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中分析句子表達效果

解夢佬 0

1. 在古詩詞鑒賞中可以從哪些角度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

1.表達方式。表達方式一般有記敘、議論、說明、描寫、抒情等五種,古詩鑒賞通常涉及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描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等,此外還有記敘(多用于敘事詩)和議論(多用于點明詩歌主旨)。

2.修辭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擬、雙關、對偶、夸張、借代、設問、反問、頂針(多出現在曲或詞中)等,其特點和用法跟現代文學作品中的修辭大致相同。

3.其他常用表現手法:烘托(襯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諷今、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對比、反襯(以動襯靜、以樂景襯哀情或以哀景襯樂情)、白描(語言簡潔,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詩文句子,引用神話故事,化用歷史故事)等。

以上分類有的有交叉現象,如第一類中“直接抒情”是第三類中“直抒胸臆”的另一種說法;第三類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則都屬于第一類的“間接抒情”。鑒賞時如果題目中沒有規定明確的鑒賞類型或角度,我們只需根據其中一種類型或站在其中的一個角度表述即可。

二、以課文為依托,引入“源頭活水”

古詩的數量可謂恒河沙數,我們不可能有很多時間來對其“大面積”鑒賞,因此,精心選擇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詩歌進行重點賞析,應是我們高三古詩鑒賞備考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選擇此類詩歌的時候,不應忽視教材中那些經典性的課文詩歌,它們應該成為我們的首選對象。

其實,古詩中一些重要的表達技巧類型在教材中幾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為常見,其他類型也并不鮮見,如李清照《聲聲慢》中的“直抒胸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陽樓》中的“對比”(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王維《山居秋暝》中的“以動襯靜”(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姜夔《揚州慢》中的“比擬”(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烘托”(上片寫大江,寫江山如畫,寫豪杰,寫亂石穿空,旨在為下片寫周瑜功業),劉禹錫《石頭城》的“借古諷今”等,不一而足。鑒賞時我們可把它們作為“樣板”詩歌加以細心體會,精心揣摩。

2. 詩歌鑒賞表達效果,表現手法,表達特色

藝術手法 ,也稱“表現手法”。

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夸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象征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準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準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1、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2、結構形式: 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夸張\"\"排比\"\"反復\"\"象征\"寄寓 寄托等, 4、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象、語序倒置等。 5、藝術風格: 包括雄渾、曠達、豪放、俊爽、沖淡、沉郁、悲慨、婉約 表達方式 關于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并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于其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征 想象 聯想 照應 寓情于景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欲揚先抑等,數量不限 詳細解釋: (1)敘述。

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

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表達技巧是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表達文章的內容。 表達技巧主要包括:①表達方式;②表現手法;③選材剪材;④行文的結構;⑤意境的創設、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的運用等。

表達技巧也可以分為一般技巧和辨證技巧兩大類。 一般技巧又可以分為:比興(比就是比喻,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對比、映襯(分為正襯和反襯)、懸念(包括設懸和釋懸兩方面)、巧合(巧合的關鍵是一個“巧”字,“合”是基本要求,要“合”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合”得新穎別致,方見其“巧”。)

、象征(由象征體和象征義兩個要素構成。)、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

、意識流與拼貼畫。 辨證技巧又可以分為:虛與實(實就是實寫,虛就是虛寫。)

、疏與密(疏就是略寫,密就是詳寫。)曲與直(直就是平。

3. 古代詩歌鑒賞的表達效果有哪些 針對詩歌

如何賞析詩歌(1)鑒賞口訣: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①送別類。

②懷古類。③思鄉懷人類。

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④戰爭或邊塞類。

⑤閑適類。⑥借景抒情類。

⑦托物言志類。⑧愛情類。

⑨民生類。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詩感情自然顯現。

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三.定主旨。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五.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六.品風格。

“風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經歷、藝術素養等造成的不同的創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郁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

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詩歌鑒賞的最后,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

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艦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郁、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凄美、明快等。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

只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鑒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起一種屬于自己的賞析風格。二、詩歌內容、思想情感(一)、詩歌內容分類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送別詩多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

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后的思念。詠古詩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吊。

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愿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戰爭詩要麼表現保家衛國的豪情,要麼表現舍身殺敵的壯烈,要麼表現戰士凱旋的豪邁,要麼表現對戰爭的厭惡,揭露戰爭帶給親人、家鄉、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治者發動戰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為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邊塞苦寒的生活環境,或表現壯麗的邊塞風光。思鄉詩、閨怨詩及羈旅行役詩則重在表現對親人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

或表現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隱逸詩等),往往表現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復雜懷感,或者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二)、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1憂國傷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

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云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人們的正統觀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

