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說第一段畫線句子有什麼作用怎麼答
題干不完整,教給你方法,畫線句子有什麼作用怎麼答: 一、抓關鍵詞語來答題 例如:湖北高考卷第19題. 從文中看,“我還要追趕時間的晨曦哩”這句話有什麼含意? 解析:對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時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結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們的語境意義.本句的要點是“追趕”和“晨曦”,但都要在把握原文的基礎上來理解特定含義,而不是它的詞典義. 答案:1、雖已年邁,仍要珍惜余生,振作精神.(此為“追趕”之意) 2、永葆青春,像父親那樣積極進取.(此為“晨曦”之意) 延伸:句子里的關鍵詞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句中的特定稱謂 2、句中的指示代詞 3、句中的動詞和修飾語,多為形容詞和條件、原因狀語 4、運用了修辭的詞語,多指比喻、比擬、借代、反語、反復. 5、注意句子中有特色的也往往是某一點,題中考查的往往集中在某一個方面. 二、結合位置特點來答題 例如:浙江高考卷第20題. 簡析篇末“就會跪下……”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及其表達上的作用. 解析:“篇末”點明了此句在文章中的特定位置,文章尾句的一般作用必須了解,大致可以歸納為:前后照應、卒章顯志、總括全文、深化主旨、啟人思索、言有盡而意無窮.解答本題,首先要把這句話的潛在含義理解出來,再分析它的具體表達作用. 答案:含義:表明對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與自然能和諧相處,表達對觀實的憂慮,渴盼恢復大自然的原貌. 作用:使文章在表達上顯得委婉含蓄,發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題,強化了作者的感情. 延伸:根據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來看,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首句,一般具有點明主旨,總領全文的作用;還可為后文提出觀點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鋪墊;還可點題以及交代起因或緣由. 2、過渡句,多出現在文章的中間部分,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內容上起轉換或逐層深入的作用. 3、段首段尾句,多能對本段內容進行總領和總結. 三、由淺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義 例如: 廣東高考卷第19題. 依據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壇、太廟,依傍的是祖蔭”這句話? 解析:這句話有多種理解,即它有在文中的表層含義,還有在文中的深層含義.表層含義一般指在文章里字面上寫的是什麼,多指現象,深層含義一般指在文章里真正的寫作意圖是什麼,多指本質.結合全文來看,題為“說樹”,實際上是借樹為喻,指出成熟的藝術風格要來源于深厚的生活與創作積累.因此,回答時要力求全面完整,必須把這兩層意思都答到. 答案:第一層意思,天壇與太廟所依傍的樹蔭來自祖宗留下來的大樹,而非短時間所栽植的小樹;第二層意思,說明藝術風格的形成需要長年累月的耕作,并非空頭藝術家的急就而成. 延伸: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內涵豐富和表達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遺漏要點. 1、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確的語言轉述出來,恢復它的本來面目. 2、概括簡練的句子要根據句子中的內容分點解說出來. 3、內涵豐富的句子要說出它的淺層意思和深層意思. 4、總體來講,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義,要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則.至少要寫出它在文章里的字面意思和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 四、抓住句子的陳述主體來答題 例如:天津高考卷第19題. 結合文章內容,簡要闡釋“書中畢竟有人生,人生畢竟一部書”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解析:任何一個句子都會有一個陳述主體,回答時就應該把它放在主語的位置.這句話雖然有兩個分句,首先要清楚句子的主體是“人生”,是文中的陳述對象,答題時要把它放在主語位置來重點突出;陪襯是“書”,是文中用來打比方的事物.然后要抓住“人生”與“書”的聯系來理解.最后要緊扣文章,有針對性地回答.通過分析,本題中“人生”與“書”的聯系是:人生復雜,書林雜芫;人生要追求真諦,讀書要挑選精品. 答案:(1)人生如書,書如人生.(2)人生詭譎,猶如書林雜蕪. (3)人生要追求活著的真諦,猶如要從書林中淘出善本精品. 延伸:1、分清句子的陳述主體可以明確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點. 2、如果句子的陳述主體在句中省略必須通過上下文來推斷,把它補充出來. 五、抓住題目中的提示語或引導語來答題. 例如:重慶高考卷第20題. 本文在描述十二月黨人的年輕妻子義無反顧地選擇追隨丈夫,承受悲慘和苦難后,寫道“她們一夜之間成長為山巒”,請結合全文,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解析:題目中的提示語或引導語是指命題者給考生的信息.題目中對“年輕妻子”的評價是“義無反顧”“承受悲慘與苦難”,字里行間,充滿對她們的敬重,感情傾向已經暗示出來了.因此,可以推斷出她們的形象具有“山巒”一樣的堅忍、高大,令人敬仰.這也就是作者把“她們”寫成“山巒”的深層原因.透過題目中的提示,可以將這一句話的答題方向把握住,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她們一夜之間成長為山巒”,寫出這些原本出身高貴,生活在優裕環境中的女子們,卻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革命,選擇了獻出生命,走上革命道路.她們的形象像山巒一樣高大,令人景仰.這樣寫,烘托出這些女子精神的崇高,形象。
2. 第一段中畫線的句子表現了那樹怎樣的品質
人人都說花美麗,但我卻愛松樹。
秋天,花凋謝了,草枯萎了,許多樹的葉子都落盡了,松樹卻在秋風秋雨中舒展著它的枝葉,它的葉子像一根根深綠色的長針,皮也好像一塊塊膠布交錯著貼在樹干上。一束束針一樣的葉子在秋風中擺動著,好像在說:“不怕風。”
