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關于看透人生的句子
心一熱
天就藍了
春草綠得大慈大悲
他與她
仔細地推敲著一杯喜酒
然后相互放下
在修禪中
被不曾存在的所有事實洞穿
雪花把天空飄得很輕
輕如風中的愛情
被詩歌埋沒了一生的人
黎明前又重新回到了想象中
他在一首詩的結尾處停了停
就想到了布達拉宮
他只朝前邁了一步
就與積雪一同融化了
……
……
布達拉宮
四大皆空
黃昏去會情人,黎明大雪飛揚,莫說瞞與不瞞,腳印已留雪上。
2. 表達看破人生的句子
看透人生的句子
1、什麼都可以丟,但不能丟臉;什麼都可以再來,唯獨生命不能再來;什麼都可以拋去,唯有信仰不能拋去;什麼都可以接受,唯獨屈辱不能接受。你可以忘掉失敗,但不能忘掉教訓;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記歷史;你可以忘掉苦難,但不能忘卻艱辛;你可以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2、生活在別人的眼神里,就會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你用別人的原則去要求自己,其實也不是不可行。但別人有千千萬,有明白人,也有二傻子,有聰明人,也有缺心眼。你不能用自己的原則去辨明這些,那你只能用自己的生命讓別人在你世界中活著。
3、在生活中,分明有一種愛,叫做微笑。而這種愛,像掛在枝頭成熟了的開心果,任由你在人生的路上采摘,自由自在裝滿自己愛的行囊。這種愛,其實就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它與貧富、地位,處境沒有必然的聯系。
4、人生不只是只有艱險,它還時時充滿了誘惑與遐想,充滿了美的憧憬和渴望。諸如在步行間路遇一朵嬌艷的野花,于是我們便駐足觀賞卻忘了前行。就這樣,一朵野花便將我們迷惑,陶醉之中忘了自我。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掉進愛的深淵,幻想著愛情的綺麗和美妙,于是我們便忘了肩上的責任,沉醉在愛情的憧憬里,迷失了方向,忘記了當初的誓言。
5、每個人都擁有一次生命,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尊貴,也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卑賤。問題在于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懂得好好活著,生命對于他來說是恩賜;畏懼生命的人,撐著不死,生命對于他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6、降臨到你身上的苦難,常常是上天要把你的心志磨勵得得更加堅強,成長得更加更加挺拔。苦難對于一個樂意和迫切成長的人來說,是非常有營養的補品!
7、人生是復雜的,有太多理不清的思緒;人生是虛幻的,有太多的美妙的幻想;人生是凄美的,有說不盡、講不完的壯麗;人生是幸福的,有享受不盡的愛的輕撫。人生猶如一個百味瓶,任你怎麼聞辨終不知其味。紛繁復雜的氣味混雜一起讓我們難以澄清難以解釋,這就是人生。
8、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無恥;你可以不偉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聰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學,但不能無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樂觀,但不能厭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損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進取,但不能倒退。
9、心的征程便是人生的征程,而用心去感受世界萬物的過程就是生活。人生的美好來源于我們的發現和品味,人生的困苦更需要我們去品嘗和體驗。只有親身經歷過,我們才會發現人生的不平凡和壯麗。
10、看破是理,放下是事。要解脫,就要看破。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看破了,才能放下,看不破就放不下。
3. 概括諸葛亮一生功績的句子是什麼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蜀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 一作:頻頻)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三聯濃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上句寫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指出諸葛亮在當時就能預見魏蜀吳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勢,并為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統一國家之策,足見其濟世雄才。下句寫出山之后,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匡扶劉禪,頌揚他為國嘔心瀝血的耿耿忠心。兩句十四個字,將人們帶到戰亂不已的三國時代,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刻劃出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的賢相形象。懷古為了傷今。此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國家分崩離析,人民流離失所,使詩人憂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賢相匡扶社稷,整頓乾坤,恢復國家的和平統一。正是這種憂國思想凝聚成詩人對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這一歷史人物身上,詩人寄托自己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憧憬。
