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表達意的句子

解夢佬 0

1. 論語中句子的意思

《論語》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當時孔子的言行記錄整理而成的儒家經典著作,約成書于戰國前。

現存《論語》20篇,約500節,萬余字。《論語》集中體現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傳世之作。

二千多年來,人們不斷地研究《論語》,認識、發掘其思想,淵遠流長,經久不衰。這種研究一直延續到新的世紀。

國外有學者稱:“21世紀是儒家文化的世紀。”為什麼《論語》能幾千年經久不衰,魅力無限呢?關鍵在于《論語》這部經典自身體現的價值。

人們普遍認為,《論語》所反映的孔子學說,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眾多領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標識。有人認為,“《論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論語》是“中國兩千多年來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除此之外,后人對于《論語》的至深酷愛和潛心研究,不能不說是《論語》生命之樹常青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載,兩千多年來,《論語》研究的各種版本已達三千多種,浩如煙海。并且,《論語》研究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發展。

僅近幾年出版的研究《論語》的各類版本達幾十種之多。它們視角不一,各具千秋。

綜觀眾多《論語》研究版本,可分為五種類型,提供于此,供同學們選讀: 1.注釋式。按照《論語》的篇章結構,對《論語》按順序作出注釋、譯文。

通常版本完善,注釋詳盡,譯文通俗。唐滿先的《論語今譯》、來可泓的《論語》、徐志剛的《論語通譯》、楊伯峻、楊逢彬的《論語譯注》等均屬這類讀本。

李學勤主編的《論語注疏》,是對《論語》的點校整理,整理內容包括標點、文字處理、校勘和吸收研究成果。 2.評述式。

與注釋式所不同的是,注釋式是三段式,即原文、注釋、譯文,評述式則是在注釋式的基礎上,加了評述。《論語今讀》(李澤厚)是原文、譯、注、記。

作者說,“記”者,我的評論札記和解說也。《論語直譯》(來可泓)是原文、今評、注譯、評述。

關于“評述”,作者先將這一章的內容主旨用一句話加以概括,點明主題。然后,評述分析文章的文意。

作者認為,“這是用力最勤的地方”。郭竹平注譯的《論語》有“理解”一節。

童升編譯的《圣算知天命〈論語〉新解》有“評析”。古棣、戚文、周英著《孔子批判〈論語〉譯說》有“解說”。

《(原注)〈論語〉》有“賞析”。劉琦譯評的《論語》則在每篇尾作“評點”。

3.專題式。改變《論語》的篇章結構,確定一個主題,作出編排,加以評述。

《孔子論學》以孔子“所創造的教與學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為主線,從“教學育人”、“虛心好學”、“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修身自省”、“培植盛德”、“舉賢論人”和“師生關系”等八個方面“綜觀”。《半部論語治天下》以“治天下”的主題,歸納成“為學篇”、“治國篇”、“修身篇”、“交友篇”、“處世篇”、“義利篇”、“治國篇”、“孝親篇”、“教育篇”等八篇。

《〈論語〉與現代管理》認為《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寶庫,從《論語》中提煉出與現代管理緊密結合的62個經營理念。《論語菁華》認為《論語》“全面反映了儒家初創時期的政治觀、道德觀和教育觀”。

該書按三個部分編寫:“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和“教育思想”。 4.組合式。

將《論語》與其他相關書合編出版。《儒學十三經》介紹“十三經是儒家奉為經典的十三部古書”,十三經中就有《論語》。

這是一部十三經的“導讀本”。還有“叢書”性的。

有三種組合,即三種書的組合。中華千古流傳書系中有一本《老莊語錄·孔子語錄·孟子語錄》,其中“孔子語錄”是《論語》的原文、譯文。

蔡志忠古典漫畫里有“大學”、“中庸”、“論語”三種。包括《論語·儒者的諍言》。

還有兩種組合。如《論語·孟子》《孔子說·孟子說》。

5.專著式。屬研究《論語》的專著。

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是關于《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道。