寒冷的冬天,鵝毛大雪在空中飛舞,凜冽的寒風吹著哨,猛烈地搖擺著松樹。大片大片的雪花往松樹上壓,它的枝杈上積滿厚厚的雪。風和雪都想征服松樹,,松樹以它頑強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風和雪,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春天來了,蒙蒙春雨像乳汁一樣哺育著萬物。松樹也在春雨的哺育下開花了。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長在枝頭,迎著溫暖的春風,笑著、笑著……只要用手一碰樹枝,那黃綠色的花粉就像煙霧一樣落下來,溫暖的春風慢慢地飄去。
我愛松樹,更愛它那種無微不至的獻身精神。松樹的樹干是的木材,又可以造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煉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節油;它的枝和根的燃料,可以用它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夏天,它撐開一把大傘,讓人們乘涼……松樹花那樣美麗、芳香,人類,它即使粉身碎骨也毫無怨言。
我望著遠處的一排松樹,默默地想:我也要做也壓不倒的人,像松樹那樣堅韌不拔、英勇不屈,做終生為祖國作的人。
3. 第一自然段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1、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情態),表達了(人物)……的情感。
2、擬人:把xx擬人化(或賦予xx人的情感),生動形象的表現了……的情狀(描繪出一幅……的畫面),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3、排比:使句式更整齊,氣勢更強烈,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1、例題:“雨點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璣在玉盤里亂跳;擊在玻璃瓦上,聲音尖脆,猶如琴聲中的高音階”。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答: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在小青瓦和玻璃瓦上的雨點發出的聲音比作在玉盤里亂跳的珠璣和琴聲中的高音階,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雨聲的特點以及帶給人美妙的感受。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它表現了三叔此時怎樣的心情?答:擬人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后悔之情。 3、修辭手法有哪些?答:比喻、夸張、擬人、引用、設問等等。
4. 兄長閱讀答案簡要說明對文中第一段畫線句子的理解
精銳教育提醒你:
1.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 .弟弟生病,才10 歲的哥哥為了讓弟弟吃上蛋糕而只身冒大雨前去買。母親的不安與外面天氣的惡劣都有力地反襯出哥哥對弟弟的關愛之情。
B .為了給“我”買蛋糕,哥哥受傷滴血,母親心痛地替哥哥用鹽水擦過了傷口,并要求“我”分一塊糖給哥哥,而我把最后一塊糖也吃完正是反抗媽媽偏愛哥哥的任性表現。
C .作者“恨”哥哥的原因是他整天在學校里,為考大學刻苦學習,從而不管家里生活的艱難,特別讓“我”“惱火”的是哥哥還干涉“我”逃學的事。
D .本文“我”有兩次祈禱,第一次表達出哥哥深深的愛,第二次表達出一種普世的悲憫情懷,不僅首尾照應,而且第二次與第一次形成對比,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深華。
E .本文以平實的話語傾訴著最真摯的情感,訴說了那個年代與家庭、與兄長有關的辛酸故事,文章語言樸素,字字真切,深情處感人淚下。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變是終歸變出來了,但卻委實變得太不容易,所以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當潤礫成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為什麼一方面憎恨哥哥,另一方面又乞求上帝讓哥哥再活l0 年并照顧他,這矛盾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說“對于絕大多數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責任而已”,你認同他的觀點嗎?請結合文本并聯系生活談談你的理解與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E
2.(I)哥哥很不容易才買到,同時,為了保護好蛋糕而把它藏得很嚴密,掏出來時,又怕弄壞蛋糕而著急得哭,表現出兄弟情深。
(2)我們應象河蚌孕珠一樣去分擔親人或朋友的苦難,這樣,人生才沒有遺憾。(或答:對于親人或朋友的苦難,我們應用關愛與擔當去化解,這樣,人生才會少些遺憾。)
3.①作者憎恨哥哥是因為年少時哥哥沉于讀書,而本不應是。
②乞求上帝是因為年少時哥哥不計付出的兄弟之情讓今天的。
③不矛盾。作者當年憎恨哥哥是出于對家庭的責任,作者希望哥哥幫父母;晚年后作者乞求上帝讓哥哥再活l0年并照顧他,這也是出于對親情的責任
4.認同。文中的,盡管沒有分擔家庭經濟方面的責任,但他擔負起父母的希望,并順利地考上大學;我從小擔負起照顧弟妹的重任,晚年更是擔負起照顧生病的哥哥的責任;文中的老年夫婦擔負起照顧生病兒子的責任:這都是親情的責任。
啟示:可談對親情是一種責任的認識,也可談對孝道、兄弟之情的認識。
如,親情是一種責任。親情不僅僅是一個稱呼,還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俗話說:血濃于水。親情的責任是維系親情的紐帶,也是我前進的動力。親人之間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愛才是真正的責任。
5. 蘇州園林第一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往往”是什麼意思,該詞在表達上
【題目】:第一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往往”是什麼意思,該詞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參考答案】:“往往”有“常常”、“每每”的意思。
在句子中修飾“安排“,表示安排橋梁盡量使其形式多樣化,追求自然之趣。【題目】:為什麼蘇州園林的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參考答案】:刻意表現一種自然美。
