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寫黃花的句子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黃花垅》 月下竹影惺忪,孤燈簾卷愁濃;離時怎能喜相送?一別幾時重逢? 黃花堆積成垅,荷塘葉托蓮蓬;才迎春夏又秋風,前方霧靄重重。
宮闕驚心無人跡,此夜綿綿無絕期。 縱過千山萬重水,為君折柳無歸期。
雅俗共賞 史恪仁 玉有瑕疵,人無完人。 參觀訪問,無比歡心。 廣交筆友,領悟頗深。 詩文詞句,皆流心底。 咬文嚼字,趣味翻滾。 晝思夜想,無比提神。
滿地黃花,有誰堪摘?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
2. 人們為什麼用黃花菜都涼了來形容人來的晚,此俗語是怎樣得來的
“黃花菜”是個變種,本來是“黃花”.但這個“黃花”卻已不是“黃花菜”了,在古詩文里,“黃花”專指菊花.如相傳為王安石所作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院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李清照詞《聲聲慢》:“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醉花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現在讓我們來看蘇軾詠菊的名句.《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黃花蝶也愁”,在他的詩《九日次韻王鞏》中也曾用過.此詩此詞,都作于重陽節即夏歷九月九日.“黃花”,當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陽賞菊的習俗.“明日”,指重陽節第二日,即九月十日.“明日黃花蝶也愁”,是說如果錯過了重陽賞菊的最佳時機,待節后再來,花已凋謝,蜂蝶也無興趣了,以此比喻過時的事物.當然,這是詩人夸張的說法,九日、十日只有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殘到這種程度.唐人鄭谷就說過:“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自緣今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后兩句說的是實話,花未必一夜衰敗,是人的心境不同了.第一句給了蘇軾啟發,由“節去蜂愁蝶不知”升華為“明日黃花蝶也愁.”最要緊的就是“明日黃花蝶也愁”這句話.若給以最簡潔、最通俗的解釋,它的意思就是“晚了”———這不恰恰和“黃瓜菜都涼了”是一樣的意思嗎?結論已經有了:“黃瓜菜都涼了”正是從“明日黃花蝶也愁”演變而來.只是因為蘇學士的詩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圇吞棗,難以消化,遂以訛傳訛,先是把“黃花”變成了“黃花菜”,后來又變成了“黃瓜菜”.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會,大約那個“蝶”字也有一定的連帶責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東坡居士的“黃花”終于變成了一道“黃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來晚了可不就“涼了”嘛。
3. 為什麼有人要拿黃花菜做比喻:說黃花菜都涼了,是不是黃花菜有什麼
在古詩文里,“黃花來”專指菊花。
蘇軾詠菊的名句《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黃花蝶也愁”,作于重陽節即夏歷九月九日。
“黃花”也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陽賞菊的習俗。“明日源”,指重陽節第二日,即九月十日。
“明日黃花蝶也愁”,是說如果錯過了重陽賞菊的最佳時機,待節后再來,花已凋謝,蜂蝶也無興趣了,以此比喻過時的事物。當然,這是詩人夸張的說法,花未必一夜衰敗,是人的心境不同了。
“百明日黃花蝶也愁”這句話。若給以最簡度潔、最通俗的解釋,它的意思就是“晚了”———這和“黃瓜菜都涼了”是一樣的意思。
“黃瓜菜都涼了”正是從“明日黃花蝶也愁”演變而來。只是因為蘇學士的詩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圇吞棗,難以消化,遂以訛傳訛,先是把“黃花”變成了“黃花菜”,后來又變成了“黃瓜菜問”。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會,大約那答個“蝶”字也有一定的連帶責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東坡居士的“黃花”終于變成了一道“黃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來晚了就“涼了。
4. 為什麼要用“黃花菜都涼了”來比喻人家辦事效率低
黃瓜菜都涼了”,是北京人口語中常用的一句話,比如,甲對乙說:“別著急,等我回來,這事兒一定給您辦成!”乙說:“等你回來?嘁,黃瓜菜都涼了!”意思是:晚了。這句話,我怎麼聽怎麼別扭,總覺著實在毫無道理。要形容“晚了”,自有生動貼切的比喻,為什麼非要說“黃瓜菜都涼了”?要知道,無論北京方言,還是規范的普通話,都只有“黃瓜”,而沒有“黃瓜菜”這個詞,其它地方的方言中好像也沒有,那麼,它是怎麼被生造出來的?而且,黃瓜作為蔬菜,常常是生吃或涼拌,本身就是“涼”的;當然也可以炒著吃,但是如果炒出來不及時吃,任何菜放久了都會涼的,又豈止黃瓜?為什麼非得用“黃瓜菜都涼了”來形容“晚了”?