4. 諸葛亮對人生的思考
諸葛亮的悲劇人生與中國文人的命運定數歷史溯考 2009-09-16 19:58 閱讀6 評論0 字號: 大大 中中 小小 諸葛亮的悲劇人生與中國文人的命運定數暑假里中央臺每天播放動畫版的《三國演義》,女兒很喜歡。
我陪著女兒看了幾集,正好是諸葛亮與司馬懿斗法的故事,諸葛亮總是取得勝利,卻不能積小勝為大勝,反而筋疲力盡,在不斷的勝利中英年早逝,七出祁山,功敗垂成。 女兒看了電視,引發了一連串的問題,我在忙不迭的回答同時,勾起了我對諸葛亮傳奇人生的思考。
諸葛亮本是一介平民,白衣書生,卻因為徐庶的推薦,被劉備三顧茅廬,直接提拔為軍師。就讀書人來說,讀書的目的,無非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要實現這種抱負,做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劉備當時處境艱難,屢戰屢敗,但是對諸葛亮,卻是破格使用,沒有從“底層公務員”開始一級一級的考驗,也沒有和關羽、張飛一起開“辦公會議”商議,僅僅面試了一次,就委以重任,確實有魄力和眼光。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就沖著這一點,諸葛亮開始了他的悲劇人生!為什麼說是悲劇人生?平步登天,躊躇滿志,可謂春風得意也。
人生三大喜之一乃金榜題名時,況且金榜題名,也不過放一個“處級”干部當當,諸葛亮可是從非“干部”身份直接擔任“總理”級啊!這怎麼是悲劇呢? 且聽我慢慢分析:首先,是外因方面的。當時劉備的勢力,是眾軍閥中最弱的,這一點,作為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
而且劉備屢戰屢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劉備在用人方面存在的缺陷所致。例如,劉備雖然求賢若渴,但是卻用人唯親,他最放心的,還是自己的結拜兄弟張飛和關羽,以及自己的義子劉封。
當然,在用人方面,不是只有劉備一個人才犯這種毛病的,凡是家天下的,都如此,都喜歡“圈子”里的人。正因為用人唯親,所以,雖然有五虎將,特別是智勇雙全的趙云,老當益壯的黃忠,以及力拔山兮的馬超,卻因沒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而浪費了人才資源。
最值得可惜的,是趙云,明明是金子卻只當作銀子在使用。我常竊思,如果荊州叫趙云去守,也不會導致大意失荊州啊!此外,劉備死后,阿斗主政,諸葛亮為阿斗這樣昏庸的領導賣命,真是良禽擇朽木而居,注定要失敗的。
舍強扶弱,知難而上,雖然精神可嘉,但是卻注定了悲劇的結果。聰明如諸葛亮,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我猜他是明白的,所以才有劉備來訪時第一、第二次的避而不見。
劉備第三次來,確實感動了諸葛亮。不能不感動啊!士為知己者死,難在知己難遇,死無死處!唐朝的韓退之愿意做千里馬,可惜無伯樂;清朝的龔自珍比作雪中梅,可嘆非病梅。
讀書人好可憐啊,都愿意做馬成樹(人都不做了) ,只為希望得所謂“知己”欣賞。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競爭上崗”古來難,偏偏諸葛亮卻有人三顧茅廬,人非草木,亮怎能不感動乎?感動了,明知風險極大,諸葛亮也愿意一試。
結果自然只能注定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次,是內因方面的。
一方面,諸葛亮雖然足智多謀,但是畢竟智慧有限,我認真思考,發現諸葛亮在戰略問題上,不如在戰術上那麼優秀。例如,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的思路很清晰,是聯吳抗魏,立足西川。
可是卻借荊州不還,違約在先,結果與東吳結仇,兄弟反目,弱小的蜀國兩面作戰,除了元氣大傷外,什麼好處也沒有得到。戰略上的混亂,當然是因為劉備決策錯誤所致,但是身為軍師的諸葛亮沒有盡職,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雖然,諸葛亮在戰術上的才能是不可否認的,特別是七擒孟獲,顯示了其戰術水平的巔峰程度。但是我細細觀察,諸葛亮的戰術,總離不開一個“火”字!火燒博望坡,一舉成名;火燒赤壁,更是名聞天下。
之后,則是一路放火,屢得勝利。可惜放火最怕大雨澆,在與司馬家族的戰斗中,本來一把火,可以奠定蜀國的最終勝利,可惜天降大雨,諸葛亮的火計失敗了。
除了長嘆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就沒有反思,怎能總是放火?另一方面,諸葛亮作為一個人,也有很多人性的弱點。其中之一,是妒賢嫉能。
舉例有二:一是龐統,人稱鳳雛,才能與諸葛亮不相上下,而且龐統在內政管理上,是遠超諸葛亮的,他在當縣令的“試用期”內,半天處理了別人要一個月才能處理的積案,而且件件是“精品”案,連莽張飛都佩服他。相比諸葛亮,這方面要差一些,不然也不會累死,他所累的,都是內政方面的事啊。
可是龐統有內政之才,諸葛亮卻叫他領兵打仗,簡直是將千里馬當驢使,活活送了龐統的命。第二個是魏延,文武雙全,卻不得重用,白白浪費一個人才。
看諸葛亮用的人,如蔣琬、費祎、楊儀之類,都是平庸之輩,只有一個優點,聽話。再如姜維、馬謖之徒,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也只有一個優點,就是聽話。
下面的人把自己奉若神明,諸葛亮這才受用。受用則受用矣,自己卻連責罰二十軍棍這樣的小事也要操勞,不活活累死,怎麼可能?因為知遇之恩而奉獻自己的一切,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諸葛亮,鞠躬盡瘁了,但是他所從事的蜀漢事業,卻最終失敗了!我一直想,如果諸葛亮沒有出山,一直躬耕于隆中,也許倒可以安樂的過一生啊!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