之常。修髯子在《三國演義序》說:“欲知三國蒼生苦,請聽通俗演義篇。”

老羅尊崇劉備,就把劉備當作一個好心腸的人。同樣,老羅貶斥曹操和董卓,就把曹操和董卓當作暴君看待。

這說明羅老對暴君政治的不滿和反對,說明了他想到“蒼生苦”,有強烈的改變現狀的要求。老羅歌頌劉備,這就意味著老羅幻想以劉備集團的面貌來改造現實,建立理想的王國。

所以,《三國演義》應該屬于人民的寶貴遺產。 如此說來,這部小說不能算做壞作品了。

那麼我們應當采取怎樣的態度去認識它的價值呢?俗話說一個作家不能只是生活事實的記錄員,而必須把他對于事物的看法同時表現在作品里。前面講過,《三國演義》主要是寫魏、蜀、吳三個地主集團間的矛盾和斗爭。

羅貫中除開描寫這個復雜斗爭的過程外,也把他自己的看法,通過尊崇蜀漢的傾向流露出來了。老羅在這本書中主要是宣揚了“帝蜀寇魏”和“擁護劉備、反對曹操”的思想。

而這個思想本質上是封建正統觀念,但其中也和要求國家統一的愿望相結合著。它的主題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諸葛亮出師表里的這兩句話,就是貫徹在《三國演義》全書的中心思想。

老羅通過“裸衣罵賊”、“赤壁鏖兵”、“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一連串的事件體現了這個意思。老羅恨曹操,他認定曹操是賊,是造成社會紊亂,破壞統一號令,篡奪政權的壞人,雖然曹操個人未嘗沒有可取之處;但是老羅把他派充千夫指罵的對象。

同樣,老羅愛劉備,因為劉備是“皇叔”,是企圖恢復漢朝統一局面的人。雖然劉備個人不見得比曹操高明,不過老羅還是愛他。

《三國演義》這種鮮明的傾向性,不僅只是“正統”觀念作祟,從老羅把劉備和曹操分別代表好人和壞人的典型看,反映了那時呻吟于戰亂之中的人民渴望安居樂業的生活,渴望統一政權的出現,并且希望由好人出來進行統治。這是老羅現實主義的再現歷史真實的卓越成就。

由于老羅過分眷愛劉備,而且寄予無限同情與希望,因此,劉備集團活動的描寫占著這部小說的重要地位。老羅描寫劉備創業的艱難過程中告訴我們,內部緊密團結是戰勝敵人的重要因素。

劉、關、張勢單力薄,靠了弟兄般的友愛合作,終于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經過無數的挫折,最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是由于諸葛亮、法正等人的加入,蜀中政權的擴大,組織內部的復雜化,漸漸呈現出一種不團結的現象,影響到軍事和政治的進展。

顯而易見的,取得政權以后的劉備集團內部,其上下團結一致元不如顛沛流離時的鞏固。因為內部團結的不夠鞏固,這個政權終于在內部互相矛盾、爭奪權位中瓦解了,不能戰勝敵人。

在描寫魏、吳的勝敗興衰時,也貫串著同樣的思想。總之,《三國演義》的價值在于作者通過幾個封建集團之間的復雜斗爭,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貪得無厭,損人利己,陰謀暗算,殘暴虛偽的本質;反映了無辜人民顛沛流離的悲慘生活;閃爍著人民美好理想的光輝,鮮明的愛憎,表達了人民要求和平與安定生活的愿望,也表達了人民要求通過正義戰爭,以達到國家的統一。

以上僅為本人個人看法,有不同看法,還請吧友們多多指證或者討論。 呵呵,同樣歡迎拍磚!也希望吧友們多發一些原創來討論。

2. 三國演義所要表達的精神是什麼

1.對國家統一的向往。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極其偉大的聚合力,維護國家的的統一與安定,是我們民族一貫的政治目標,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優良傳統。周代以來三千多年間,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民族曾經屢次被“分”開,飽受分裂戰亂之苦。

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總是以驚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犧牲,清除了分裂的禍患,醫治了戰爭的創傷,促成重新統一的實現。在那“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漢末大動亂時期,以及羅貫中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元代末年,廣大人民對國家安定統一的向往更是特別強烈。

羅貫中敏銳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通過對漢末三國時期歷史的藝術再現,鮮明地表達了廣大人民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這是《三國演義》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現。

