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黃山云海的比喻句子

解夢佬 0

1. 形容黃山云海千姿百態的 句子

黃山云海不僅本身是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把黃山峰林裝扮得猶如蓬萊仙境,令人置身其中,神思飛越,浮想聯翩,仿佛進入夢幻世界。

當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時,遠近山巒,在云海中出沒無常,宛若大海中的無數島嶼,時隱時現于“波濤”之上。貢陽山麓的“五老蕩船”在云海中顯得尤為逼真;西海的“仙人踩高蹺”,在飛云彌漫舒展時,現出移步踏云的奇姿;光明頂西南面的茫茫大海上,一只惟妙惟肖的巨龜向著陡峭的峰巒游動,原來那“龜”是在云海上露出的山尖。

唯有飄忽不定的云海在高度、濃淡恰到好處時才能產生如此奇妙的景象,對旅游者來說,這是一種奇巧美的幸運偶遇。霞海出現時,則天上閃爍著耀眼的金輝,群山披上了斑斕的錦衣,璀璨奪目,瞬息萬變。

云海表現出來的種種動態美,大大豐富了山水風景的表情和神采。黃山的奇峰、怪石只有依賴飄忽不定的云霧的烘托才顯得撲朔迷離,怪石愈怪,奇峰更奇,使它們增添了誘人的藝術魅力。

2. 描寫黃山云海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黃山云海的句子有:

1、攀上清涼臺,憑臺遠眺,目之所及,無不是茫茫云海。紅日未出,遠處幾縷朝霞,染紅了東方。一眨眼,海天相接處出現了一個紅點,漸漸變大變圓,在無垠的云海的襯托之下,那是相當的美。最后鮮活的太陽躍出“海”面,陽光普照大地。這便是黃山的又一絕景——黃山日出。

2、人人都說黃山是人間的仙境,仙境怎能離開浩瀚的云海呢?它時而如風平浪靜的湖水,時而像波濤詭異的大海,時而輕輕如絲絹,時而又怒氣沖霄。

3、風停了,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飄在天空中,伴著人們的贊嘆聲,伴著小鳥青翠的歌聲,挑起有沒動人的舞蹈。

4、雪白的云團像海浪一樣在空中翻滾著,碰撞著,擁擠著。只是沒有海的蔚藍,沒有海的驚天動地的呼嘯,但它有海的浩瀚,有海的氣勢。

5、近看黃山像濃霧,把那些奇峰異景遮的無影無蹤,大風吹過,霧氣飄散,種種奇妙景象又欣然展現眼前,原看朵朵白云像對對白色的蝴蝶,圍繞山巒,翩翩起舞,高處看,則像波濤滾滾的大海,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個個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時隱時現在云霧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6、我為在光明頂見到它的婀娜多姿而贊不絕口,為在天都峰見到它的直鋪深谷而驚嘆不已,我更為日出時那滔滔的云海而震撼。

關于中國的黃山的介紹:

黃山:

1、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2、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志,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岳風光。

3、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

4、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

黃山代表景觀有 四絕三瀑 :

四絕:

1、奇松。

2、怪石。

3、云海。

4、溫泉。

三瀑:

1、人字瀑。

2、百丈泉。

3、九龍瀑。

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

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后人引申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3. 關于黃山云海的好詞佳句

如“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出山川景色的優美,至今為人們傳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說:“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唐代大詩人李白游歷黃山,寫下了《贈黃山胡公暉求白鷴(有序)》和《送溫處士歸白鵝峰舊居》兩首,在后一首中留下了:“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名句。在結尾處,李白戀戀不舍地寫下:“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可惜這一愿望李白并沒有實現,這是李白的遺憾更是黃山的遺憾。

唐代詩僧島云留居黃山,深愛黃山,據史料記載他是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的詩留存下來的有10首,是唐代詩人中存詩最多的人,在他的詩中,對軒轅黃帝在黃山煉丹羽化成仙的傳說就有記載:“浮丘處處留丹灶,黃帝層層隱玉書。終待登臨最高頂,便隨鸞鶴五云車。”

元代鄭玉筆下的黃山,沒有過多的描寫景色,但卻把游山的感覺寫得如此傳神:

江左諸峰罕出群,誰云華岳與平分?

幾千百澗流蒼玉,三十六峰生白云。

幽谷高人抱真獨,荒巖野草剩芳芬。

幾回獨向風前立,夜半吹簫天上聞。

明代詩人余紹祉的詩則更多的是一種寫實的風格:

“翠壑丹崖千丈畫,白云紅葉一溪詩”。

這是描寫黃山秋景的千古絕唱,“翠”、“丹”、“紅”、“白”這四個描寫顏色的字,把黃山秋日繽紛的色彩描繪得五彩斑斕,一個“云” 字,一個“溪”字,把黃山秋日的天高地闊,秋高氣爽襯托得無比準確,使人讀來如臨其境,“千丈畫”三個字把黃山大自然神來之筆所繪就的巨幅畫圖呈現在讀者面前,而“一溪詩”三個字又賦予了畫面溪水孱孱的美妙動感。兩句詩14個字,把一幅有聲有色、壯闊秀麗、眾花爭艷、峰水相襯的黃山秋日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現當代的大家更是感懷吟詠,留下了不可勝數的名篇佳句,他們的作品幾乎屢見于國內外成百上千種報刊,總數當遠遠超過古代詩人。

黃賓虹在迎客松下吟頌:今古幾游客,勞勞管送迎。蒼官不知老,披拂自多情。

許承堯在江麗田琴臺邊感嘆:鳴琴客久去,石床猶在茲。蓊蔚四山靜,冷冷水環之……

郭沫若末到黃山之前就先從黃山風光攝影展上預習了黃山:我未到過黃山,今來影上大觀。仿佛身在云海,胸中涌起波瀾。

胡績偉置身于黃山風云之中疑惑萬千:轉眼山變海,彈指島環峰;驟然劈頭雨,剎時滿目松。

唐弢在黃山定是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李謫仙:千樹懸崖采藥去,一林幽徑覓詩還。我來欲作胡公客,求取新生雙白鷴。

張萬舒聆聽著陣陣松濤熱情地贊嘆:好!黃山松,我大聲為你叫好……

穆青儒雅地抒情:昂首青霄界,驚造化,黃山幻景,松奇石怪。雪虐風摧億萬載,芙蓉嬌嬈不敗。

邵燕詳把思緒引向了千百年前:山啊山,你親眼見過海枯石爛,你親身經歷過谷換陵移,你比參天古木的年輪該有更多的記憶。

明代的程敏政就有這樣的詩句:“眼看奇絕口難名,變態分明似化成。”

清代的金照吟道:“黃山變態自天公,移步看看又改容。”。真可謂“一片之云有異勢,一尺之松無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