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記表達中心思想的句子

解夢佬 0

1. 《石鐘山記》中,作者闡發觀點的句子是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全文如下:《水 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 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

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 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鐃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寺僧使小 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 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 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噌 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如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2. 《石鐘山記》中心句是什麼

文章的主旨句不難找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而真正要徹悟它,卻必須結合時代背景,聯系作者身世。

蘇軾入朝為官期間,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態度。那些因擁護新法而得勢的朝臣便竭力收羅蘇軾的詩文,斷章取義,專摘只言片語,然后羅織罪名,累章彈劾他譏刺朝政。

元豐二年(1079)七月,蘇軾因此被逮捕至京御史臺獄,其間,與其有詩文往來而受株連的大小官員就有二十余人。這就是當時震驚朝野的“烏臺(御史臺)詩案”,實為受人陷害。

同年十二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被禁錮。直到元豐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蘇軾才復被起用回朝。

《石鐘山記》即寫于元豐七年(1084)六月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團練副使之時,也就是在將近七年漫長的謫居期間。由此可見,蘇軾是結合自己的慘痛經歷在感慨:事不目見耳聞,不可主觀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