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對中秋佳節情感的句子

解夢佬 0

1. 形容中秋佳節的句子

形容中秋佳節的句子:1、中秋之夜,舉杯團圓,葉已紛飛情義綿延。

思鄉的人兒匆忙在遠方,把酒問孤月,今夕是何年?光的柔情在四散,淚已潮濕在他鄉,枕邊漏進來的斑斑銀色的光芒,靜靜伴隨那落寞走過的痕跡。2、中秋月已圓,情深人亦孤單。

是殘月縫補了思念,是物與景觸動了傷感。相思真如歌,唱盡人間的悲歡離合,相思也如酒,醇香飲枯心沉醉。

獨獨樽滿清澈的月色,迷戀蒙朧淚纏綿。3、中秋是一個想象優美的神話,一千年一萬年脈脈相傳,中秋是一段縷縷不斷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濃情思念;一個民族在這賞月、品月的過程中,體驗同時也在展覽一種韻味獨特的魅力。

4、中秋節既是甜蜜蜜的,又是酸滋滋的。說甜蜜蜜是因為,可以享受可口的月餅;說是酸滋滋的是因為畢竟沒有親人在身邊的日子是很孤單的。

嘴里甜得很可心卻有思鄉的情緒在涌動。她讓我更懂得親情的珍貴,讓我嘗到了故鄉的甜美及溫暖。

深刻地了解明明知道在身邊卻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它的重要。在蕭瑟、冷清的中秋節點燃了一把溫暖的火,去了秋的涼意。

5、中秋的夜,誰是誰的陌路。走過了愛的河流,越過了情的執著,誰在寂寞的月光下,守著那千年的清秋。

6、月光融融,在八月十五這天最美。月,灑一地的清輝,思鄉的游子,或歌亦吟。

中秋之夜,他們的思想是歌海漫天的精靈。中秋月圓,花好情郁之際,古代中國文人們的情懷更是詩意飄逸盡染,詞風橫蕩天涯。

7、又到中秋,又見明月,且讓我們坐成一個圓圓的月亮,細細地品味人生的奧妙,感受生活的真諦。一任月光,如流水,綿綿潺潺……8、我眼中的中秋節就像是一張請柬,每年的八月十五都邀請你去參加親人、朋友的聚餐。

請柬的有效期是一輩子,永遠不會作廢。中秋節是一朵用親情、友誼灌溉的常開不敗的花朵。

它將花的清香撒到大江南北,舉國上下。中秋節又像是一江的春水,流過每個人的心田,滋潤每個人的心靈。

9、時光總是匆匆,今年的中秋節轉眼又到了。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皺紋,多少白發。

我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祝愿我的父母親,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笑口常開,永遠做兒女們避風的港灣,幸福的依靠。

10、時光飛旋,“不應此曲有,已是天上人間”。月光淡淡,心已鶴鳴,中國的中秋,賦予了中國文人們最繽紛的想象之色彩。

紅塵之中,那一縷縷的月華情思曼妙,誰是誰的眷戀人?看月光,幽思緒,中秋月圓之夜,寸心遠表,自是一番不同風。11、人削黃花瘦,滿懷的哀傷,鋪滿了心緒的離愁,淚眼凝眸,仍是那論皎潔的圓月伴中秋,如透明的露珠揮灑了那潔亮玉盤,響亮著淡然的凄涼。

12、秋之潔爽,月之鉛華,夜之思意,心有泥濘。睹洗盡繁華的冷月,寂寥懷春傷秋,中秋月之傷情,月難長明,情更難以久留,感嘆嫦娥奔月的凄美,沉湎唐詩宋詞的纏綿。

讀月中秋,灑行行青淚。13、秋月影照窗臺,縷縷冷風愁緒來。

蠟炬無眠孤影暗,清光怎解我獨白。午夜醒來,窗外的靜寂,在慘淡的月光里,越發孤寂難以入眠,兩行月夜的相思淚,掛滿窗簾,如銀色的風鈴,在悟中響徹心扉。

14、冥冥之中流逝了多少的中秋,蕓蕓眾生錯落了幾多的紅塵,多少中秋之夜孤獨相守,幾多紅塵流離了無數的相思之人。中秋離愁,年年又歲歲,輪回哀怨,輾轉涼冷之秋。

1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亮緩緩在沉重的夜里,踟躇碎步飄逸,心,涌動思念無數,淚,滑過月色的指間,一切都了無聲息。望斷明月淚,秋思盡染塵,在萬家燈火的歡樂中,我卻孤苦伶仃,無處棲息明月之身。

16、翻閱著消瘦的日歷,如翻過那滿是淚痕的記憶,月圓的中秋,掛著晶瑩的銀露,在日子的扉頁上,滑進眼眸,濺起點點蒼白的酸楚,又一個中秋,又一個不得不在月浪的沙灘上,佇望嫦娥守侯的美麗。17、側頭仰望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于深邃的蒼穹。

有凝重的云塊,漂浮在周圍,猶如遠方在游子,寫滿相思的淚滴。那泯滅不了思念的素光,何以寄托心中那沾濕的云彩。

18、不知覺中,淚水滴落在中秋的銀色之中,猶如夜色綻放的煙花,絢麗卻難以封存,只有殘留的余溫,相伴啜泣,在流動是夜色中,有誰相知,點滴鐫刻的磨痕,誰在那里,駐足長留。19、別了中秋的圓月,你那千古傳說的柔情恨意。

不再陪你心傷涰泣。只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寂寞廣寒宮里的兒女,仙境生活繼續詩情畫意。

