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表達人生志向的句子是

解夢佬 0

1. 《論語》中表達個人堅定志向語句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翻譯:軍隊可以被奪 去主帥,男子漢 卻不可被奪去志氣.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是要有堅定的志向的。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一個人的堅定意志,是非常困難的。

【成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

【解釋】兩軍交戰,能夠俘虜對方軍隊的首領,君主卻不可強行地改變對方的志向.(勸降比較妥當)

【出處】《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注釋】

1.三軍:軍隊的通稱。古制,12500人為一軍。

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漢

3.奪:改變,換。

4.志:(某人的)志氣

2. 《論語》中論述志向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論語》中孔子同弟子談論志向問題的記載有兩處,一處是《公冶長》篇中,——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另一處是《先進》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這兩段話中,記載了各人的志向,這些句子都是直接關于志向的。

3. 在論語中,孔子的志向是這樣表述的

《論語·公冶長》:“子路曰:‘愿聞子(孔子)之志。

’于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這幾句表現了孔子以仁信對待所有人的志向,顯出他廣大的胸懷。可以作為人們生活的志向和修養的目標,也可以作為統治者施行仁政的具體要求。

子路向孔子說:“愿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孔子能把心中的理想社會當作自己個人的志向,可見孔子的胸襟,而將“老者安之”列在首要,也可以反映出那個時代看重從生心理兩方面的養志和敬老,這一理念是在家庭這一最基本實施單位中開始實踐,最基本人際互動是從家庭的親子關系做起,有這樣的想法,敬老的傳統,也必然就成為中國強調家庭倫理的孝道文化的張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