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孔廟的優美短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孔廟的句子

孔廟,即孔子廟,又稱作文廟,是紀念中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筑,在中國各地都有,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圣廟、先師廟、先圣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廟、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并稱為中國四大文廟。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分布著2000多座孔廟,中國國內1600多座,而目前國內保存較好的孔廟只有300余座,列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1座。

由于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于維護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孔廟便被古代帝王所器重。

其數量之多、規制之高,建筑技術與藝術之精美,在我國古代建筑類型中,堪稱是最為突出的一種,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2. 寫孔廟的作文提提綱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

孔子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據記載,孔子生而首上圩頂,似尼丘山之形,故因名丘,字仲尼。

孔子在一生艱辛探索的社會實踐中,深入了解和認識了當時社會,逐步創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體系,成為當時著名的政治理論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創立的儒學思想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據記載,從公元220年到解放前,孔廟先后重修擴建七十多次:歷經兩千余年的歷代重修擴充,便得曲阜孔廟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共占地約14萬平方米,殿堂閣廡466間,門坊54座,碑亭17座。

規模之大,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全國三大古建筑群。孔廟的總體布局是由孔子當年的故居長期發展而來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歷史。

孔廟建筑發展追求的建筑效果是通過建筑群整體所造成的環境去烘托孔子的豐功偉績和儒學圣教的高深博大來完成的。因此,孔廟建筑的藝術表現力是個體建筑的細微方面,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家們在設計和施工方面的無與倫比的建筑藝術成就。

在整體建筑方面,孔廟采用古代傳統的宮庭式建筑形式。但它經過歷史上的多次重修擴建,每當重修擴建的時候,它必然要受到前代孔廟建筑形制、規模等因素限制,然而,孔廟的建筑群體最終成功地利用了先代遺產,既體現了歷史遺產的延續,又保持了它的總體的完整性。

孔廟成功地運用了傳統的庭院組合與環境烘托相結合的表現手法,達到了渲染孔子在學術上、教育上的卓越貢獻和在古代社會中崇高地位的目的,是中國古代建筑群中別具一格的建筑形制。孔廟內現有古樹一千二百余棵,與宏偉的建筑群相互輝映,特別是夏季,上千只鷺鳥居住在古木之上,形成了孔廟又一獨特的景觀,鷺鳥已被曲阜市定為市鳥。

3. 關于孔府、孔廟、孔林、孔子名言四方面的知識

孔子學院 是在借鑒國外有關機構推廣本民族語言經驗的基礎上,在海外設立的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公益機構。

它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概念,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截至2009年12月份,全球已有87個國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和推廣漢語教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

目標2012年達到1000所。 文化遺產孔廟介紹 批準時間:1994.12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遺產遴選標準: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V)(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孔子是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中國春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廟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東省的曲阜。

孔廟是公元前478年為紀念孔夫子而興建的,千百年來屢毀屢建,到今天已經發展成超過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僅容納了孔夫子的墳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過10萬人也葬在這里。

當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經擴建成一個龐大顯赫的府邸,整個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獨特的藝術和歷史特色,應歸功于2000多年來中國歷代帝王對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孔子的名言記錄在論語里面: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