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互文的句子
原發布者:仙人指路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分類
這類句子比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理解時,要瞻前顧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完整,全面的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概括起來,互文一般有四種類型(常見的有兩種)。
單句
(即在一個句子中的互文)
所謂單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相互交錯、滲透、補充。例如:
(1)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將此句譯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那就大錯特錯了,怎麼也講不通意思。
(2)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從字面上看,“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時明月照耀著漢時關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邊關還是漢朝的邊關”,而應譯作: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句中的“秦”、“漢”、“關”、“月”四字是交錯使用的。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這兩句亦為互文,當窗亮敞,對鏡顧影是理云鬢,帖花黃的共同條件,意指“當窗、對鏡理云鬢帖花
2. 關于互文的句子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仙人指路 互文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互辭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由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分類這類句子比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義彼此互見。
理解時,要瞻前顧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開來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確、完整,全面的掌握這類句子的真正意思。
概括起來,互文一般有四種類型(常見的有兩種)。單句(即在一個句子中的互文)所謂單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相互交錯、滲透、補充。
例如:(1)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
如將此句譯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那就大錯特錯了,怎麼也講不通意思。(2)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出塞》)從字面上看,“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時明月照耀著漢時關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邊關還是漢朝的邊關”,而應譯作: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
句中的“秦”、“漢”、“關”、“月”四字是交錯使用的。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這兩句亦為互文,當窗亮敞,對鏡顧影是理云鬢,帖花黃的共同條件,意指“當窗、對鏡理云鬢帖花。
3. 對偶互文風格的傷感失戀句子,十句,,最好是小說里的經典名句
1、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那就分開。
2、現實不若童話般完美;而童話也還不夠完美。
3、你是藍顏亦是知己。你是癡想亦是殘念. 你是清歡亦是虛妄。你是笑靨亦是夢寐。 你是不舍亦是歸途。你亦是我永恒不變的唯一。 如此繁冗。叫我如何忘。
4、得之幸,失之命。
5、三途河,終年不見擺渡人。
彼岸花,生生世世永不逢。
黃泉碧落山窮盡,只愿傾盡一人心。
下面是網上看到的唯美詩詞,你可以看一下:
1、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2、聽弦斷,斷那三千癡纏。
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
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3、山有木兮木
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4、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5、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訥訥,采納吧,嘿嘿! 6、如果愛你是錯的話,我不想對;如果對是等于沒有你的話,我寧愿一輩子錯。傷感的句子 7、我贏了所有人,但卻輸掉了你。 8、臉上的快樂,別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誰能感覺到。 9、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愛一個人不一定會擁有,擁有一個人就一定要好好去愛她。 10、不要輕易說愛,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 11、相識是緣,相知是份,緣分的天空下,我們共同經歷過很多刻骨銘心的愛,真正的幸福不是最后的擁有,而是彼此的珍惜。 12、戀愛,在感情上,當你想征服對方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 山跪得久了,悄然換膝 云飄得久了,落淚幾滴 你的幸福路人皆知,我的狼狽無處遁形 一個人,一座城,一生心疼 15、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有經歷過痛苦的愛情是不深刻的。愛情使人生豐富,痛苦使愛情升華! 16、愛到分才顯珍貴,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擁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實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貴的, 17、一個人想事好想找個人來陪。一個人失去了自己。不知還有沒有要在追的可望。傷感的句子 18、窗外下著雪,泡一杯咖啡,握到它涼了,才知道又想起了你。我的期待你如何才能明白! 19、淋過雨的空氣,疲倦了的傷心,我記憶里的童話已經慢慢的融化。傷感的句子 20、破碎不是最殘酷的事,最殘酷的是踩著這些碎片假裝著 28、愛情要完結的時候自會完結,到時候,你不想畫上句號也不行。 29、我真的愛你,閉上眼,以為我能忘記,但流下的眼淚,卻沒有騙到自己。 30、很多時候你只是某個人的練愛對象而非戀愛對象。 31、我能感覺到你的心痛,你有你說不出的無奈,但是你做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你越是這樣我就越難受。 32、你當我是個風箏,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帶回家,別用一條看不見的情思拴著我,讓我心傷。 33、回家的路上我哭了,眼淚再一次崩潰孓。無能為力這樣走著,再也不敢驕傲奢求了。我還能夠說些什麼,我還能夠做些什麼?我 37、你是這個秋天里最后一絲游離的秋風,而我恰是這秋天里隨風飄落的最后一片楓葉!我的心中像有個洞,風撲撲的往里面吹。 38、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無意。 39、當眼淚流下來,才知道,分開也是另一種明白。 40、第一次哭是因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為遇到你,第一次笑著流淚是因為不能擁有你! 41、有些的時候,正是為了愛才悄悄躲開,躲開的是身影,躲不開的卻是那份默默的情懷。
4. 互文的句子有哪些
1、《岳陽樓記》范仲淹
朝暉夕陰(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暉”。“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2、《岳陽樓記》范仲淹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環境﹞或“己”﹝個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
3、《觀滄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與"星漢燦爛"互文)
4、《出師表》諸葛亮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受任于“敗軍之際”和“危難之間”)
5、《岳陽樓記》范仲淹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憂其民”、”憂其君”)
5. 互文修辭的句子有哪些
互文修辭的句子如下:
1、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2、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辭》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辭》
4、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6、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
7、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
8、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迢迢牽牛星》
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10、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 《秋思》
11、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
12、泉香而酒冽——歐陽修《醉翁亭記》
13、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
14、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5、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木蘭辭》
16、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 《泊秦淮》
17、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18、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栗深林兮驚層巔。——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互文是兩個詞(比方“秦漢”)本來要合在一起說的,如“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可是為了音節和字數的限制,要省去一個,于是前面省去個“漢”字,后面省去個“秦”字,解釋時要把兩個詞合起來講。
如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是詩中的一種特殊結構,實際是說,月是古時的月,關是古時的關,用秦漢指古,即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是互文見義。
詩中有此用法。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說牽牛星遙遠,織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牽牛星,皎皎迢迢河漢女。再像《木蘭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撲朔狀跳躍,迷離狀眼睛眨動,也是互文,即雄兔腳撲朔眼迷離,雌兔眼迷離腳撲朔,所以兩兔在地上跑時,很難分別誰雌誰雄。
不光詩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龍·神思》:“子建援牘(拿起紙)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曹植拿起紙來寫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筆來寫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紙或光拿筆都不能寫作,所以這里實際是“子建援牘舉筆”,“仲宣舉筆援牘”,也是互文。
6. 互文的句子有哪些
1、《岳抄陽樓記》范仲淹 朝暉夕陰( 意思是“朝暉夕陰”和“朝陰夕暉”。
“朝”和“夕”、“暉”和“陰”是互文。) 2、《岳陽樓記》范仲淹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意思是不因“物”﹝所處環境﹞或“己”﹝個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百悲。) 3、《觀滄海》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與"星漢燦爛"互文) 4、《出師表》諸葛度亮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受任于“敗軍之際”和“危難之間”) 5、《岳陽樓記》范問仲淹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答江湖之遠”都”憂其民”、”憂其君”)。