【題目】:你認為現代城市中那種整齊劃一的建筑布局美嗎?這和蘇州園林所講究的美有什麼不同?評價一下這倆種美。【參考答案】: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談,說美和不美都可以。
蘇州園林講究自然美,城市布局注重整齊劃一有多種原因,較為偏重于人的創造,也是一種美。評價這兩種美,可以根據自己的認識來談。
6. 老王,節選,第一段劃線句子用了用了什麼寫作方法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 )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麼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我( )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麼回家的. 1.《老王》的作者是 ,她的丈夫 是我國著名學者和作家,他影響最大的作品是小說《 》 2.前3段使用的描寫手法有 ,其中著筆最多的是 ,這樣描寫的作用是 . 3.填上文中空缺的兩處詞語,并體會其含義. 4.選段畫線部分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現的? 6.“我不能想像他是怎麼回家的”,為什麼? 7.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8.學了本文,你有怎樣的感悟? 9.揣摩下列句子特點,并仿寫句子,理解劃線句含義.(心理描寫:概括+具體+結論)但不知為什麼,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10.為什麼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麼關心、愛護?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麼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11.老王的性格,命運.用一句話概括:“老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12.揣摩加粗詞語好處. ① 我強笑說:“老王,這麼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②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 參考答案四、《老王》 1.楊絳; 錢鐘書; 《圍城》 2.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神態; 突出老王極差的健康狀態,暗示他不久于人世 3.鑲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無力,行動不靈活,僵直的狀態.強笑:(qiǎnɡ)勉強做出笑容.含義:對他給“我”送雞蛋、香油,表示感激;“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害怕、同情. 4.老王在重病的情況下仍然拿雞蛋來給我,報答我對他的關照,令我非常的感動,而這份情誼是無法用雞蛋的數目來衡量的. 5.接了雞蛋、香油后給老王錢,擔心他摔倒,對沒請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上不安. 6.因為他病得皮包骨頭、渾身無力,滯笨地轉身,直著腳走路.我想像著他都要散架了. 7.老王死的前一天給“我”家送香油和雞蛋,“我”給他錢,表現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8.提示:從個人如何對待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從政策如何傾向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從善良者個人如何努力改變自身命運的角度. 9.一個社會總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作者回想起來,對老王的關愛還很不夠,所以感到“愧怍”. 10.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再是人道主義精神. 11.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涼艱難;但老實厚道,心地良心,關心人、講感情、講仁義,知恩圖報. 12.①“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里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②“鑲嵌在門框里”,夸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
7.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HO小懶球 第一段的作用1、開門見山點題。
2、貫穿全文線索。3、總領全文。
4、引起讀者注意思考。5、引起讀者閱讀興趣(故事法、場景法)6、如果用倒敘,有設置懸念作用。
7、如果用歌詞、詩詞點題。引用詩的作用1、呈現美好的意境。
2、深化主題。3、引起下文。
4、增加文采。概括中心思想、提煉文章主旨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23763一、中心思想的概念在記敘類文章中,作者通過寫人敘事或寫景狀物所表達的某種觀點、認識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主旨。
(作者借幫文字所表達的主要意思和思想感情)二、考點1、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麼——直接考察2、請總結本文的中心思想——直接考察3、本文給你什麼啟示或啟發——間接考察4、理解關鍵句子(主旨句)——間接考察5、理解題目內函——間接考察三、提煉歸納方法1、從文章題目入手。2、從文章開頭和結尾入手。
開頭——開門見山,直抒胸懷。篇末點題,逐章顯志(含意深刻的句子)3、從寫作背景入手。
4、從文章中含意深刻的句子入手——抒情議論類(畫龍點睛)5、從刻畫的人物形象入手。6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7、分析文章的詳寫點,研究作者處理詳略的意途。8、分析材料入手。
四、答題格式1、記敘文的中心句包含記敘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兩方面。2、歸納中心時常用“通過……表達……”的句式來表達,“通過……”就是概括文章所寫的內容,語言要簡明;“表達……”就是總結出作者的立場、觀點、感情。
(1)記敘文:本文記敘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