“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論語趣談》作者著意“突出原著精華,保持一定的品格,又有可讀性,讓讀者不感到枯燥并引起一定的興趣”。

《我與〈論語〉——桃花源游記》是“作者通過刻苦自學,用十幾年的時間鉆研《論語》的心血之作”。《〈論語〉之謎》,對歷史文獻浩海留下的“懸案謎團”發掘、整理、分析,有益于增加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

《宋史·趙普傳》載:趙普"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筐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趙普少年時當過小吏,沒有學術,也不喜歡讀書。

后來當了宰相,宋太祖經常勸他讀書。他一旦讀書以后,很感興趣,特別是晚年,手不釋卷。

他一回到家,就關起門來,打開箱子,拿出書來,一讀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去辦公,一切都處理得非常順利。

他死以后,家屬打開箱子一看,就只是《論語》二十篇。 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論語》載趙普對宋太宗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論語》),昔以其半。

2. 論語中比較重要的語句

【原文】

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釋】

(1)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說可以容忍。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

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

【原文】

3·2 三家(1)者以《雍》徹(2)。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釋】

(1)三家:魯國當政的三家: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后代,又稱“三桓”。

(2)《雍》:《詩經·周頌》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廟完畢撤去祭品時唱這首詩。

(3)相維辟公,天子穆穆:《雍》詩中的兩句。相,助。維,語助詞,無意義。辟公,指諸侯。穆穆:莊嚴肅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譯文】

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里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里呢?”

【評析】

本章與前章都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于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范疇。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運用樂呢?”

【評析】

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里,孔子就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系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

【原文】

3·4 林放(1)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2)也,寧戚(3)。”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治理。這里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譯文】

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評析】

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在這里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3. 《論語》句子賞析以及翻譯

孔子說:“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卻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啟發;如果不是能說卻說不清楚,就不要告訴他答案;如果給學生舉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卻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個方面的問題,就不要再教給他更多的東西了。”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愿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干事。”【評析】孔子在這里又提到富貴與道的關系問題。只要合乎于道,富貴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貴就不能去追求。那麼,他就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此處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對做官,不反對發財,但必須符合于道,這是原則問題,孔子表明自己不會違背原則去追求富貴榮華。

初(莫通暮,翻譯為晚春 暮春,其意為春夏之交,不是初)春的時候,春天的衣服已經做好了,五六個青年,六七個小孩,在沂水中游泳,(之后)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回來.

4. 論語十則 中表現友誼的句子是

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知識而又經常溫習功課,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趕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惱怒,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

《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

“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

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

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

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

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

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

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

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廣泛地熟讀典籍,復習所學的知識,進而從中獲得新的領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會貫通。

做到這樣的程度了,才可稱為老師啊。 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

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并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并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

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

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于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對自己)有害."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 知識點:“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聰明智慧。(其他知不變) 誨的意思:教,傳授。

乎的意思:語音助詞。 由:指孔子的學生仲由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的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罕》)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 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落葉的."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5. 經典論語20句全部意思

《論語十則》 原文+譯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

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

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

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于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能。”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 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說:“(心里)默默地記住學習所得的東西,學習而又不自滿,教人又不倦怠,(這三樣)對我來說,有什麼呀?”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里,不斷積累知識。

“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

孔于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邊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講的是珍惜寶貴的時光。 10、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衛靈公》) 孔于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這一段講躬身實踐的重要性 。

就象這樣的 8。

6. 關于論語的經典短句

這是我自己收藏的一部分. 因為比較喜歡論語. 在這跟大家分享下.1、弟子入則孝,出則悌(ti,敬重兄長),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這一條:弟子……,分明最對小孩子說的。

這一條教大家謹言慎行,切不能有開拓精神。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條教大家當官,抬高自己的威信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抬高自己的親信(實質也是抬高自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這條前半句是真理,但后半句是教被統治的人學會忍耐。 4、剛、毅、木(樸實)、訥(ne ,慎言),近仁。

