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抄文格式怎麼寫
總起來說是不拘一格的,下面是我和百度結合的方法。
一.什麼叫做摘抄? 摘抄即從文刊、文件等里頭選擇一部分抄寫下來。例:這篇文章很好,我特地摘抄了幾段。
下面有篇文章,供參考 小議摘抄 語言的積累對于學習語文十分重要。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均任歙張。”
如果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匯、句式、段篇,下筆時就能辭直義暢,奔弛放達,任憑吞吐。那麼,如何加強語言的積累呢?筆者認為,指導學生摘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雖然二00一年新版教材已經注意到在每次閱讀教學的“思考、練習”中有意識地安排摘抄,但是,僅僅在課堂上練習幾次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指導學生在課外進行摘抄,使學生養成日積月累的摘抄習慣,積硅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河。
筆者在指導學生摘抄方面作了許多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現羅列如下以為引玉之用。 一、指導摘抄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摘抄不僅要在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的前提下進行,而且要讓摘抄與抄寫生字詞、書面回答課后問題等課外作業區分開來,在內容、形式、時間等方面給學生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可看書報,也可看雜志;可邊讀邊抄,也可邊抄邊背;可以坐在家中的小書房慢慢品味抄寫,也可以在學校擠休息時間快速閱讀摘錄。
看自己所想看,寫自己所想寫,樂而為之。這樣才能使摘抄成為學生的一種主動需要,真正促進學生的主動閱讀。
二、指導摘抄要有計劃性。摘抄最好從三、四年級開始。
因為低年級階段識字量較大,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課外學習主要以鞏固生字詞為主,所以很少有其它更多時間進行閱讀抄背。而三、四年級開始,識字量逐漸減少,學生的課外學習不需要埋沒在字詞堆里,就可以有時間閱讀、抄寫、背誦。
另外,三、四年級開始,學生對字典的運用日趨熟練,也給課外閱讀帶來了方便。 摘抄的內容也不能完全任“天馬行空”,這樣對學生組織積累的語言沒有好處。
最好能根據教材及教學實情進行分學期、分階段、分類別組織,如這一月摘抄寫景類,下一月摘抄寫人類等,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指導摘抄要循序漸進。
如果摘抄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持續進行,那麼在摘抄的數量、內容、形式上的要求都要有所變化,保持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促進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如筆者根據本班學生情況分年級列要求如下: 年級 數量 內容 形式 三年級 30-50字 優美詞句 抄寫,不認識的字查字典,在旁邊批注 四年級 50-100字 優美句段 五年級 100-200字 優美段篇 抄寫,批注生字詞,賞析優美句、段 六年級 200-300字 抄寫,批注,讀后感 這樣,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具體要求,即使摘抄步步落實,又不知不覺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查字典,邊讀邊想等。
四、指導摘抄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摘抄作為語文課外學習的一項內容,與課堂學習不是截然分開的。
一方面它應有自身的計劃與安排,另一方面它也應隨時成為課堂教學的好助手,與課堂教學相得益彰。如教學《盧溝橋的獅子》一文時,我考慮到盧溝橋的歷史意義對于不大關心歷史的學生來說是理解的難點。
于是,提前布置預習時,我安排學生摘抄“七七事變”的詳細經過,并談感受。既了解了敘事的方法,又了解了課文背景,還調動了課堂情感,成為課堂教學有力的補充。
從這一方面來說,摘抄也為課堂教學承擔了收集、整理信息資料的重任。 五、指導摘抄要與要求背誦相結合。
心理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6-13歲這一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段,一個人一旦錯過了13歲以前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不能形成很多知識的、情感的、經驗的豐富積累,將會給他的一生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讓學生邊摘抄邊背誦,是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記下那些應該記住且能記住的好東西,是充分利用學生這一年齡段的記憶優勢,是順應學生的發展規律的。
而且,將摘抄的背誦下來,能使語言的積累更厚實。 當然,要讓摘抄真正落實,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但若要求摘抄天天收發批改,也無太大實效。因為摘抄只要寫在作業本上,就不會有太大錯誤出現。
所以平時只要有組長登記就可以了,教師可分周分月統一查看,平時抽查。另外,背誦的檢查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于是我采取抽查與互查相結合的方式,每節課前五分鐘,隨機點幾人背誦,其它同桌互相背誦,既起到了交流的作用,又保證了檢查的效果。 總之,指導學生進行摘抄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使之逐步形成影響學生一生的好習慣,使每個學生好讀書,勤積累,在不斷的內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我給大家找的一些摘抄的材料(我自己的摘抄上的哦) 1.段落及句子篇: ① 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淡泊的季節。它飽經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贊美,被寵愛為榮。
它把一切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澹澹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② 雨,該是春的使者。