今試解其謎。
我猜想,這個“黃瓜菜”恐怕是個變種,它本來是“黃花菜”;而“黃花菜”也是個變種,本來是“黃花”。但這個“黃花”卻已不是“黃花菜”了,在古詩文里,“黃花”專指菊花。如相傳為王安石所作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院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李清照詞《聲聲慢》:“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醉花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現在讓我們來看蘇軾詠菊的名句。《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黃花蝶也愁”,在他的詩《九日次韻王鞏》中也曾用過。此詩此詞,都作于重陽節即夏歷九月九日。“黃花”,當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陽賞菊的習俗。“明日”,指重陽節第二日,即九月十日。“明日黃花蝶也愁”,是說如果錯過了重陽賞菊的最佳時機,待節后再來,花已凋謝,蜂蝶也無興趣了,以此比喻過時的事物。當然,這是詩人夸張的說法,九日、十日只有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殘到這種程度。唐人鄭谷就說過:“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自緣今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后兩句說的是實話,花未必一夜衰敗,是人的心境不同了。第一句給了蘇軾啟發,由“節去蜂愁蝶不知”升華為“明日黃花蝶也愁。”
最要緊的就是“明日黃花蝶也愁”這句話。若給以最簡潔、最通俗的解釋,它的意思就是“晚了”———這不恰恰和“黃瓜菜都涼了”是一樣的意思嗎?
結論已經有了:“黃瓜菜都涼了”正是從“明日黃花蝶也愁”演變而來。只是因為蘇學士的詩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圇吞棗,難以消化,遂以訛傳訛,先是把“黃花”變成了“黃花菜”,后來又變成了“黃瓜菜”。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會,大約那個“蝶”字也有一定的連帶責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東坡居士的“黃花”終于變成了一道“黃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來晚了可不就“涼了”嘛!
想到這里,不禁啞然失笑:雅俗之間的溝通竟如此之難,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文字中,這樣的陰差陽錯不知還有多少!
附帶還要說一句:“明日黃花”這個成語至今在書面語中仍然存活著,只是常被用錯。我曾不止一次在稿件中使用“明日黃花”,待刊登出來發現已經編輯改成“昨日黃花”,人家好心地認為是我寫錯了,過時的當然是“昨日”,怎麼能是“明日”呢?所以要幫我“改正”,而不知此典出處,更不明白東坡先生此處所用的“時態”———權且借用英語的“時態”概念———不是“過去完成時”而是“將來時”,有什麼辦法!
5. 為什麼表達時間的漫長要用黃花菜來比喻
提供一份參考:
我猜想,這個“黃瓜菜”恐怕是個變種,它本來是“黃花菜”;而“黃花菜”也是個變種,本來是“黃花”。但這個“黃花”卻已不是“黃花菜”了,在古詩文里,“黃花”專指菊花。{略}
現在讓我們來看蘇軾詠菊的名句。《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黃花蝶也愁”,在他的詩《九日次韻王鞏》中也曾用過。此詩此詞,都作于重陽節即夏歷九月九日。“黃花”,當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陽賞菊的習俗。“明日”,指重陽節第二日,即九月十日。“明日黃花蝶也愁”,是說如果錯過了重陽賞菊的最佳時機,待節后再來,花已凋謝,蜂蝶也無興趣了,以此比喻過時的事物。{略}
最要緊的就是“明日黃花蝶也愁”這句話。若給以最簡潔、最通俗的解釋,它的意思就是“晚了”———這不恰恰和“黃瓜菜都涼了”是一樣的意思嗎?
結論已經有了:“黃瓜菜都涼了”正是從“明日黃花蝶也愁”演變而來。只是因為蘇學士的詩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圇吞棗,難以消化,遂以訛傳訛,先是把“黃花”變成了“黃花菜”,后來又變成了“黃瓜菜”。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會,大約那個“蝶”字也有一定的連帶責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東坡居士的“黃花”終于變成了一道“黃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來晚了可不就“涼了”嘛!
6. “等你等到黃花菜都涼了”是什麼意思
古時候,在盛產黃花菜的湖南省祁東縣地區,每逢佳節,喝酒慶祝過后,來一道清燉黃花菜是必不可少的醒酒佳品。 等到黃花菜都涼了的意思就是主客人暢飲過后,有時候倒忘記那最后一道醒酒佳饒了,于是就會有客人埋怨為什麼還沒上那道黃花菜的菜,順口就會說:快點啊,我等到黃花菜都涼了!引申出來的含義也就是:在等待某一件事或人時等了很久,就像菜席上等到黃花菜都涼了還沒來一樣。
另外有種說法略有不同。也是說在黃花菜的最大產區湖南及其他一些地區,很久以前人家擺宴席時出的最后一道菜是黃花菜。如果你在最后一道菜涼了才來,大家當然會責怪,但為了不傷你的面子,就說“等到黃花菜都涼了”。后來就用“黃花菜都涼了”來指過的時間太久了,等的時候太長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對遲到的人的批評,又是調侃,不傷人面子。
源于一個成語明日黃花,“明日黃花”語出蘇東坡的“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是指重陽過后菊花逐漸枯萎,后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