這條教大家做一個良民。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條有道理。 6、當仁,不讓于師。

這條也有道理。可惜后來被孔子自己否定了。

7、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8、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這條告訴大家反思,自我批評是有道理的。 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立身社會)也。

這條告訴大家有信用,有道理,但是不通俗,不如講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1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這條有意思,表面上是告訴大家進步的道理,實質上又有“必須要看別人,和別人比”的不良傾向。

11、以約(隨時自律)失(錯誤)之者鮮矣。 這條也有道理,告訴大家“要記住怎麼做是錯誤的”,讓但是這也是一個大的方向錯誤,儒家始終也是這樣,告訴大家不能怎樣做,而從來不說應該怎麼做。

1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這條有道理。

1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講求),聞義不能徙(xi ,遷移、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這條有道理,孔子批判了“學而無用”。

14、子絕四:毋(wu)意(猜測)、毋必(絕對肯定)、毋固、毋我。 這條更絕,每一句都有道理,但又相互矛盾,試想一下,照這條說的,沒有任何正確的想法,(就是什麼也不要想),換句話就是聽上級領導的而自己什麼也別想。

1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哲理,好深啊 16、言忠信,行篤(du全心全意)敬,雖蠻貊(mo,偏遠)之邦行矣。

17、躬自厚(嚴于律己)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這條是作人的道理,不過前面的道理說得很對,最后的目標卻太世俗無聊了“則遠怨矣”,就是為了不挨罵麼 1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這條是正確的,知錯了,能改就改。 1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這條說得是孝道,不過太過份了,(幸虧孔子時代人的壽命短,死得早,要是像現在這麼長壽,子女就別干什麼大事業了) 20、不患(擔心)人之不己知(了解),患不知人也。 這條有一定道理,不過還是說“必須要看別人,和別人比”,別人的想法就那麼重要嗎? 21、放于利(私利)而行,多怨。

這條有道理,告訴大家不要太貪 2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這條有道理,告訴大家不要因為現在自己能力不行而不努力進取。

2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次于“生而知之”)。 這條告訴大家一個學習的方法就是“博學” 24、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條有道理,心胸開闊些才好 2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條是屁話,就跟算命先生說得一樣,兩頭堵,總有一頭對 26、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這條有道理,少說多干是對的。

2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錯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這條所有的話都“有道理”,但再往后說,又有幾個人能做到“知者”呢? 29、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條對于有些人適用,即有“大德”“大謀”的人,本來就是平民百姓,沒有什麼大謀,就無所謂了。

30、道聽而涂(途)說,德之棄也。 這條有道理,不能人云亦云,沒有實際根據就亂說 31、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3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理解)而不慍(yun ,怨恨),不亦 君子乎? 這條有道理 33、(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真啰嗦,這條和第27條一樣 3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浮飾)。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這條看似有道理,但我們能苛求所有人都是所謂的“君子”嗎?我看不如“野”“史”一點比較自在。

3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憂愁不安)。 這條說得就是我,小人嘛,沒有君子的胸懷,委委瑣瑣、每天發愁、走路靠邊、下棋占角,難當君子啊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這條有道理,要促成他人干好事,不過必須要搞清楚他干的是不是真正的好事 37、君子思不出其位。 這條也太過份了,要求行為循規蹈矩也就算了,想一想其它的也不行,真是管天管地啊 38、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這條有道理,要有大仁大智大勇 39、君子矜(jin 慎重)而不爭,群而不黨。 這條告訴讀書人,有了不滿也要忍著,更不能聚伙造反 40、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不端)廢言。

這條有道理,說得好不一定做得到,犯錯誤的人說的話也不一定都不對 41、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

7. 論語里有哪些著名的句子,幫忙總結一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父母在,不遠游,有必有方。”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君子欲訥于言而敏與行。”

子游曰:“事君促,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

智者樂,仁者壽。”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食不言,寢不語。 席不正,不坐。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起不能也。”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 “可與之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巧言亂德。

小不忍,則亂大謀。”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道不同,不相為謀。”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之謂之瞽。”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爺,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

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為立也;不知言,無以為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