記憶里的春天沒有什麼好天氣。雨會不知不覺的灑起來。
漫天的淋淋漓漓,似乎沒有一點重量。微風拂過,變斜斜的輕揚,給悄。
2. 告訴我寫詩的格式和要注意的地方
近體、古體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麼叫,我們現在也跟著這麼叫,雖然它其實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齊梁時期就已發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詩,除了所謂“齊梁體”,就被稱為古體。唐以后不合近體的詩,也稱為古體。
古體和近體在句法、用韻、平仄上都有區別:句法:古體每句字數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句子參差不齊)都有,每首的句數也不定,少則兩句,多則幾十、幾百句。近體只有五言、七言兩種,律詩規定為八句,絕句規定為四句,多于八句的為排律,也叫長律。
用韻:古體每首可用一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允許換韻;近體每首只能用一個韻,即使是長達數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換韻。古體可以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
近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收尾則押韻,以仄聲收尾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古體可用平聲韻,也可用仄聲韻;近體一般只用平聲韻。
平仄:古、近體最大的區別,是古體不講平仄,而近體講究平仄。唐以后,古體也有講究平仄,不過未成規律,可以不管。
古體詩基本上無格律,所以以下只講近體詩。用韻唐人所用的韻書為隋陸法言所寫的《切韻》,這也是以后一切韻書的鼻祖。
宋人增廣《切韻》,編成《廣韻》,共有二百余韻。實際上唐宋詩人用韻并不完全按這兩部韻書,比較能夠反映唐宋詩人用韻的是金人王文郁編的《平水韻》,以后的詩人用韻也大抵根據《平水韻》。
《平水韻》共有一百零六韻,其中平聲有三十韻,編為上、下兩半,稱為上平聲和下平聲,這只是編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聲調上的差別。近體詩只押平聲韻,我們就只來看看這些平聲韻各部的韻目(每韻的第一個字):上平聲: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刪下平聲: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鹽、十五咸光是從這些韻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屬于不同韻的,在現在已看不出差別,比如東和冬,江和陽,魚和虞,真和文,蕭、肴和豪,先、鹽和咸,庚和青,寒和刪,等等。如果我們具體看一看各個韻部里面的字,又會發現一個相反的情況:古人認為屬于同一韻的,在今天讀來完全不押韻。
比如杜甫《三絕句》第一首(以下引詩均以杜詩為例,不再注明):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飛”和“稀”在平水韻中同屬五微,但在普通話讀來并不押韻。又如第二首: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猜”和“回”在《平水韻》中同屬十灰,但在現在普通話中也不押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把鄰近韻部的韻,比如一東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稱為通韻。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必須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能參雜了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是近體詩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酒渴愛江清,余甘漱晚汀。軟沙倚坐穩,冷石醉眠醒。
野膳隨行帳,華音發從伶。數杯君不見,都已遣沈冥。
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屬下平聲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這叫做借鄰韻發端,在晚唐開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種風氣。
現代人寫近體詩,當然完全可以用今韻。如果要按傳統用《平水韻》,則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讀古詩更是如此。
這些不同,有時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區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讀多背了。四聲漢語聲調有四聲,是齊、梁時期文人的發現。
梁武帝曾經問朱異:“你們這幫文人整天在談四聲,那是什麼意思?”朱乘機拍了一下馬屁:“就是‘天子萬福’的意思。”天是平聲,子是上聲,萬是去聲,福是入聲,平上去入就構成中古漢語的四聲,上去入又合起來叫仄聲。
這四聲中,最成問題的是入聲。梁武帝接著又問:“為什麼‘天子壽考’不是四聲?”天、子、壽是平、上、去,考卻不是入聲,可見當時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麼是入聲。
那麼什麼是入聲呢?就是發音短促,喉嚨給阻塞了一下。一類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類是以喉塞音?收尾。
在閩南語和粵語中,還完整地保留著這四種入聲,在吳語中則都退化成了較不明顯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聲,并不真地發出t,p,k音。
塞音在發音時要先把喉嚨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氣爆破出聲。在入聲中,只有阻塞,沒有送氣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語在發這個詞時,并不真地發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說是一種入聲。在普通話中,入聲已經消失了。
原來發音不同、分屬不同韻部的入聲字,有的在今天讀起來就完全一樣。比如“乙、億、邑”,在平水韻中分屬入聲四質、十三職、十四緝不同韻,在普通話讀來毫無差別(用閩南語來讀,則分得清清楚楚,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