雖說不上快樂還是幸福,也足已讓紅塵中的男女情迷千古。天涯一方的你,在中秋月圓的夜晚,你是否也是一樣守候孤寂無依。

是否一樣希望中秋快快離去。

2. 表達中秋節的句子

1、農歷八月十五,是人人皆知的中秋節。大街上,小巷里,都洋溢著歡聲的笑語,充滿著喜氣洋洋。

2、這是一個美好的夜晚,紅紅的燈籠,使大街小巷充滿著光明。在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一股“紅流”向東南西北流去。在大街上,人們提著燈籠,那一個個漂亮的燈籠,代表著人們心中的那份喜悅。不久,天空“開放”了五彩繽紛的鮮花——煙花。夜晚變成了白天,那一支支煙花給夜空披上了一件五顏六色的衣裳,也映襯著寂寞的月光姐姐。走進小巷,家家戶戶都在那說說笑笑,讓人感到一股溫馨的感覺。

3. 描寫中秋佳節的優美句子

月圓的時候,人們總是喜歡坐在桌邊,吃著美味,享受合家團圓所帶來的親情的溫暖。

月缺的時候,人們多半在忙碌,為生活,為事業。為什麼人們總是在月圓的時候想家呢?那是因為在你心里會有“月圓——人圓——家團圓”的感覺。

也許這就是“心境”,像惠崇和尚說:“我看你像佛祖。“并不是說你真的長的像佛祖,而是看人的人心中有佛祖,有寬宏大量的氣概,能夠海納百川。

我們每個在社會中生存的人都要接受許多其他形形色色的人、事。學會包容別人更是一件不易的事。

人生在世,孰能無過?你寬容待他,也許在某一天,也會有人寬容戴你。心里有一輪圓月,哪怕萬事萬物都是有缺憾的,你也從中看得出缺憾美。

為什麼斷臂維納斯能夠令人稱贊不已?為什麼人們會覺得沒有雙臂的維納斯會比裝上任何形式的雙臂的維納斯更出眾?。

4. 形容中秋節的句子

形容中秋節的句子

比較常見的有

1、農歷八月十五,是人人皆知的中秋節。大街上,小巷里,都洋溢著歡聲的笑語,充滿著喜氣洋洋。

2、這是一個美好的夜晚,紅紅的燈籠,使大街小巷充滿著光明。在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上,汽車川流不息,一股“紅流”向東南西北流去。在大街上,人們提著燈籠,那一個個漂亮的燈籠,代表著人們心中的那份喜悅。不久,天空“開放”了五彩繽紛的鮮花——煙花。夜晚變成了白天,那一支支煙花給夜空披上了一件五顏六色的衣裳,也映襯著寂寞的月光姐姐。走進小巷,家家戶戶都在那說說笑笑,讓人感到一股溫馨的感覺。

5. 描寫中秋節的來歷和情景語句.

中秋節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風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于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卜、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從習俗上看,過去中秋節有送禮.“中秋,大家互送禮節……,賞奴仆錢,鋪戶放帳帖,每節如此”.現在送禮更興旺.節前,弄兩輛車,滿滿的裝上月餅果品,挨家挨戶送.當然,這里的家和戶是指商家客戶.送禮,自然是為了聯絡感情,結款要生意.兩年前做這事時還要想想,到底拜的是那里的兔兒爺.今年這風氣恐怕更盛了.。

6. 贊美中秋佳節的句子大全

贊美中秋佳節的句子有: (一)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 樣如水似鏡。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紛紛趕回家 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二)在中秋佳節之即,讓我們向辛勤哺育我們的父母,無私奉獻的老師們真城說一聲:您辛 苦了!我們會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長大成為祖國有用之材,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奉獻 自己的力量! (三)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 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四)在賞月之際,家中的親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身在異鄉的親人,而異鄉的人也會情不 自禁的想起家中的親人。因此,中秋節有團圓節之稱,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五)我愿隨明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浪漫的古老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 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

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 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 朝夜,感受月亮帶給我的美。

(六)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 都上了市。

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 鄉的親人。

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七)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 才過不多時候。

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 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八)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

我愿意在 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九)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 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

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 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麼的。

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 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 垂涎欲滴。

(十)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塑造了今天的中秋節而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所以又 稱為團圓節。 (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 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二)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 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 日。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 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 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 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 日。 (四)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 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 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 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 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 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7. 中秋節的作文(怎麼過的、來歷、表達感情)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8. 贊美中秋佳節的句子大全

贊美中秋佳節的句子有:(一)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 樣如水似鏡。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團圓節,每到這一天,許多遠離家鄉的游子,紛紛趕回家 中,與父母親友歡聚一堂、把酒言歡。(二)在中秋佳節之即,讓我們向辛勤哺育我們的父母,無私奉獻的老師們真城說一聲:您辛 苦了!我們會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長大成為祖國有用之材,為國家的建設,民族的振興,奉獻 自己的力量! (三)在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欣賞到皓月當空的美 景,當我們仰望蒼穹時,腦海中定會浮現起那優美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四)在賞月之際,家中的親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身在異鄉的親人,而異鄉的人也會情不 自禁的想起家中的親人。因此,中秋節有團圓節之稱,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五)我愿隨明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浪漫的古老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 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

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 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 朝夜,感受月亮帶給我的美。

(六)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 都上了市。

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一邊賞月,一邊思念身處異 鄉的親人。

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七)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 才過不多時候。

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 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八)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

我愿意在 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九)我喜歡中秋的意境。

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 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

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 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干什麼的。

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 嫩,年輕人情有獨鐘。你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一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 垂涎欲滴。

(十)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塑造了今天的中秋節而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所以又 稱為團圓節。(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 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二)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 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 日。

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 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 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 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 日。(四)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 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 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 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 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