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的比喻的典型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寒夜的句子

1、唐代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釋義: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2、清代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

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

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釋義:柳絮楊花隨風飄到哪里去了呢?原來是被厚厚的冰雪摧殘了。五更時分夜闌風寒,這株柳樹也顯得凄冷蕭疏。皎潔的明月無私普照,不論柳樹是繁茂還是蕭疏,都一般關懷。

最是在繁茂的柳絲搖落的時候,我更免不了回憶起當年的那個女子。夢里又見當年和她幽會的情景,但是好夢易斷,斷夢難續。遂將愁思寄給西風,可是,再強勁的西風也吹不散我眉間緊鎖的不盡憂愁。

3、唐代李益《從軍北征》: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釋義:天山下了一場大雪,從青海湖刮來的風更添寒冷。行軍途中,戰士吹起笛曲《行路難》。聽到這悲傷的別離曲,駐守邊關的三十萬將士,都抬起頭來望著東升的月亮。

4、宋代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釋義:白雪皚皚,滿眼銀色世界。就在這銀色的世界里,一樹寒梅點綴其間。那覆雪懸冰的梅枝,晶瑩剔透,別在枝頭的梅花,豐潤姣潔。就是從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們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綻,嬌美可憐,芳氣襲人,就像庭院里剛剛出浴,換了新妝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愛,她憐愛這嬌艷的梅花,作為陪襯,才讓月光這樣皎潔清澈,玲瓏剔透,灑滿大地。讓我們舉杯開懷暢飲吧,值此花好月圓雪白的良宵,品酒賞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競艷,誰也遜色于梅花呀。

5、元代白樸《天凈沙·冬》: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釋義: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2. 形容寒夜的詩句

1、詩句: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出自: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釋義:四面群山下,殘雪映寒夜,對燭夜坐,我這他鄉之客。

2、詩句: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出自:清代·黃景仁《別老母》

釋義: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3、詩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出自:唐代·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釋義:忽然聽得柴門狗叫,應是主人風雪夜歸。

4、詩句: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

出自:唐代·李白《夜坐吟》

釋義:寒冷的冬夜,覺得特別漫長。一個女子久久地坐在北堂沉吟。

5、詩句: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出自: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釋義: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曉他急忙駕著炭車軋著冰路往集市上趕去。

3. 求巴金《寒夜》的好句好段

經典語句:小說借“宣”的嘴巴反復說過“我做過什麼錯事呢?我一個安分的老好人!為什麼我該接受 這懲罰?”“宣”最終以無聲的吶喊“要求公平,他能夠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夠喊出 他的悲憤,他必須沉默的死去。”

小說最后這樣描寫宣的離世。“最后他斷氣時,眼睛半睜 著,眼珠往上翻,口張開,好象還在向誰要求公平。

這是在夜晚八點鐘光景,街頭鑼鼓喧天,人們在慶祝勝利,用花炮燒龍燈。”然而“宣”終究沒有享受到勝利帶來喜悅。

這樣的描寫 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劇色彩。在描寫“樹生”的矛盾心理的時候這樣寫到,樹生心想,“她(母親)都受得了,她似乎就 安于這種生活,為什麼我就不可以?為什麼我總是感到不滿足?我為什麼就不能犧牲自 己?”“難道我就應該這樣爭吵、痛苦地過完我這一輩子?。

他們把寂寞留給我一個人,難 道我就這樣枯死了麼?”可是當有一條路可以選擇的時候,“樹生”即興奮又痛苦,而且還 有一種惶惑的感覺,她仿佛站在十字路口,打不定主意要往什麼地方去。她反復的說,我不 走,要走大家一起走。”

雖然她的決定并沒有給她帶來快樂。但是母親的話永遠是那麼刺 耳“只要你(宣)肯答應我,只要不再看到那個女人(樹生)我什麼苦都可以吃,什麼日子 我都能過得去了!”“這種生活究竟給我帶來了什麼呢?我得到什麼滿足麼?”她找不到一 個明確的答復,掙扎了許久,才找到一條出路“沒有!無論精神上,物質上,我都沒有得到 一點滿足”“生命就這樣平平淡淡一點一滴地消耗。

“樹生”的忍耐到了最高限度了。她并 沒有犯罪,為什麼應該接受懲罰?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監牢?她應該飛,必須飛,趁她 還有翅膀的時候。

她要先救出自己。” “宣”無論如何都弄不明白“為什麼她們老是爭吵?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家庭,這麼單純的關 系中間都不能有著和諧的合作呢?為什麼這兩個他所愛而又愛他的女人必須象仇敵似的永 遠互相攻擊呢?„„” “ 地位越來越低, 生活越來越苦, 意氣越來越消沉, 他后來竟變成了一個膽小怕事, 見人 低頭、懦弱安分、甘受欺侮的小公務員。

', 他已沒有自負的語言和救人濟世的宏愿, 每天 干著單調沉悶的工作, 過著貧乏而痛苦的生活, 只求與世無爭。他不滿周主任喝斥要求增加薪金的同事, 內心說“ 你年終一分紅, 就是二、三十萬, 你哪 管我們的死活” 可他連鼻息也極力忍住, 怕周主任發現自己心中的不平。

他在心里說自己, “ 真沒出息啊他們連文章都做不通, 我還要怕他們。” “ 我怎麼會變成這樣一個人啊我 什麼都忍受, 什麼人都欺負我, 又住道我的生命就該被這些糾纏不清的文字銷磨光嗎就為 了那一點錢,我居然墮落到這個地步” 這樣的抗議、自責在內心發出過何止千百遍經濟上的 拮據使他無力為妻子買一塊生日蛋糕, 但卻不得不為主任的生日出一千元的份子錢。

內心的 不平和外表忍辱茍安的矛盾加劇了他精神上的痛苦, 他雖然朦朧地意識到社會不容良心未 喪盡的讀書人,以致于自己 “ 一生的幸福都給戰爭、給生活、給那些冠冕堂皇的門面話、街 上貼的告示拿走了” 。她說“ 我不要再聽什麼抗戰勝利的話, 要等到抗戰勝利恐怕我已經老了、死了。

現在我再 沒什麼理想。” 而實際上她追求的自由是很空洞的, 其實 “ 她除了那有限度的享樂以外, 究 竟有什麼痛快呢她又有過什麼自由呢她有時也知道自己的缺點, 有時也會感到苦悶和空虛。

她或許以為這是無名的惆悵, 絕不會想到, 也不肯承認, 這是沒有出路的苦悶和她無法解 決的矛盾 ⋯ ⋯ 她那些追求也不過是一種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