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談話錄讀后感

解夢佬 0

1. 《歌德談話錄》的主要內容

歌德談話錄》內容解讀:

《歌德談話錄》是歌德的助手愛克曼輯錄的關于歌德的言論和活動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當作歌德的傳記來閱讀;但是我認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顯現出了歌德關于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還可以稱得上是“歌德的談話錄”——就如《論語》體現著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談話”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方面地體現“作者”(在這里,真正的作者應該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時空體式的限制,沒有邏輯思維的束縛,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現,也是我們來閱讀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貼近的一扇窗戶。

2. 《歌德談話錄》的主要內容

《歌德談話錄》共分三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于一八三六年出版,第三部分于一八四八年出版。

十九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是德國歷史上的革命年代,由于歌德對革命采取懷疑和疏遠的態度,他就成了民主激進派攻擊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愛克曼這本記述歌德談話的書就理所當然地受到評論界和廣大讀者的冷遇。

一八四八年革命失敗以后,德國的政治形勢起了變化,歌德越來越受公眾重視。特別是一八七一年德國統一以后,歌德更成為“奧林匹斯神”。

記載這個“圣人”談話的書也就成了“圣書。”學術界更是將這本書看做研究歌德的秘讀書目;有些專家甚至把這本書當做歌德自己的作品。

另外,許多學者對書中記述的還必須景和談話一點也不懷疑會有失真的地方,絕對相信它們的可靠性。總之,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絕大多數學者都把愛史曼的這本書看做是客地、忠實地記載了歌德的談話,是一份絕對可靠的第一手文獻。

但是,這樣看待愛克曼的這部著作與他本人的愿意是相違背的。他在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前言中指出:“歌德在不同情況下對不同的人顯現出來的形象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就我而言,我也只能謙遜地說這是我的歌德。”

《歌德談話錄》內容解讀: 《歌德談話錄》是歌德的助手愛克曼輯錄的關于歌德的言論和活動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當作歌德的傳記來閱讀;但是我認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顯現出了歌德關于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還可以稱得上是“歌德的談話錄”——就如《論語》體現著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談話”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方面地體現“作者”(在這里,真正的作者應該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時空體式的限制,沒有邏輯思維的束縛,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現,也是我們來閱讀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貼近的一扇窗戶。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歌德談話錄》只是原著的一個選本,正如譯者朱光潛先生所言,對于涉及哲學、美學、文藝創作實踐和文藝理論乃至當時歐洲一般文化動態的選擇較為多。

這應該是減輕了不作專門研究的讀者的負擔,而且有利于更加集中學習和理解其文藝和美學思想——我們認識歌德,他首先是一個大文豪,他的文藝觀自然重要。 《歌德談話錄》首先值得注意得是其所體現出來的幾個關于美學和文藝理論的重要概念:比如浪漫的與古典的,藝術與自然,世界文學等等。

這些幾乎都是歌德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在總結了他幾十年創作經驗和對古典文藝作品進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閃耀著智性的光輝。 在創作實踐上,作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歌德和席勒的早期創作都可以說是浪漫主義的,然而隨歷史大潮的推進,他們又共同建立了“魏瑪古典主義”。

其實他們的后期創作的作品,雖然是稱作古典的,卻同樣洋溢著浪漫主義的精神——席勒就認為歌德有時候違背了自己的意愿,表現出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但是在許多言論里,歌德多把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對立起來。

在他看來,古典的就是健康的,浪漫的就是病態的。在這個基礎上,他又提出“為一般而找特殊”和“在特殊中顯現出一般”,就是說文學創作,到底是從抽象的概念出發,再找出特殊的東西來表現“概念”,還是細致地描繪特殊的東西,讓它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普遍的抽象概念?這是歌德與席勒在理論上的分歧,也是他們在文學創作中的不同追求。

歌德顯然是認同后者的。在他的論述中,古典主義與現實主義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合流,就是力圖通過對特殊的、個別的、現實的事物的描繪、刻畫和表述,自然而然地彰顯自己的抽象的理論;而不是像席勒那樣,有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包括政治理想和哲學思想等等——而不惜犧牲了文學的形象性。

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也批評席勒的作品有時也只是“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 推崇古典主義,以現實主義的精神來進行文學藝術創作,主張對現實的事物進行細致的描繪來表現思想,這自然要求歌德對文藝與自然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歌德談話錄》中,歌德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關心自然科學,討論光與色等等問題,同時強調實踐的重要作用,這使得他在談論文藝與自然的關系的時候,更多地體現出辯證法的特色,即認為文學與藝術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相對立統一的關系。他說,藝術家對于自然有著雙重的關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

為什麼這樣說呢?在他看來,說藝術家是自然的奴隸,因為他必須用現實中所固有物質材料來進行工作,才能夠使人理解;但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為藝術家利用這些物質材料,使材料服從他自己個人的意旨,而且這種意旨是超越出一般的、特有的,材料要為這種意旨服務。所以歌德又在一篇文章中談到,藝術家所賦予給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既是自然的,又是超自然的”。

《少年維特之煩惱》使歌德享有了世界級的聲譽,他自己也首次提出了“世界文學”的概念。認為全面地考察文學,不應該局限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學,而應該給予其他民族的文學充分的注意。

這種“大文學”觀表現在談話錄中,使他在討論具體文學作品和某些作家的時候,可以進行跨國度的比。

3. 《歌德談話錄》的主要內容

歌德談話錄》內容解讀:

《歌德談話錄》是歌德的助手愛克曼輯錄的關于歌德的言論和活動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當作歌德的傳記來閱讀;但是我認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顯現出了歌德關于文藝、美學、哲學、自然科學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還可以稱得上是“歌德的談話錄”——就如《論語》體現著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談話”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方面地體現“作者”(在這里,真正的作者應該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時空體式的限制,沒有邏輯思維的束縛,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現,也是我們來閱讀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貼近的一扇窗戶。