2.對政治和政治家的選擇。 人們常常談到《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有人還把這稱為“封建正統思想”。

事實上,“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為有關三國的各種文藝作品的基調,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愿,繼承了這種傾向。羅貫中之所以“尊劉”,并非簡單地因為劉備姓劉(劉表、劉璋也是漢室宗親,而且家世比劉備顯赫得多,卻每每遭到貶抑和嘲笑;漢桓帝、漢靈帝這兩個姓劉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撻的對象),而是由于劉備集團一開始就提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口號,為恢復漢家的一統天下而不屈奮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來具有民族思想的廣大群眾所追慕;另一方面,這個集團的領袖劉備的“仁”、軍師諸葛亮的“智”、大將關羽等人的“義”,也都符合羅貫中的道德觀。

這兩方面的原因,使得羅貫中把劉備集團理想化而予以熱情歌頌。另一方面,羅貫中之所以“貶曹”,是因為曹操作為“奸雄”的典型,不僅不忠于劉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殘人才,作品對其惡德劣行的描寫大多于史有據,并非有意“歪曲”;而對曹操統一北方的巨大功績,對他在討董卓、擒呂布、掃袁術、滅袁紹、擊烏桓等重大戰役中所表現的非凡膽略和智謀,羅貫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寫,并沒有隨意貶低。

由此可見,“尊劉貶曹”主要反映了廣大民眾按照“撫我則后,虐我則仇”的標準對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選擇,具有歷史的合理性;對此不應作片面的理解,更不應簡單地一概斥之為“封建正統思想”。 3.對歷史經驗的總結。

《三國演義》以很大篇幅描寫了漢末三國變幻莫測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總結了各個集團成敗興衰的歷史經驗,突出強調了爭取人心、延攬人才、重視謀略這三大要素的極端重要性。董卓集團敗壞朝綱,殘害百姓,荒淫腐朽,導致天下大亂,完全是一伙狐群狗黨,混世魔王,作品便不遺余力地予以鞭撻。

袁術狂妄自大,輕薄無能,既不注意延攬人才,又無明確的戰略目標,更不顧百姓死活,卻急于過皇帝癮,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嚴厲批判。袁紹雖然頗有雄心,其集團一度聲勢赫赫,實力雄厚,但由于袁紹胸無偉略,見事遲緩,坐失戰機;不辨賢愚,用人不當,以致關鍵時刻內訌不已;心胸狹隘,文過飾非,甚至害賢掩過,終于只能成為曹操的手下敗將,無可挽回地走向滅亡。

相比之下,劉備、曹操、孫權三大集團在這三方面各有所長:劉備歷經磨難,卻始終堅持“舉大事必以人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賢若渴,“三顧茅廬”堪稱千秋佳話;傾心信任諸葛亮,既有正確的戰略方針,又有靈活多變的謀略戰術。曹操雖然心術不正,卻也十分注意爭取人心,延攬人才,手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在戰略戰術上,他也高出同時諸雄。

孫權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任統帥均為一時之杰,而且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因此,在眾多政治軍事集團中,劉、曹、孫三大集團得以脫穎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4.對理想道德的追求。 在藝術地再現漢末三國的歷史,描繪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時候,羅貫中不僅表現了對國家統一、清平政治的強烈向往,而且表現了對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

在這里,他打起了“忠義”的旗號,把它作為臧否人物、評判是非的主要道德標準。通觀全書,有許多謳歌理想道德的動人故事。

為了忠于“桃園之義”,關羽不為曹操的優禮相待所動,毅然掛印封金,千里跋涉,尋訪兄長;為了維護兄弟情義,劉備不顧一切地要為關羽報仇,甚至寧可拋棄萬里江山;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諸葛亮殫精竭慮,南征北伐,不屈不撓,死而后已……當然,對“忠義”這一概念要作具體分析。作為封建時代具有一定進步傾向的文人,羅貫中的“忠義”觀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籬,但也確實融合了人民群眾的觀念和感情。

他的所謂“忠”,常常指一心不貳地為封建王朝奔走效勞,甚至只是為某一集團的領袖賣命捐軀;但也常常指對國家、民族的忠貞不二,對理想、事業的矢志如一,鞠躬盡瘁。他的所謂“義”,用在政治原則上,有時是封建綱常的代名詞,有時又是堅持真理、鞭撻邪惡的同義語;用在人際關系上,往往以個人恩怨為轉移,但也常常指對平等互助、患難相依的真誠追求……這種犬牙交錯的狀況,使得《三國演義》的“忠義”呈現出復雜的面貌;但就主導方面而言,它反映。

