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句子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與變化的具體狀態作精細的描繪、摹寫,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人物描寫:
1.外貌描寫(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2.行動描寫(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爭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征的一種描寫方法.
5.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
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按敘述人的表現手法分類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按特征分類
●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那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于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鳳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征刻畫得淋漓 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
●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 們 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 托,可以以景物來襯托人,也可以人襯托人,還可以物來襯托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這里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墻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托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游人的某心于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2. 句子運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描寫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
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
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
擴展資料: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
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描寫同一事物,不僅可以設喻,還可以白描;不僅可以寫所見,還可以寫所感;不僅可以寫靜態,還可以寫動態;不僅要寫主體,還要注意陪襯等等。 關鍵在于不論怎樣描寫,都必須以突出事物的特點、增強感染力為目的,這樣才能給讀者以深刻的生動形象的印象。
另外,什麼地方要描寫,什麼地方不要描寫,應從表現主題、刻畫人物出發,決不能隨心所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描寫方法。
3. 句子的描寫方法有哪幾種
描 寫 手 法 淺 談
你 試 過 寫 游 記 嗎 ? 如 果 你 能 通 過 文 字 , 具 體 呈 現 景 物 的 特 色 , 并 讓 讀 者 有 置 身 其 中 的 感 覺 , 那 就 說 得 上 是 一 篇 出 色 的 游 記 了 。 以 下 為 你 介 紹 三 種 常 用 的 描 寫 手 法 , 如 果 你 能 在 游 記 中 靈 活 運 用 , 必 定 能 令 文 章 生 色 不 少 。
定 點 描 寫
「 遠 地 的 山 崗 , 不 似 早 春 時 候 盡 被 白 漫 漫 的 云 霧 罩 著 了 , 巍 然 站 在 四 圍 , 閃 出 一 種 很 散 漫 的 青 的 薄 光 來 。 山 腰 里 寥 落 的 松 柏 也 似 乎 看 得 清 楚 了 。 橋 左 邊 山 的 形 式 , 又 自 不 同 , 獨 立 在 那 邊 , 黃 色 里 泛 出 青 綠 來 。 不 過 山 上 沒 有 一 株 樹 木 , 似 乎 太 單 調 了 ; 山 麓 下 卻 有 無 數 的 竹 林 和 叢 藪 。 」 ( 徐 蔚 南 《 山 陰 道 上 》 )
在 一 個 固 定 的 觀 察 點 , 把 眼 前 所 見 的 景 物 按 一 定 的 順 序 ( 由 近 而 遠 、由 左 而 右 、由 高 至 低 等 等 ) 描 寫 出 來 , 就 是 「 定 點 描 寫 」 。 在 上 文 中 , 作 者 站 立 在 一 個 固 定 的 位 置 , 由 遠 ( 遠 地 的 山 崗 ) 至 近 ( 橋 左 邊 的 山 ) 觀 察 山 崗 , 并 按 此 順 序 描 寫 山 上 景 物 , 就 是 運 用 了 定 點 描 寫 。
動 點 描 寫
「 從 峰 頂 俯 視 , 它 們 ( 老 松 樹 ) 如 苔 蘚 , 披 覆 住 巖 石 ; 從 山 腰 仰 視 , 它 們 如 天 女 , 亭 亭 而 玉 立 。 」 ( 徐 遲 《 黃 山 記 》 )
從 高 低 、遠 近 、前 后 、左 右 等 不 角 度 去 描 寫 同 一 對 象 , 就 是 「 動 點 描 寫 」 。 所 謂 「 橫 看 成 嶺 側 成 峰 ,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 , 從 不 同 角 度 看 同 一 景 物 , 往 往 會 有 不 同 的 面 貌 。 運 用 動 點 描 寫 , 就 可 以 把 景 物 立 體 地 呈 現 出 來 。 在 上 面 的 例 子 中 , 作 者 先 從 俯 視 角 度 寫 松 樹 , 然 后 再 從 仰 視 角 度 寫 , 就 能 具 體 呈 現 老 松 樹 的 不 同 面 貌 。
步 移 法
「 這 條 路 很 不 容 易 走 。 道 上 要 經 過 鰲 魚 背 。 鰲 魚 背 是 巨 大 的 巖 石 , 中 部 高 起 , 坡 度 相 當 大 。 鑿 在 巖 石 上 的 石 級 又 陡 又 斜 , 右 手 邊 望 下 去 是 絕 壁 。 下 了 鰲 魚 背 穿 過 鰲 魚 洞 , 那 是 個 天 然 的 洞 , 從 前 人 修 山 路 就 從 洞 里 通 過 去 。 出 了 洞 還 得 爬 百 步 天 梯 …… 從 文 殊 院 繞 過 天 都 峰 的 西 南 腳 …… 極 窄 的 路 介 在 石 壁 之 間 , 石 壁 滲 水 , 石 級 潮 濕 , 立 腳 不 穩 就 會 滑 倒 。 」 (葉 圣 陶 《 黃 山 三 天 》 )
隨 著 觀 察 者 位 置 的 移 動 , 把 所 見 的 不 同 景 物 依 次 描 寫 出 來 , 就 是 「 步 移 法 」 。 在 上 文 中 , 作 者 沿 著 自 己 在 黃 山 上 的 行 走 路 線 , 依 次 描 寫 路 上 所 見 的 景 物 , 如 鰲 魚 背 、鰲 魚 洞 、天 梯 等 等 , 就 是 運 用 了 步 移 法 。 運 用 步 移 法 時 , 必 須 清 楚 交 代 位 置 的 轉 移 , 例 如 文 中 「 下 了 鰲 魚 背 穿 過 鰲 魚 洞 」 、「 出 了 洞 還 得 爬 百 步 天 梯 」 等 句 , 就 清 楚 顯 示 了 作 者 的 行 走 路 線 。 步 移 法 的 好 處 是 能 讓 讀 者 有 身 歷 其 境 之 感 , 容 易 對 文 章 產 生 聯 想 和 共 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