2、建功報國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年,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

4. 詩歌賞析詩句的妙處和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1表達技巧,即藝術手法 ,也稱“表現手法”。

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夸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2這里要注意,表現手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出題者可能說的是廣義的也可能說的是狹義的。廣義上的表現手法可以等于表達技巧 3表達技巧的范圍最廣, 表達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 表達方式主要是為語言的表現服務,在表達敘述上達到作者所需要的效果 ②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起興 寫景抒情 寓情于景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卒章顯志 象征 襯托 反襯 烘云托月想象 聯想 照應 樂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

表現手法主要通過相。

5. 如何分析詩歌情感表達效果

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入手點 在鑒賞詩歌表達技巧可以從以下幾種關系去考慮:1.景與情的關系 詩言志,歌傳情。

詩歌多抒發感情,寄托志向,詩人常借助景物描寫來傳情達志,這就有了景與情的關系。景與情的關系有多種: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這些表達技巧都是從景與情之間的距離(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隔”與“不隔”)的角度來說的。

景又有樂景與哀景,情也有樂情與哀情。這又有了以下四種技巧: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這是從景與情的感情色彩角度來說的,也涉及到襯托(反襯與正襯)的表現手法。

例1:2005年全國高考試題第12題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1)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具體說明。

(2)古人在讀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第(2)題考查了“情”與“景”的關系。這首詩寫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以“花自落”鳥空啼等山中寧靜之景透露凄涼傷春之情。

2.動與靜的關系 如果是分析寫景的詩篇或詩句,也要注意另一種關系動與靜的關系,如王維《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一靜一動,“竹暄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以動寫靜,寫出山間的寧靜安謐之景。

動與靜的關系有以下幾種:化動為靜、化靜為動、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動靜相生)。如宋祈“紅杏枝頭春意鬧”就是化靜為動,寫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機。

動與靜的關系一般用來考慮純寫景的詩句的寫景技巧,不涉及詩句所寄寓的思想情感。例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雨后池上 劉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這是首純寫景詩,第(2)題從“動”“靜”角度設題,如果題目中沒有給“從‘靜’與‘動’的角度”的提示,而只說“請賞析這首詩的寫景技巧”,同學們也應該從動靜的關系去考慮、分析。一、二句為靜景,三、四句為動景,全詩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

3.聲與色的關系 古詩寫景常涉及到聲音與顏色,如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等詩句中都有鮮明的色彩,杜甫的詩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李白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秦觀的“杜鵑聲里斜陽暮”都以聲來傳情。聲與色的關系有以下技巧:繪聲繪色、摹寫聲音、聲色傳情。

例3. 2005年重慶高考題第15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1)“琵琶起舞換新聲”與“邊愁”是否矛盾?為什麼?(2)“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第(1)題考查“聲”與“情”的關系,“新聲”能否傳達“舊別情”和“邊愁”?“聽不盡”的“琵琶”“新聲”叫人又愛聽,又怕聽,悲涼的曲調傳達的正是“撩亂邊愁”,它擾得人心煩意亂。

4.虛與實的關系 “虛”與“實”是兩個極大的概念,具體點說就是無形與有形、抽象與具體,想象回憶與現實。如“愁”是虛的,因為它是無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實的古詩詞常借助具體、可感的事物來抒發某種感情寄托某種情懷,或借助想象或回憶來寫現實的境遇和況味。

虛與實的關系有以下幾種技巧:以虛寫實、以實寫虛、以實襯虛、以虛襯實、由實入虛、由虛入實、化虛為實、化實為虛、虛實相生。同學們在鑒賞時要注意詩中哪是實、哪是虛。

以及詩人著意要表現的是實還是虛。弄清了這幾點才能準確把握它們的關系。

例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1)簡析“抱膝燈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什麼心情?(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第(2)題,“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考查的就是表達技巧,涉及到虛實關系,詩中的“實”是詩人客居驛站思念家人,“虛”是詩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這個遠行之人。

詩人借助想象運用以虛寫實的手法來表達深切的思家情懷。5.本事與寄托的關系 “本事”與“寄托”的關系其實也是一種實與虛的關系,因為它不僅僅只有虛實關系,還涉及到作者的本意與寄托之物,所以單列出來加以分析。

古詩常通過聯想與想象,借助比喻、夸張、象征、用典等手法寄托作者隱幽的情思。這類詩歌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們所看到的常是所寄的事或物,在鑒賞時一定要挖掘出其深藏的“本意”。

它涉及的表達技巧很多:借物詠懷、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詠懷、比喻、夸張、象征、用典等,它適合于鑒賞那些主旨較為隱晦,感情難于捉摸的詩歌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