3. 《臨江仙》前三句在《三國演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臨江仙--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賞析上片只寫古來多少英雄是非成敗,猶如大浪淘沙轉眼成空。頭兩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詩“不盡長江滾滾來”,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意,抒發對歷史變遷、英雄隨著時光消逝的感慨。第三句則是作者經過思考后,透過歷史的表象得出的結論。作者認為,英雄豪杰們長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榮辱成敗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一句貴在一個“空”字。“空”可以說是本詞的詞眼,幾多惋惜,幾多悲憤,盡歸其中。它不僅是作者追溯歷史后的結論,而且是他對待自己歷盡坎坷人生的達觀態度。“青山”句乃是寫自然,意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夕陽”句亦寫自然,“幾度”謂“難得”,而“夕陽紅”象征人生中短暫的美好時光,它在橫亙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這兩句看似寫景,其實在景語中蘊含了豐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體會,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傷情結。

下片寫江上漁樵閑話,娓娓動聽。“白發漁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詞的一、二句寫老翁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內容。他遠離塵囂,遁跡山林,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看慣了“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蘇軾《前赤壁賦》),與世無爭,其樂無窮,是一位志向高潔、風懷瀟灑的老人。第三句寫老翁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斷絕一切人際交往的隱者,而是仍舊同世俗社會保持著聯系。“美酒要逢知己飲,好詩須向會家吟”(楊慎《說三代》)。“一壺濁酒”以“秋月”“春風”為背景,正顯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懷和朋友之間的志趣相投。最后兩句直揭“白發漁樵”并非胸無點墨的老翁,而是通曉古今、博學多識、知權達變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敗榮辱都化作可助酒興的談資;在笑談之中,縱論古今,品評人物,其曠達和豪放可以想見。我們不難發現,在老翁身上有許多同漁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征,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

4. 三國演義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三國演義》以三國爭雄為題材,

其所展示的帝王將相都是歷史上真實的英雄。

而作者將他們的性格和功業夸張再現,把他們刻畫成非現實的超人。

從儒家政治道德觀出發,

《三國演義》蘊涵著千百年來人民對明君賢臣的寄托。

但歷史發展進程恰恰與理想背道而馳——

暴政能戰勝了仁政,奸邪壓倒了忠義,

全知全能的諸葛亮也無力回天。

在道德史觀的籠罩下,在“仁義”與“政治”之間,

作者的創作心態必然傾向于前者,

這本來就是政治道德化、歷史道德化的必然要求,

即使它有其歷史局限性,但依然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核所在。

由于作者對道德觀念的突出強調,在人物形象塑造的過程中,

帶有強烈的“尊劉貶曹”的傾向,就加重了全書的悲劇氛圍。

在三國風云變幻中,作者通過對歷史進程的描寫來解析英雄人物的才能和道德,

揭示主體道德和歷史進程的背離,使英雄形象蘊涵了濃重的悲劇性質。

《三國演義》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藝術魅力和文化震撼力,

主要是因為它以悲劇的形式表現了歷史與道德的沖突,

將中國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愴和抗爭等表現了出來。

5. 三國演義 句子評析

先是句子 人生幾何?把酒當歌!------------曹操 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曹操對袁紹的諷刺 我認為諸葛亮舌戰群儒時挖苦他們的一句相當有意思:"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劉備初次見面自我介紹時說的那句話:我乃中山靖王之后。

..哈哈~根紅苗正啊 先這麼多~~ 想著再討論哈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整部三國演義小說,說白了就是這兩個流氓唱主角,不然早就統一了)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 “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張飛(虎牢關初戰呂布) 鑒賞與評析 :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

小說采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于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后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并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

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余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力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準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云”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

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

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面,加以夸張,并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

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

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斗爭中,放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來塑造。對于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復雜的性格。

2.它長于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

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對于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并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凄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3.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

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于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

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斗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后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4.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

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于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最大缺點,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發展變化。

這可能是受了民間傳說人物定型化的影響和歷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張有時不合情理。

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批評是很中肯的。

《三國演義》是古代歷史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深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志》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現舉幾個人物說明。 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后世各種杰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

歷代君臣、知識分。

6. 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擁劉反曹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并將它熔鑄到了作品中,毛宗岡在修改時又加強了它。擁劉反曹反映了人們對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于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