4. 歌德談話錄有哪些主要內容

《歌德談話錄》內容概述:《歌德談話錄》的內容極其豐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體現了歌德的世界觀和思想方法:歌德深受英國經驗派哲學和法國百科全書派的思想影響,所以他的世界觀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

但是他也受到當時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主義的影響。他很推重康德的《純理性批判》,承認有先驗的和超驗的純理性,單憑感性經驗的知解力不能窺透自然界的秘奧。

但是他又認為康德之后,德國哲學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這就是“感覺和人類知解力的批判”,其實這正是英、法啟蒙運動中洛克、休謨、霍爾巴赫之類唯物主義傾向較明顯的學者們所已做了的事,他們都是反對超驗理性的。一方面肯定超驗理性,另一方面又強調要研究根據感性經驗的知解力,歌德始終沒有解決這個基本矛盾。

從他堅持文藝要從具體客觀現實出發,反對從理念或抽象觀念出發來看,他的唯物主義傾向的比重顯然較大。 歌德關心思想方法,首先從自然科學出發。

他反對當時流行的以牛頓為代表的“分析法”,即把整體看成是由其中各部分因素拼湊成的機械觀,而提出他所說的“綜合法”來代替,綜合法就是根據“有機觀”,不去孤立地分析個別因素,而要考察全體中各個因素互相依存的關系。這實際上就是辯證法。

(2)體現了歌德的文藝觀:歌德的文藝觀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文藝須從客觀現實出發。歌德除強調文藝應從客觀現實出發這個基本原則之外,還提出了兩個要點:首先是特殊與一般的辯證統一。

一個特殊具體事物經過詩人的處理就帶有普遍性,普遍性就是事物的特征或本質。歌德經常強調“特征”這個概念。

他在編輯他和席勒的通信集時曾寫出一段感想:“詩人究竟為一般而找特殊,還是在特殊中顯出一般,這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分別。” 其次是文藝與自然的辯證統一。

歌德認為詩人的任務是根據自然“來熔鑄成一個優美的、生氣灌注的整體”(即藝術作品),所以文藝對自然不應無所剪裁和熔鑄,流于自然主義。歌德在一八二七年四月十八日談話里說得最透辟,他根據對呂邦斯一幅貌似違反自然的風景畫的分析。

“藝術要通過一種完整體向世界說話。但這種完整體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實。”

這種“心智”正是作者內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具有這種心智,才關心到“較高的意旨”,才能使藝術成為“自然事物的道德的表現”。

歌德所說的“道德的”指人與人的倫理關系,實際上還是“政治”范圍里的事,但他所了解的“政治”是狹義的,即官僚政客們所干的勾當,因此他鄙視“政治”而重視“道德”,這是西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相當普遍的傾向。 (3)體現了歌德的創作方法:作為創作方法的實質,歌德認為,單純地、生硬地采用其中任何一種都不免有流弊,所以給文藝作品貼上一個簡單的標簽總是不妥的。

歌德和席勒是首先提出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這兩種創作方法的區別的。歌德在一八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談話里說過下面一段很重要的話:“古典詩和浪漫詩的概念現已傳遍全世界,引起許多爭執和分歧。

這個概念起源于席勒和我兩人。我主張詩應采取從客觀世界出發的原則,認為只有這種創作方法才可取。

但是席勒卻用完全主觀的方法去寫作,認為只有他那種創作方法才是正確的。” 這段引文主要只提出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一個基本分別,即前者從客觀世界出發,后者從主觀世界出發,席勒把前者稱為“素樸的”,后者稱為“感傷的”。

5. 歌德談話錄怎麼樣

歌德名氣很大,雖然我沒看過他寫的書,但從這本他助手所撰寫的歌德談話錄,不難得出歌德無愧于偉大的結論。

書是09年在家閑極無事,逛書店隨手買來打發時間的,但結果是,迄今為止我至少翻閱了幾十遍,而且我堅定的認為,這是一本可以珍藏一生的好書。 小說雖好,可短暫的好奇心一旦得到了滿足,就基本失去了大部分的興趣,剩下的關于文字組織、情節演繹妙處的品摩,得交給專業人士去研究了。

而這本談話錄,通過艾克曼之筆,幾乎將大學者大作家歌德對歷史的現實的、對人生對自然等世間萬態的感受、經驗,以質樸平實卻飽含哲理的談話形式表達出來,既讓讀者感到歌德的偉大人格,又能比較清楚自然地接受歌德充滿哲思的教誨,要我說,真的是無比寶貴! 讀此書,幸事,若復讀,幸事常伴。

6. 歌德談話錄怎麼樣

歌德名氣很大,雖然我沒看過他寫的書,但從這本他助手所撰寫的歌德談話錄,不難得出歌德無愧于偉大的結論。

書是09年在家閑極無事,逛書店隨手買來打發時間的,但結果是,迄今為止我至少翻閱了幾十遍,而且我堅定的認為,這是一本可以珍藏一生的好書。 小說雖好,可短暫的好奇心一旦得到了滿足,就基本失去了大部分的興趣,剩下的關于文字組織、情節演繹妙處的品摩,得交給專業人士去研究了。

而這本談話錄,通過艾克曼之筆,幾乎將大學者大作家歌德對歷史的現實的、對人生對自然等世間萬態的感受、經驗,以質樸平實卻飽含哲理的談話形式表達出來,既讓讀者感到歌德的偉大人格,又能比較清楚自然地接受歌德充滿哲思的教誨,要我說,真的是無比寶貴! 讀此書,幸事,若復讀,幸事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